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巴贝斯虫病
书籍:犬病诊治及繁殖新技术彩色图谱    来源:辈宠网

梨形虫寄生于哺乳动物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类寄生虫病。巴贝斯虫属(Babesia)属梨形虫目、巴贝斯科。虫体较大, 呈梨籽形、圆形或卵圆形; 各发育阶段通常均在红细胞内;顶器不发达;虫体在宿主的红细胞内以内出芽生殖法、二分裂法或裂殖生殖进行无性繁殖, 产生2个、4个或更多的虫体。传播媒介为蜱。可能在蜱体内进行有性生殖。某些种引起足以致命的梨形虫病。巴贝斯属中的各个种, 按其形态大小可以分为两组, 平均在3微米以上者归为大型组,平均长度不超过2.5微米者为小型组。常见的巴贝斯虫病有牛双芽巴贝斯虫病、牛巴贝斯虫病、驽巴贝斯虫病和马巴贝斯虫病。

牛双芽巴贝斯虫病 双芽巴贝斯虫寄生于牛的红细胞引起的急性寄生虫病。又称红尿热或血尿病。黄牛、水牛和瘤牛均易感, 常造成死亡。双芽巴贝斯虫〔B. bigemina (Smith et Kilborne, 1893)〕, 为 大型虫体, 其形态有环形、圆形、椭圆形和梨形等; 两个梨形虫体以其尖端成锐角相连, 这是本病原体的重要形态特征。梨形虫体的长度通常大于红细胞半径。虫体多寄生于红细胞中央。一个红细胞内虫体数多为1~2个。红细胞的感染率为10~15%,严重感染时可高达65%。虫体经姬氏液染色后, 细胞浆呈淡蓝色, 染色质呈紫红色, 多为两团, 位于虫体边缘。双芽巴贝斯虫在牛的红细胞内以 “成对出芽” 的方式进行无性繁殖, 其最后阶段可能为配子体。蜱吸血时, 虫体随同红细胞进入蜱体内, 并在蜱体内进行有性繁殖, 可能有配子结合, 最后形成能活动的棒状虫体, 侵入肠上皮细胞, 其后转至生殖器官, 并侵入蜱的卵内变为成孢子细胞, 以后又发育成多核体, 多核体分裂成多个动孢子。多核体大部分是正在卵内发育的幼蜱的唾液腺细胞内形成的。当幼蜱孵出前后, 动孢子便发育成梨形的子孢子, 幼蜱吸血时子孢子通过蜱的唾液, 进入牛的血液而使之感染。感染双芽巴贝斯虫的雌蜱,可以经过卵将病原体传给它们的幼蜱, 甚至可在蜱体内传递保存达三个世代。幼蜱吸血时, 就能够使牛感染牛双芽巴贝斯虫病。

传播媒介为牛蜱属(Boophilus)的蜱,在中国为微小牛蜱(B.microplus),系一宿主蜱,主要寄生于牛,在温暖地带一年可繁殖4~5代, 故牛双芽巴贝斯虫病在一年之内可爆发数次, 一般多在春、夏、秋三季。一般以2岁以内的牛发病率最高, 但症状不明显, 死亡率低。成年牛发病率低, 但症状显著, 死亡率高。牛蜱在野外发育繁殖,所以本病多在野外放牧时感染:舍饲牛发病少。

症状多为急性, 体温升高呈稽留热。精神沉郁,食欲减退, 肠蠕动及反刍弛缓, 排粪减少, 常有便秘现象。呼吸、脉搏加快, 粘膜充血。经2~3天后, 病情迅速恶化, 病牛显著消瘦、衰弱, 呼吸粗厉, 心跳亢进, 粘膜发绀, 胃肠蠕动废绝,排恶臭的褐色粪便。由于红细胞大量破坏, 红细胞数减少,出现贫血和黄疸,可视粘膜上有小点出血。常在发病2~3天后出现血红蛋白尿。病程一般为4~8天,死亡率可达50~90%。剖检时可见尸体消瘦, 尸僵明显; 可视粘膜贫血、黄疸。血液稀薄, 凝固不全。皮下组织充血、黄染、水肿。脾脏肿大2~3倍, 软化, 脾髓呈暗红色, 在剖面上见小梁突出呈颗粒状, 被膜上有少数出血点。肝脏肿大,黄棕色, 被膜上有时有小点出血点。真胃和小肠粘膜水肿, 有出血斑。膀胱粘膜充血, 有时有点状溢血。尿液为红色。

病原检查是确诊的主要依据。在体温升高的1~2天内,采耳静脉血作涂片, 如发现有典型虫体(虫体大于红细胞半径, 成对的梨形虫体以锐角相连) 即可确诊。常用的特效药物有黄色素、阿卡普林、贝尼尔(血虫净、三氮咪)等。预防的关键在于灭蜱。根据流行地区蜱的活动规律, 实施有计划、有组织的灭蜱措施。使用杀蜱药物消灭牛体上及牛舍内的蜱。对在不安全地区放牧的牛群, 于发病季节前, 每隔15天用贝尼尔预防注射一次。调动牛只应选择在无蜱活动季节进行;在调入调出之前, 应作药物灭蜱处理。

牛巴贝斯虫病 牛巴贝斯虫寄生于牛红细胞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急性发病。全世界分布, 临床特征为高热和血尿。牛巴贝斯虫〔B. bovis (Babes, 1888)〕属小型原虫, 形态有环形、椭圆形、单个或成双的梨形、边虫形和阿米巴形。典型的虫体为长度小于红细胞半径, 尖端以钝角相联的双梨形虫体。寄生于红细胞边缘或偏中央。每个虫体内有一团染色质块。每个红细胞内有1~3个虫体。由硬蜱传播, 有蓖子硬蜱和全沟硬蜱, 均系三宿主蜱。病原可在它们体内经卵传递。有的三宿主蜱要3年才能完成一个世代的发育,病原体也可在它们体内保存3年之久。蜱的各个发育阶段(幼蜱、若蜱、成蜱)都可以使牛感染。病的发生以夏、秋季为多。本病多发生于1~7个月龄的犊牛,8个月以上者较少发病, 成年牛多系带虫者, 带虫现象可持续2~3年。

潜伏期约为5~10天。病初体温升高, 稽留热。精神不振, 食欲和反刍减退。脉搏增快而弱,呼吸促迫;贫血,黄疸。病的后期,病牛极度虚弱,食欲废绝,可视粘膜苍白,小便频数,尿呈红色。急性病例的病程可持续1周。轻型病例,在血红蛋白尿出现3~4天后,体温下降,尿色变清,病情逐渐转好。病理剖检脾脏病变比较严重,有时出现脾脏破裂,脾髓色暗,脾细胞突出; 胃及小肠有卡他性炎症;肝发黄,肿大;各脏器有不甚明显的溢血点。

诊断须在血液涂片上查出典型虫体。可使用黄色素、阿卡普林、贝尼尔等药物治疗。预防的重点是消灭牛体上及牛舍内的蜱。

驽巴贝斯虫病 驽巴贝斯虫寄生于马属动物红细胞内引起的寄生虫病。以发热、贫血、黄疸、溢血和呼吸困难等急性症状为特征。驽巴贝斯虫〔B. caballiNuttall,1910)〕, 有大小为2.1~2.8微米的环形或椭圆形和2.8~4.8微米的梨形虫体。典型的虫体为双梨形, 以其尖端联成锐角, 每个虫体有两团染色质块。在一个红细胞内通常只有1~2个虫体。红细胞的染虫率为0.5~10%。传播媒介为蜱。当成蜱吸受感染马血时,将含有驽巴贝斯虫的红细胞吸入肠内,大部分虫体被破坏,一部分在肠内容物中释出,呈直径为4~6微米的小球形虫体,后变为大小为(10~14)×(4~6)微米的棍棒形虫体,继续发育为直径12~16微米的球形虫体,随后分裂成为大小(8~12)×(2~4)微米的蠕虫样虫体。它们钻入蜱的肠壁和其他细胞,在马氏管、血淋巴和卵巢等组织中,经过复分裂形成新的一代蠕虫样虫体,并侵入唾液腺,继续复分裂产生长约2.5~3微米的圆形或梨形虫体。当若蜱或成蜱吸血时,虫体便随唾液腺接种入马体。侵入马红细胞的虫体,以简单分裂或成对出芽增殖的方式繁殖。

传染驽巴贝斯虫的蜱有6种革蜱、5种璃眼蜱和2种扇头蜱。驽巴贝斯虫病除经卵传递外,还可经蜱变态过程传递或经胎盘垂直传播。马匹耐过本病后,带虫免疫可持续4年。疫区的马匹由于经常遭受蜱的叮咬而反复感染马梨形虫, 因此一般不发病或只有轻微的临床症状。由外地引入的新马或新生的幼驹则极易发病。急性经过时潜伏期为7~19天,初期体温略为升高,眼结膜潮红。数日后,体温升高至41℃,呈稽留热型。精神不振,食欲减退,迅速消瘦,毛焦皮干,呼吸加快、困难;心悸亢进,脉搏增数,出现明显的贫血和黄疸。初期大便干燥,随后下泻。小便次数多而量少,尿色深黄,粘稠如豆油。后期可出现后肢麻痹。病程约数日。尸体外观消瘦,尸僵完全。可视粘膜苍白、黄染;血液稀薄,凝固不全。腹腔内有大量茶色液体,胃肠粘膜肿胀、黄染,并有小点出血,胃底及幽门部粘膜肿胀充血,有出血点。脾肿大,脾髓软化,呈暗红色。肝肿大,质脆,呈棕黄色。肾肿大,皮质发白,有出血斑。心脏扩大,心肌呈煮肉色,内外膜有小出血点。肺脏充血,有水肿和气肿,气管内充满淡红色泡沫。可根据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作初步诊断。病原检查应反复多次采血作涂片检查,发现有典型虫体者方可确诊。治疗用台盼蓝。预防要作好灭蜱工作。在发病季节来临之际,对马匹进行药物预防。

马巴贝斯虫病 马巴贝斯虫寄生于马红细胞引起的寄生虫病。常与驽巴贝斯虫混合感染。以高热、贫血和黄疸为主要症状。马巴贝斯虫〔B.equi(Laveran,1901)〕为小型虫体, 长度不超过红细胞半径。呈圆形、椭圆形、单梨形、阿米巴形、钉子形、逗点形、短杆形、边虫形等多种形态。典型的形状为四个梨形虫体以尖端相联成十字形,每个虫体有一团染色质块。红细胞的染虫率达50~60%。由蜱传播,在蜱体内发育的细节不详。主要的传播者有6种革蜱、8种璃眼蜱和4种扇头蜱。本病可经卵传递,经蜱变态过程传递,也可经胎盘传递。在红细胞内以二分裂法或出芽生殖法繁殖。

马耐过马巴贝斯虫后,带虫免疫可长达7年之久,但免疫力随着时间的进展而逐渐下降。马巴贝斯虫与弩巴贝斯虫之间不产生交叉免疫。

本病的潜伏期为10~21天。病初体温升高,继之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流泪,眼睑水肿。出现明显的贫血和黄疸, 出现血红蛋白尿。病后期常发生便秘,干硬的粪球上附有黄色粘液。鼻腔、阴道和第三眼睑的粘膜上出现出血点。病畜迅速消瘦和虚弱。病程一般为7~12天,死亡率通常不超过10%,有时可达50%。尸体消瘦、黄疸、贫血和水肿。心包和体腔积水;脂肪变为胶样,并黄染;脾肿大,软化,髓质呈暗褐色;淋巴结肿大;肝肿大,充血,褐黄色,肝小叶中央呈黄色,边缘带黄绿色;肾呈黄白色,有时有淤血,肠粘膜和胃粘膜有红色条纹。根据临床症状、流行病学资料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必须在血液涂片中发现虫体。治疗时以黄色素为特效药。咪唑苯脲有效且有较好的预防作用。预防的重点是灭蜱并做好检疫工作。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