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赤腹松鼠之肠套迭及脱垂
书籍:[db:科目]    来源:辈宠网

一只约2岁龄,体重245克之雌性赤腹松鼠,饲主于喂饲饼干后发生严重下痢,隔天发现有一长条肉样物体脱出肛门口,自行在家观察三天后,患部状况不见好转,且出现精神食欲不佳及活动力下降之情形,遂于2005年5月26日带至本校兽医教学医院就诊。经视诊及触诊初步诊断为小肠脱垂,并于当日开腹进行肠吻合手术,修复脱垂及套迭肠道,术后病畜恢复情形良好。5月30日患鼠回院复诊,其伤口复原情形良好,精神及活动力逐渐回复正常。持续追踪患鼠的健康状况,饲主表示其体重明显增加且无任何复发迹象。

病史

患鼠为约一年七个月大,体重245克之雌性赤腹松鼠,平日单独饲养于笼内并喂饲水果与综合种子,偶尔给予一些蟋蟀与面包虫。饲主于2005年5月23日喂饲饼干后患鼠发生严重下痢,隔天就见到有一长条肉样物体脱出肛门口,自行在家观察三天后,患部状况不见好转,且出现精神食欲不佳及活动力下降之情形,遂于5月26日带至本校兽医教学医院就诊。

临床检查

一、基础生理值

体重:245克

二、视诊

可见患鼠精神不佳,肛门开口有一长条肉样物体脱出,外观已变黑坏死,因其具有管腔样构造推测应为肠道(Fig-1)。


三、触诊

该脱出组织有脱水现象,同时有部分已变黑坏死。以探针探测深度大于三公分(Fig-2),且肠壁肌肉较厚,因此判断为小肠脱垂。

初步诊断

赤腹松鼠之肠套迭及脱垂

治疗与处置

因患鼠多日未进食,故先给予6 ml DLRS皮下输液,同时皮下给予Lyo-Donison 1 mg/kg 。以生理食盐水清洗外露肠道,再用沾湿之灭菌纱布块覆盖其上保持湿润,最后移至保温垫上。

术前处置

术前生理数值

体重:245克     呼吸:68/min
以麻醉箱给予3.0% Isoflurane进行导入麻醉。
术区进行剃毛。

以生理食盐水冲洗患部,并以沾湿之纱布块覆盖,保持脱垂肠道的湿润。
于手术过程中持续监控呼吸变化。

手术过程

待患鼠麻醉后,改用面罩以2.0~2.5% Isoflurane维持麻醉。
将患鼠仰卧,四肢以3M透气胶带固定,用刷碘刷洗术区进行消毒。
于腹正中线作一纵型切创(Fig-3)。


以5 ml之针筒穿刺膀胱吸取尿液共15 ml。
于腹腔中找寻套迭的肠道,轻柔缓慢的拉出套迭肠道(Fig-4);套迭处发生

于靠近回盲瓣近端之回肠上,套迭之肠道长度约为15公分。

套入之局部肠管呈暗红色及黑色,判断该段肠管已坏死,决定予以切除,切除约4公分之无活性肠道。
以5-0可吸收线简单间断缝合吻合处之肠道(Fig-5)。
以手指夹住吻合肠道之两端,以1 ml之针筒注入灭菌生理食盐水测漏。
在腹腔中滴入数滴Shotapen以预防细菌感染。
简单连续缝合法缝合腹壁及肌肉层,以3-0不可吸收线水平卧褥缝合皮肤。
伤口涂上金碘软膏,置于恢复箱中待其苏醒。

术后照顾

待患鼠清醒后,放入小纸箱中,改以卫生纸为垫料,并给予口服药物:
   Keromycin Granule                   1g
   Milisher                             1颗
   Syrup                                10 ml
   Dextrose                             10 ml

以上药物混合成药水口服,一天四次,每次0.5 ml。  

患鼠术后恢复情形良好,遂由饲主带回照顾,并嘱咐畜主在6小时后才开始给予流质食物,同时注意观察有无呕吐及排便的情形。

病情追踪

5月30日:患鼠回院复诊,其伤口复原情形良好,排便状况正常,精神及活动力逐渐回复(Fig-6)。

10月17日:电访饲主,饲主表示体重已明显增加且无任何复发迹象。


最终诊断

赤腹松鼠之肠套迭及脱垂
Intussusception and Intestinal Prolapse in a Red-bellied Tree Squirrel(Callosciurus erythraeus)

讨论

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eus)属囓齿目松鼠科,体长约20公分,体重约400-500公克,全身以深褐色的短毛为主,腹部具有明显的红棕色为其特征。原分布于中低海拔之原始阔叶林,因长久以来栖地的减少,使得某些族群渐渐适应都市绿地。平时以植物种子、果实、嫩芽及花朵为主食,偶尔摄取一些动物性蛋白质如小虫及鸟蛋等,且有储存食物的习惯。由于模样可爱,常被当作宠物饲养。一般临床上常看到的消化系统疾病有食滞、下痢及脱垂等,其中又以肠套迭为较紧急的状况(4)。

肠套迭发生的机制不明,但推测与肠道异常蠕动有关。当异常蠕动发生时,近端肠道(intussusceptum)会先套入远程蠕动较慢的肠道(intussuscipiens)内,随着蠕动现象持续进行,而使更多近端肠道套入管腔中;若套入端之肠系膜松弛且蠕动迅速,套迭部位会延续到远程肠道甚至脱垂于肛门口。由于肠系膜可能也会连同肠道一起被套入,发生时间一旦过久,肠道将会因缺血而坏死(6,9)。造成异常蠕动的原因有很多,环境因素如紧迫、早期离乳、饲料替换过快、喂饲含过多多醣或脂多醣的精致食物(1,10)等;病原性原因包括沙门氏菌(S. typhimurium、S. enteritidis)、梭菌(Clostridium piliforme)、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与肝炎病毒的感染等(7,11);另外还有一些因子如肠道寄生虫长期机械性刺激、生产过于用力和长期便秘等都会造成肠道脱垂或套迭(12,13)。发生部位又以回肠套回肠或回肠套结肠(ileo-ileal or ileo-colic)最常见,其次为大肠和大肠的套迭,有时也可能同时发生数段肠道套迭的情形(10)。在本病例中,临床检查可见患鼠体重过轻及营养不良,怀疑是因为环境紧迫导致长期消化不良所造成,再加上一次吃入含有过多脂多醣的食物产生下痢,这可能是引起本患鼠发生肠套迭的主要因素。

在小型囓齿类的病例,肠套迭的肠道常伴随着脱垂之情形。在脱出组织的外观上,可依其露出的肠壁肌肉厚薄、探针插入深度来判定是小肠、大肠或直肠脱垂;利用钝头的探针或猫之导尿管伸入脱垂组织与肛门之间的缝隙,若无法伸入一公分以上则是直肠脱垂;若可以轻易伸入一公分以上,则为小肠或结肠脱垂(5)。本病例因患鼠由缝隙插入探针的深度超过三公分,初步判定为小肠或结肠脱垂。发生肠套迭的病畜通常会表现出精神沉郁、腹痛与脱水等症状,有时还会出现呕吐、下血痢与黏液便的情形(3)。当病畜出现上述症状时,若未伴随肠脱垂,则需与其它原因所引起之胃肠道疾病区分。一般而言可从腹部触诊发现管状物体、在超音波下看到同心圆或草耙样之肠道影像作为诊断依据。脱出之肠道应尽快清洁后复位,防止其因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造成坏死与黏连。套迭的肠道则随着时间的变化,首先出现水肿,接着由于套迭的肠壁血液循环受干扰,静脉及淋巴液回流受阻,淋巴液外渗,造成肠壁组织压力增加,当压力超过动脉压时,整个肠壁的血液供应就会因此阻断而造成缺血性肠壁坏死(9)。由于患鼠在就诊当日身体状况极度虚弱,加上小肠已脱出肛门口三天,可明显看到肠壁外观脱水坏死。在无法评估其全身感染情形是否严重的情况下,决定先给予输液同时立即手术切除坏死肠道并施行肠吻合手术,以矫正不正常之生理状态,并提高患鼠存活率。

囓齿类动物由于体型较小,若因肠套迭导致肠管蠕动缓慢或肠内容物无法通过肠管时,常会出现虚弱、腹痛及脱水的症状;一般较少出现呕吐与下痢情形。若因套迭而阻塞的部位在十二指肠及空肠前段,会因为空肠无法重新吸收十二指肠液、胰液和胆汁等高碱性物质而造成代谢性酸血症;若发生的位置在空肠中、后段或回肠,则只会表现出厌食及脱水的症状,并不产生代谢性酸血症,且病程较为缓慢。在本病例中,因为患鼠无呕吐症状,且由于其肠道太细,一但套迭后就无法使其它物质通过,故临床上发生酸碱不平衡之情形会较轻微。但是在生理方面还是必须要紧急治疗其低血糖与脱水的症状,可给予5-10 ml之Dextrose皮下输液。在肠道方面,必须减少因肠道环境改变而大量滋生之有害细菌,特别是梭状杆菌与大肠杆菌,因其产生的内毒素若被受损之肠黏膜吸收,可能进而造成内毒素性休克,这是发生肠套迭的动物最可能的死亡原因之一(2,3,4)。

一般在初步诊断时,应先判别哪段肠道发生脱垂;若是小肠或结肠脱垂需要马上进行手术治疗。若盲目的把脱垂之小肠塞回肛门,会使病畜因肠道坏死而发生败血症死亡。如果是直肠脱垂或肛门扩约肌外翻,在外观无坏死的情况下则可使用沾湿之细棉花棒,把脱出之肠道塞回肛门复位再以荷包缝合法缝合肛门口,并在3到5天后拆除缝线,此方法复发机会较高。若脱出肠道已坏死,则可切除坏死部分,再把剩余的肠道远程外翻,缝合于肛门口(4)。由于本病例之患鼠有小肠脱垂现象,所以应是由肠套迭所引起的,必须立即以手术复位。复位时必须配合着肠道的蠕动,轻轻拉出套迭部位与肠系膜,尽可能不要撕裂血管。若周围组织已发生黏连坏死,则须考虑以外科方式切除再进行吻合。

     进行肠道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肠裂开、脏器黏连、肠套迭与肠道阻塞等,其中则以肠阻塞的发生及因肠裂开引起腹膜炎最为严重。裂开处最常发生于肠吻合处之边缘,为了避免实行肠吻合手术之区域发生肠裂开,可将大网膜覆盖固定于吻合后肠道缝在线,或是把吻合处与相邻之空肠浆膜面缝合。由于赤腹松鼠的肠管较细,直径仅有5-10 mm,手术时操作不易,导致手术后管腔直径缩小或产生肉芽组织而阻塞肠管的机率大增,因此肠道阻塞则成为本病例最易发生的并发症;虽然手术可以把套迭肠道回复到正常位置,但如果没有进一步把造成套迭的原因去除,还是有复发的可能,大多数病例会在一个星期内复发,若进行肠固定术与肠道水平折迭缝合术可以有效降低复发率(5,8)。

在肠套迭与脱垂的病例中,因为病畜的生理状况往往极度虚弱,加上原发的病因,使得手术与麻醉上存有很多风险,因此许多病畜可能会在手术后因体力不支而死亡(5)。由于本病例的畜主对其宠物的病情缺乏危机意识,拖了很长的一段时间才就医,造成脱垂在体外的小肠已脱水坏死,但值得庆幸的是没有太严重的全身感染情形发生,因此降低了手术失败的机会。早期发现及早期治疗,虽然对肠套迭的治愈有极大的帮助,但是小型囓齿类动物的肠吻合手术操作不易,以致于失败率偏高,是无法避免的问题。因此最好的方法还是得依靠饲主平时的细心照顾,时常注意其生活情形并控制其饮食状况,尽量避免环境紧迫造成动物不适而生病,一旦生病,事后的补救永远是不足的。

参考文献
1.Applewhite AA, Hawthorne JC, Cornell KK. Complications of enteroplication for the prevention of intussusception recurrence in dog: 35 cases(1989-1999). J Am Vet Med Assoc 219: 1415-1418, 2001.
2.Orr HE: Rats and mice. In Meredith A, Redrobe S, eds. BSAVA Manual of Exotic Pets, 4th ed. USA, British small animal veterinary association, 13-24, 2002.
3.Goodman G: Hamsters. In Meredith A, Redrobe S, eds. BSAVA Manual of Exotic Pets, 4th ed. USA, British small animal veterinary association, 31-32, 2002.
4.Meredith A: Chipmunks. In Meredith A, Redrobe S, eds. BSAVA Manual of Exotic Pets, 4th ed. USA, British small animal veterinary association, 47-51, 2002.
5.Bennett RR, Mullen HS: Soft tissue surgery. In Quesenberry KE, ed. Rabbits and Rodents Clinical and Surgery, 1st ed. USA, Saunders, 332-336, 1997.
6.Macnab DS. Intussusception. Can Med Assoc J. 42(5): 447-450, 1940.
7.Nataro JP, Kaper JB. Diarrheagenic Escherichia coli. Clin Microbiol Rev. 11(1): 142-201, 1998.
8.Oakes MG, Lewis DD, Hosgood G, Beale BS. Enteroplication for the prevention of intussusception recurrence in dogs: 31 cases(1978-1992). J Am Vet Med Assoc 205: 72-75, 1994.
9.Reymond RD. The mechanism of intussusception: a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phenomenon. Br J Radiol. 45(529): 1-7, 1972.
10.Stephen CC, Stephen RB. Intussusception in the Syrian Golden Hamster. 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 63: 231-237, 1990.
11.Schmidt H, Hensel M. Pathogenicity islands in bacterial pathogenesis. Clin Microbiol Rev. 17(1): 14-56, 2004.
12.Stringer MD, Holmes SJ. Familial intussusception. J Pediatr Surg. 27(11): 1436-1437. 1992.
13.Walden J. Parasitic diseases. other roundworms. trichuris, hookworm, and strongyloides. Prim Care. 18(1): 53-74. 1991.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