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第八节 传染性脓疱皮炎
书籍:动物疫病防控知识宝典    来源:辈宠网

传染性脓疱皮炎俗称羊口疮 (Orf),又称羊传染性脓疱性皮炎 (Contagious ecthyma insheep)、绵羊接触传染性脓疱皮炎 (Contagious pustular dermatitis),是由口疮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人兽共患传染病。主要危害羔羊,以口腔黏膜出现红斑、丘疹、水疱、脓疱,形成疣状痂块为特征。我国把其列为三类动物疫病。

本病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养羊地区,发病率几乎达100%。早在1787年,Steeb就曾描述过本病。1920年,Zeller用病羊痂皮复制病例成功。自1923年Aynaud首先证实本病病原为病毒之后,各国学者对其病原学、实验病理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我国养羊业中,本病是一种常发疾病,引起羔羊生长发育缓慢和体重下降,给养羊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随着家畜烈性传染病的消灭或控制,本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病原学】 口疮病毒 (Orf virus) 又称羊传染性脓疱病毒 (CEV),属于痘病毒科 (Pox-viridae) 副痘病毒属 (Parapoxvirus) 的代表种。病毒粒子呈纺锤状,基因组为线状双股DNA,病毒大小约为260 nm×160 nm,轴比约为1.6。电镜观察,可见病毒有两种外形可以互变的颗粒: M型 (即桑椹型) 和C型。M型粒子以表面特殊的管状结构为特征; C型粒子多呈圆锥状,没有M型的表面结构,但在碱性溶液或有机溶剂中,M型粒子可变成C型粒子(失去表面结构)。陈燕军等 (1982) 观察到C型颗粒主要存在于人工感染的牛、犬及兔的病料中,在羊的病料中仅可见到少量的C型颗粒 (在自然发病羊的材料中,C型颗粒也很少),而M型粒子占绝大多数。沈正达等 (1989) 报道,采取不同地区的病羊痂皮在羊体做交叉免疫试验,未发现病毒有型别差异。

用电镜超薄切片观察本病毒的繁殖特性证明,本病毒通过吞噬作用侵入宿主细胞,在细胞浆中先后脱去囊膜和衣壳,释放出核酸。核酸转录、翻译、复制形成病毒成分,再行装配。装配开始时,首先在核酸链周围产生双层包膜,随后核酸组分浓缩,在颗粒中心装配成芯髓。与此同时或稍后,在芯髓周围装配若干层蛋白质构成病毒衣壳。原来的包膜与病毒衣壳蛋白紧密结合,构成病毒粒子的囊膜。此外,病毒在复制过程中能产生二倍体和三倍体。

本病毒可在体外进行人工培养,并且有着广泛的宿主细胞谱。Greig (1957) 和Webster(1958) 首先用本病毒感染羊胚皮肤原代细胞获得成功,以后许多学者分别用绵羊、牛原代睾丸细胞、羔羊原代肾细胞、人原代羊膜细胞、猴肾细胞、鸡和鸭胚成纤维细胞分离病毒成功。我国兽医工作者用鸡胚成纤维细胞、犊牛睾丸原代细胞及奶山羊睾丸细胞培养本病毒也获得成功,为培育我国的细胞弱毒奠定了基础。口疮病毒能产生细胞病变,主要表现为细胞变圆、堆集,最终从培养皿表面脱落。

采用交叉免疫保护试验证明,来自英国、美国、法国及澳大利亚的分离株存在抗原多型性。在补体结合试验和琼脂扩散试验中该病毒与其他副痘病毒 (如伪牛痘病毒、牛丘疹口炎病毒等)具有明显的抗原交叉反应。用血清学试验不能区分出口疮病毒与伪牛痘病毒。口疮病毒与正痘病毒属的某些成员如痘苗病毒等也有轻度的血清学交叉反应。抗山羊痘血清能中和口疮病毒,但抗口疮血清却不能中和山羊痘病毒。山羊痘和兔痘病毒对口疮病毒有免疫作用,反之却无。

本病毒比较耐热,55~60℃30min方能杀死,而50℃30min可保持其传染性,在室温条件下可活存5年,在-75℃时十分稳定,在-10℃时稳定性较差。痂皮暴露在阳光下可保持感染性达数月,而在阴暗潮湿的牧地可保持数年,于普通冰箱内至少可保存32个月。50%甘油缓冲液为病毒的良好保存剂,0.01%硫柳汞、0.05%叠氮钠、1%胰酶不影响病毒的活力。1.5%石炭酸在22℃作用3h仍不能使病毒灭活。病毒对乙醚、氯仿、苯及丙酮轻微敏感。0.5m高30W紫外光照射10 min、2%福尔马林浸泡20 min能杀死病毒,可用于污染场地和物品、用具的消毒。

【流行病学】

1.易感动物 病毒感染绵羊及山羊,主要是羔羊,黄羊羔也可感染。人类与羊接触也可感染,引起人的口疮。此外,骆驼、狗、驯鹿、美洲山羊、大角绵羊、羚羊、猴对本病也有易感性。除家兔 (口唇划痕) 和牛 (舌背接种) 人工感染发病外,其他实验动物如大鼠、小鼠、鸡、猪、鸽、猫、豚鼠对本病毒的人工感染均无反应。近年来人口疮的发病率有所增加。

2.传染源 病羊和带毒羊是传染源。由于本病毒在痂皮中存活时间较长,一般认为病羊痂皮或划痕接种后形成的痂皮为新感染暴发的来源。但Romero—Mercadp对这一观点提出了质疑,他们发现晚期病例的痂皮中很难找到病毒,而Robertos (1976)则认为本病的新暴发流行是由潜伏性感染的带毒宿主所致。Buddle将用皮质固醇处理的病毒接种羊只后,虽然能使病变重演,但未能分离到病毒。因此关于新感染暴发来源问题至今还无定论。

3.传播途径 本病主要通过直接和间接接触感染。病毒存在于污染的圈舍、垫草、饲草等,通过损伤的皮肤、黏膜感染。自然感染主要因购入病羊或带毒羊而传入健康羊群,或者是通过将健羊置于曾有病羊污染过的厩舍或牧场而引起。

4.流行形式及因素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夏发病最多,这可能与羊只的繁殖季节有关。圈舍潮湿、拥挤、饲喂带芒刺或坚硬的饲草、羔羊的出牙等均可促使本病的发生。本病主要侵害羔羊,成年羊发病率较低。如果以群为单位计,则羔羊的发病率可达100%。若无继发感染,病死率不超过1%,但若有继发感染,则病死率可高达20%~50%不等。

【临诊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为2~3天,临诊上分为唇型、蹄型、乳房型与外阴型4种类型。

1.唇型或头型 多见于绵羊、山羊羔。一般在唇、口角、鼻或眼睑的皮肤上出现散在的小红斑,很快形成丘疹和小结节,继而成为水泡和脓疱,后者破溃后结成黄棕褐色的疣状硬痂,牢固地附着在真皮层的红色乳头状增生物上,呈 “桑椹”样外观,这种痂块经10~14天脱落而痊愈。

口腔黏膜也常受害。在唇内侧、齿龈、颊内侧、舌和软腭上,发生灰白色水疱,其外绕以红晕,继而变成脓疱和烂斑; 或愈合而康复,或因继发感染而形成溃疡,或发生深部组织坏死,甚至使部分舌体脱落,少数病例可因继发细菌性肺炎而死亡。

2.蹄型 几乎只发生于绵羊,通常单独发生,偶尔有混合型。病羊多见一肢患病,但也可能同时或相继侵害多数甚至全部蹄端。通常在四肢的蹄叉、蹄冠或系部皮肤上,出现痘样湿疹,亦按丘疹、水疱、脓疱的规律发展,破裂后形成溃疡,若有继发性细菌感染则发生化脓、坏死,常波及基部、蹄骨,甚至肌腱或关节。病羊跛行,长期卧地,病期缠绵。也可能在肺脏以及乳房中发生转移病灶,严重者最终多因全身组织器官衰竭或败血症而死亡。

3.乳房型 病羔吮乳时,常使母羊的乳头和乳房的皮肤上发生丘疹、水疱、脓疱、烂斑和痂块,有时还会发生乳房炎。

4.外阴型 本型病例较为少见。病羊表现为黏性或脓性分泌物,在肿胀的阴唇及附近皮肤上发生溃疡; 公羊的阴鞘肿胀,阴鞘和阴茎上发生小脓疱和溃疡。

羚羊感染后发生乳头状瘤。

【病理变化】 病理组织学变化以表皮的网状变性、真皮的炎性浸润和结缔组织增生为主要特征。

【诊断】 根据临诊症状特征 (口角周围有增生性桑椹痂垢) 和流行病学资料,可作初步诊断。必要时进行实验室检验。

病料样品采集: 水疱液、水疱皮和溃疡面组织。

病原检查: 组织包埋、切片,电镜直接观察。

血清学检查: 反向间接血凝试验、对流免疫电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琼脂扩散试验、中和试验等方法。

鉴别诊断: 本病应注意与羊痘、溃疡性皮炎、坏死杆菌病、蓝舌病等进行鉴别诊断。

【防控措施】 本病主要由创伤感染,所以要防止黏膜和皮肤发生损伤,在羔羊出牙期应喂给嫩草,拣出垫草中的芒刺。加喂适量食盐,以减少啃土啃墙。不从疫区引进羊和购买畜产品。发生本病时,对污染的环境,特别是厩舍、管理用具、病羊体表和患部,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在流行地区可接种弱毒疫苗,以皮肤划痕接种法免疫效果最好。

【免疫接种】 耐过羊口疮的羊一般可获得比较坚强的免疫力。鉴于本病毒的高度嗜上皮性,早在1923年Aynaud曾提出过皮肤免疫的学说。以后,许多学者在本病毒的免疫机制上做了大量工作,先后测出补体结合抗体、沉淀素、中和抗体、细胞毒性抗体以及迟发性变态反应,后者已证实与机体的免疫状态有关。本病主要以细胞免疫为主,将病毒亚单位作为抗原免疫羔羊,可激发羊产生抗全病毒抗体和迟发性变态反应。

感染母羊可通过初乳将中和抗体传递给羔羊,使之获得高滴度的中和抗体,但此抗体不能保护羔羊免受本病毒的攻击,而免疫羊与带有母源抗体的羊只有通过变态反应才能区分。

现用于本病的疫苗有两种: 一种是痂皮强毒苗,一种是细胞弱毒苗。痂皮强毒苗成本低,制备简便,免疫期7~8个月,但免疫力产生较慢,需21天左右,且接种后有数天发病期,容易散毒,可能在产生坚强免疫力前就造成疫病的暴发和流行,最终接种局部还要结痂,痂皮脱落又可污染场地,故此苗仅限于疫区应用。关于细胞弱毒苗,据Kovalo等 (1971) 报道,他们制备的弱毒苗与痂皮强毒苗一样有效; Ramger等 (1973) 用原代羊肾细胞进行本病毒继代后,回归羊体可使羊只在1年内能抵抗野毒的攻击。将该病毒在牛肾细胞上传28代后,可使其毒力降低,并使羊只产生6个月之久的免疫力。

过去认为灭活疫苗不能产生足够的免疫力,不能用于本病的预防。但Mathiesen (1985)将感染本病的麝牛的乳头状瘤组织用戊二醛灭活、弗氏完全佐剂乳化后,给2月龄的麝牛注射,可使其免受本病感染。用紫外线灭活的提纯病毒加弗氏完全佐剂给4月龄的麝牛注射,结果只能产生高滴度的抗体而不能保护其免受实验感染。

山羊痘与羊口疮有交互免疫性,Rao等 (1984) 用经DEAE纤维素部分纯化抗原对绵羊痘、山羊痘和羊口疮病毒的抗原关系作了血清学研究。同源抗原抗体反应结果为,绵羊痘病毒出现7条沉淀线,山羊痘病毒和羊口疮病毒各形成5条沉淀线。3种病毒可溶性抗原与其相应血清发生交叉反应的性质表明,绵羊痘和山羊痘共享有2种或3种可溶性抗原成分。交叉中和试验揭示,山羊痘与本病毒有交叉中和现象,为用山羊痘疫苗免疫本病提供了理论依据。王绍华等用低温培育山羊痘弱毒株,免疫29只山羊,用羊口疮病毒攻击,至少可以抵抗100~500个感染量,免疫山羊局部无反应或仅有轻度反应,而6只对照羊在皮肤划痕处均出现红肿、脓疱和结痂等典型反应,免疫羊表现有较好的抵抗力; 使用耐过羊口疮病毒的山羊4只,对照山羊3只,经山羊痘病毒攻击后,均出现典型的局部痘肿或全身痘反应,表明山羊痘病毒确实能使羊只抵抗羊口疮病毒的感染,而耐过羊口疮病毒的羊只却不能抵抗山羊痘病毒的攻击,与国外报道一致。

左玉婷等将羊口疮病毒经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纯化,用中性无离子去污剂Triton X-100及二巯基乙醇裂解,用所提取的羊口疮囊膜蛋白与弗氏完全佐剂乳化制成的亚单位制剂,可刺激机体产生抗羊口疮全病毒抗体,并能激发部分羊只发生迟发性皮内变态反应。

羊口疮亦有免疫失败的报道,免疫羊仍可发病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抗原变异所致。

由于本病免疫接种的部位及方法不同,免疫效果也不同,因此免疫部位及途径对于防控本病也非常重要。中和性抗体及特异性淋巴细胞转化反应的测定结果表明,皮肤划痕接种引起的全身反应很弱,而注射活的本病疫苗可激发高度的全身免疫反应。

【治疗】 对唇型和外阴型病羊,可先用0.1%~0.2%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创面,再涂以2%龙胆紫、5%碘酊甘油、5%土霉素软膏或青霉素软膏等,每天1~2次。对蹄型病羊,可将病蹄浸泡在5%福尔马林中1 min,必要时每周重复一次,连续3次; 或每隔两三天用3%龙胆紫、或1%苦味酸、或10%硫酸锌酒精溶液重复涂擦。土霉素软膏也有良效。对严重病例可给予支持疗法。为防止继发感染,可注射抗生素或内服磺胺类药物。

【公共卫生学】 人感染本病主要发生在屠宰工人、皮毛处理工人、兽医及常与病畜接触的人群 (如牧工) 等。人传染人的病例也有报道。手臂的伤口可增加感染的机会。从国外报道的资料来看,人口疮的发病率近年来有所增加,在公共卫生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人感染本病后,呈现持续性发热 (2~4天),或发生口疮性口膜炎后形成溃疡,或在手、前臂或眼睑上发生伴有疼痛的皮疹、水疱或脓疱。并常见局部淋巴结肿胀。皮疹、水疱或脓疱于3~4天内破溃形成溃疡,于10天后愈合。如有继发感染,溃疡须经3~4周后才能愈合。

人患本病时主要采取对症疗法。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