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卒倒病
书籍: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蚕业卷    来源:辈宠网

桑蚕细菌病之一,是蚕食下卒倒菌毒素引起中毒的传染性蚕病,又称细菌性中毒症。

病原 卒倒菌属芽孢杆菌科,芽孢杆菌属,苏芸金杆菌卒倒变种(简称卒倒菌)。学名为Bacillus thurin-giensis Var.sotto Ishiwata。本菌是1902年由日本石渡繁胤从急性软化病蚕中,分离出的一种致病芽孢杆菌。称为卒倒杆菌。其变种还有青虫菌、杀螟杆菌、松毛虫杆菌等,都能引起桑蚕中毒。卒倒菌菌体呈杆状,两端钝圆,菌体有坚实的外壁,长宽为2.2~4.0×1.0~1.3微米,周生鞭毛,革兰氏染色反应为阳性。卒倒菌在培养中对营养的要求不高,能在多种氮源、碳源和无机盐中发育正常; 12~40℃均能生长,以28~32℃为宜;最适宜的pH值是7.0~7.2。需要充足的空气才能生长良好。菌体生长到一定时期在菌体内形成芽孢和伴孢晶体,芽孢呈卵圆形,长宽为1.5×1.0微米,折光性强,不易着色,能抵抗不良环境。如遇适宜条件就会发芽成为菌体(图1)。卒倒杆菌在生长过程中能产生多种毒素,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内毒素,称δ-内毒素,即伴孢晶体,它不溶于水和丙酮、氯仿、乙醚等有机溶剂,对酸稳定,可溶于碱性溶液;对鳞翅目幼虫,有强烈的毒性。但对高等动物无毒。另一类是外毒素,它是在生长过程中分泌于菌体外的代谢产物,有α-外毒素、β-外毒素、γ-外毒素3种。对蚕毒性较低。

图1 卒倒菌营养体、芽孢及伴孢晶体

卒倒菌芽孢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在自然温度下或泥土中可存活3年; 在田间桑叶上经19天或在45.7℃的日光下曝晒28小时才失活。在100℃30分钟、2%甲醛石灰水、1%有效氯漂白粉液等条件下,卒倒菌及其毒素均能灭活。伴孢晶体经65℃60分钟,0.3%有效氯漂白粉液浸渍3分钟,0.5N氢氧化钠溶液处理10分钟,均失去活性。

传染 病原菌及其毒素食下传染时则发生中毒病; 创伤传染则发生败血病。

主要传染源有: 感染卒倒菌的桑尺蠖、桑毛虫、桑螟等桑树害虫和卒倒病病蚕。患病桑树害虫的尸体及其排泄物等通过污染桑叶而传染给蚕; 患病蚕的尸体及其排泄物,散落在蚕室、蚕具、地坑的表土及周围环境中,引起传染; 在蚕区或相邻的农田,树林施用细菌农药时,如处理不当也是本病重要的传染来源。蚕患卒倒病后,初期死蚕尸体及其排泄物尚无致病力,在潮湿的蚕座环境内经1天后,形成大量的芽孢和毒素,成为蚕座内传染的主要来源。在大蚕期如发现局部剩桑的地方即为“发病中心”,若不及时处理,会迅速扩散蔓延。阴雨多,湿度大,排湿困难,特别是连续喂湿叶的情况下,造成蚕座潮湿,蒸热,有利于病原的繁殖和传播。

本菌及其毒素进入蚕消化管后,毒素(伴孢晶体)被碱性消化液溶解、分解、吸收。通过中肠上皮细胞,与细胞色素C氧化酶和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等呼吸酶形成复合物,使酶活性受到抑制,造成局部缺氧,同时引起兴奋、麻痹、松弛、崩坏等一系列的组织病理变化;中肠上皮细胞渗透性被破坏,使消化液的pH值下降,血液的pH值上升,当血液pH值上升为7.8~8.0时,蚕出现全身麻痹; 上皮细胞的粘合物质被伴孢晶体中的一种透明质酸类似物所溶解。导致细胞松弛分开,甚至与基底膜脱离,分泌机能消失,最后崩坏而脱落到肠腔中,随粪排出; 毒素还可通过中肠上皮细胞进入血液中,妨碍神经系统的传导作用,引起全身麻痹而死亡。

病症 卒倒病死蚕,主要特征是尸体软,而体形与正常蚕相似。在第2胸节与第9腹节之间变空,但由于蚕食下毒素量的多少不同,常可分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两种。急性中毒蚕的症状为蚕食下大量毒素后,经数十分钟至数小时,食桑突然停止,前半身昂起,胸部略膨大,有痉挛性颤动,体躯麻痹进而腹脚失去抓着力,尾脚向内卷缩,尾部萎缩翘起,吐胃液,头部缩入呈钩嘴状,横卧死于蚕座。初死时体色尚无变化,手触尸体有硬块,后部空虚,有暂时轻度的尸僵现象(图2)。

慢性中毒蚕的症状为蚕食下极少量毒素,经2~3天后,逐渐表现为食桑减退,发育迟缓,继而呈现空头、下痢、肌肉松弛、麻痹、侧卧而死,很快在胸腹交界处的环节首先变色腐烂,并向头尾扩展,以至全身,流出黑褐色污液。

图 2 卒倒病病蚕症状

诊断与防治 病蚕频死前无明显的症状,刚死时手触尸体在腹部后端有硬块,头部缩入呈钩嘴状,有轻度尸僵现象。继而全身软化,随即变色腐烂发臭,这是肉眼鉴别的主要依据; 必要时取病蚕尸体放置一定时间后,做成临时标本或将消化管内容物涂片后作热固定,用1%结晶紫染色,在油镜下观察,菌体着色浓,伴孢晶体与芽孢不着色。如尚未确诊,可进行生物测定: 将蚕尸体放置一定时间后,取其内容物加无菌水研磨,将上清液涂于桑叶上添食于蚁蚕或2龄蚕,如引起急性中毒病,便可确诊。

卒倒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是防止蚕食下卒倒菌的毒素。①用1%有效氯漂白粉液、2%甲醛石灰水和毒消散等消毒药剂进行蚕室、蚕具消毒; 地坑的表土用漂白粉液消毒后,再洒上石灰,使形成隔离层则效果更佳; 蚕体、蚕座消毒可用3%有效氯漂白粉防僵粉,如发现病蚕或发病中心,应立即清理、消毒、隔离病蚕,以防蔓延; 妥善处理病死蚕及其排泄物,以减少病原扩散。②驱除桑树害虫,在蚕桑生产较集中的地区,应合理施用细菌农药,也不能用施过细菌农药的稻草、麦杆等供养蚕使用。被细菌农药等污染的桑叶,可用0.3%有效氯漂白粉液喷洒,进行解毒处理。③通风排湿,保持蚕座干燥,减少蚕座内传染的机会。添食氯霉素等抗菌素,有一定的预防效果,使用方法与败血病相同。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