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蛇的细菌性与病毒性疾病
书籍:[db:科目]    来源:辈宠网

细菌性疾病

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是一种兼性厌氧菌,直线形、革兰氏阴性杆菌,直径0.7~1.5μm,长度2.0~5.0μm。依靠周边纤毛运动。世界范围内存在于土壤、水域,包括爬行动物在内很多动物的肠道中也存在。沙门氏菌可以引起人类的胃肠炎和败血症。大部分的蛇感染了沙门氏菌后没有临床症状。发病时所表现出的临床症状不具有特征性,蛇可能表现为厌食、血液回流、坏死性口腔炎、皮下脓肿、肺炎和突然死亡等。剖检时可见肝炎、脾炎、胰腺炎、肾炎、肺炎、支气管炎、浆膜炎、肠炎、胃炎、贲门炎以及心肌炎。多个器官可发生肉芽肿。能够通过水、土壤和感染动物的粪便传播。

沙门氏菌在环境中存活时间较长,尤其是环境湿度合适的情况下。最佳生长温度35~37℃,在6.7~45℃之间均可以生长。合适的pH范围4.1~9.0。

诊断需要对病原体进行分离培养。但是,由于正常蛇的肠道中也存在沙门氏菌,使得诊断更加复杂。对原发性沙门氏菌病的诊断,需要从患病蛇的损伤部位采样分离培养。沙门氏菌通常属于一种继发性病原体,容易使虚弱动物发病。

爬行动物是沙门氏菌的携带者,但无临床症状表现,因此不需要给予治疗。抗生素治疗仅可以使动物停止排毒,不能够将病原体彻底从体内排出。对庆大霉素、萘啶酮酸、新生霉素、头孢噻吩、卡那霉素、氨苄西林、链霉素和磺胺类药物都很容易产生耐药性。所有的爬行动物都应该视为沙门氏菌携带者。通过给动物使用抗生素而达到消除沙门氏菌的方法不可行,因为这样可能导致耐药性的产生,所产生的后果不是动物本身,而是与动物接触的人。为了减少人感染的风险,建议免疫力低下的人或小于5岁的儿童避免接触爬行动物,请勿将爬行动物或者爬行动物所使用的器具置于食物准备区,或者把爬行动物放入盛食物的器皿中,在接触爬行动物的同时请勿吃其他食物、饮水或吸烟等。在接触爬行动物后,立即用肥皂彻底洗手。

气单胞菌

属于厌氧革兰氏阴性杆菌,直线形,直径0.3~1.0μm,长度1.0~3.5μm,以单个、两个或短链细菌存在。通过单极鞭毛运动。气单胞杆菌全世界范围内存在于水域、土壤中。可以引起人类的腹泻和伤口感染。

蛇身上的气单胞菌通常能够引起口腔腐烂或者溃疡性口腔炎。该病通常最初的临床表现是口腔齿龈出血。如果不给予治疗,即将发展成溃疡,牙齿脱落,口腔内出现干酪样物质,接着上颌骨和下颌骨发生骨髓炎,最终死于败血症。内脏器官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多器官出血和局灶性坏死,并且弥漫到整个肝脏。可以通过土壤、水、咬伤和蛇螨(Ophionyssus Natricis)传播。

通过从感染部位取病料进行分离培养可以作出诊断。在20℃或37℃的普通培养基中能够很好地生长。

治疗口腔炎时,进行局部清创处理,同时给予消毒剂,如洗必太。对于严重病例,需要给予抗生素治疗。

病原体普遍存在于环境中,尤其极易存在于有机体内。关于该微生物是否属于正常菌群,存在着争议。该病容易发生于体质衰弱或者受应激的动物。对本病的有效防治手段是加强饲养管理,消除蛇身上的螨虫和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假单胞菌

属于革兰氏阴性需氧菌,杆状, 轻微弯曲, 直径0.5~1.0μm,长度1.5~5.0μm。靠一根或几根鞭毛运动。在全世界范围内存在于土壤和水中。该菌是否属于口腔中的正常菌群尚存争议。

临床症状与气单胞杆菌感染相类似。假单胞杆菌通常也是经受损皮肤入侵,尤其是烧伤的皮肤。可以导致受损皮肤坏死和腐肉分离。

能够通过水和土壤感染。可以培养在27~30℃的山羊血琼脂培养基或Mac Conkey’s琼脂培养基中。治疗与预防类似于气单胞杆菌。一份研究表明,在pH为2.5的酸性水中,假单胞菌的数量少于pH更高的水中。

分枝杆菌

分枝杆菌病是由一组革兰氏阳性、需氧或者兼性厌氧杆菌所致,在培养基中呈菌丝状。细胞壁富含脂类,能够耐受酸性有机溶剂的脱色作用,即耐酸性。从病蛇身上可以分离出很多不同的菌种,包括M. avium、M. schlangen、 M. tropidonotus、M. marinum、M. thamnopheos和M. xenopi,这些细菌可发现于土壤中,海水、淡水和尘土中,认为是健康蛇的一种共生菌。分枝杆菌能够通过挫伤或损伤的皮肤而使人类发生感染,导致局部肉芽肿,发生的部位通常是手或手指。M. avium可以导致人类的呼吸系统疾病。

感染蛇出现死亡并且没有任何临床症状。通常情况下表现为非败血性症状,如厌食、嗜睡和消瘦。若脊柱受到感染,蛇可表现为神经系统异常或者脊柱骨折。疾病取慢性经过时,历时几个月。在各种器官眼观可见到多处肉芽肿。蛇最常见的部位肝脏、脾和肠道。其次是肺、骨骼和皮肤。骨骼受到影响时发生骨髓炎、椎间盘炎和病理性骨折。皮肤损伤还出现皮下局限性结节。肉芽肿通常有一个干酪样中心灶,被单核细胞所包围。后期形成纤维组织。在肉芽肿中可见到耐酸有机体。

本病通过接触环境中的病原体而发生感染。分枝杆菌可在污染土壤中存活达7年之久。死亡之前的诊断存在一定难度,除非在皮肤发现肉芽肿或者影像学检查发现骨性损伤。死后剖检如果发现多个器官存在肉芽肿,则可以初步作出诊断是分枝杆菌病。如果在肉芽肿内发现耐酸性有机物,可以作出假定诊断,但需要培养方可确诊。

治疗通常很难获得成功。因为分枝杆菌存在环境中,健康的蛇也可携带病原体,如果蛇受到应激或者衰弱时,便可发病。预防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戊二醛和酚类可以用做抗分枝杆菌的消毒剂。

病毒性疾病

包涵体病

包涵体病(Bnclusion body Disease,IBD)是由平均直径为110nm的病毒所致,该病毒在形态学上类似C形颗粒细胞。主要是Boids的一种疾病,但也可在Kingsnakes和Palm Vipers身上发生。蟒蛇(Boas)的IBD属于慢性疾病,病程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最初的临床表现是返流,发生在进食后一周左右。紧接着出现食欲不振、体重下降和嗜睡。最后出现神经症状,表现为头部震颤,瞳孔散大,定向力障碍,运动不协调,心不在焉,角弓反张、翻正反射消失,巨蟒的神经症状更为明显,发生在几周之后。症状与蟒蛇相类似,此外还包括迟缓无力,全身麻痹。不发生回流,但是出现厌食,体重下降和嗜睡。患病蛇通常会继发坏死性口腔炎、肺炎和坏死性皮炎。

组织学上可以在多器官发现噬酸性胞质内包涵体的存在。蟒蛇的包涵体最常发现于肾、胰腺和肝脏,但是也可见于任何器官。巨蟒的包涵体通常出现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患有神经性疾病的蛇出现非化脓性脑膜脑炎,伴随有外周血管套。其他的损伤包括外分泌胰腺萎缩和坏死、肝细胞变性,肾小管坏死和淋巴样坏死。通常有明显的淋巴细胞增多。

至今尚不清楚传染的途径,但是可能跟蛇的螨虫有关。在粪便中可以发现病毒,并且可能会发生垂直传播。目前尚没有血清学检测方法可供诊断,通过临床症状可以初步作出假定诊断。血液样品中的白细胞和红细胞可能存在包涵体,并且存在明显的淋巴细胞增多症。但是这只是一种短暂性升高,随着时间恢复到正常。可以对食道扁桃体、肝脏、肾脏和胃进行活组织检查,以便检查是否存在包涵体。但是由于包涵体的数量与分布变化很大,因此该方法的敏感性较低无法治疗,由于包涵体的传播途径和潜伏期尚未清楚,因此预防也存在一定困难。之前的研究认为可能通过粪便、垂直方式等发生传播,或者通过螨虫传播,因此,控制螨虫非常重要。隔离的时间建议30天到6个月。有传闻报道隔离时间可以达到10个月。

推荐副粘病毒

这是一种带有囊膜的RNA病毒,直径120~150μm,副粘病毒已经从蛇家族中分离出来,响尾蛇似乎是最易感的品种。临床症状变化很大,呼吸道是易感部位。在最急性病例中,可能仅仅发现病蛇死亡,之前没有任何的临床征兆。急性感染的蛇可能会表现出食欲不振、回流、呼吸道症状,包括张口呼吸,有血液或褐色分泌物从声门中流出来,最后出现神经症状,比如抽搐。病蛇取慢性经过时表现为食欲不振、回流、消瘦、肌肉紧张度下降和嗜睡,在几个月的时间内表现出呼吸道症状、腹泻和神经症状。肺脏和气管眼观可见到血液和干酪样物质。肺脏通常增厚和水肿。可能在整个肝脏看到多个病灶部位和肉芽肿。胰腺增生通常发生于响尾蛇科。肺脏的组织学检查可发现充满巨噬细胞、渗出液和细胞碎片。上皮细胞发生肥大、增生和化生。在这些细胞中偶尔发现胞浆包涵体。肺中膈水肿增厚,有各种炎性细胞浸润。偶尔可见巨细胞。如果眼观胰腺增大,在显微镜下可以见到腺泡细胞和终端管上皮细胞增生。偶尔可见轴突纤维脱髓鞘、变性,在脑干和脊柱上段发生轴突鞘气球样肿胀。

本病可以通过空气、粪便传播。据报道,蛇螨是本病的媒介。根据上述肺脏组织学变化可以作出诊断。也可以通过从感染组织采样进行病毒培养和采用免疫过氧化酶染色进行监测。血球凝集抑制试验可以在佛罗里达大学、田纳西大学和德克萨斯大学的诊断实验室进行。最少需要0.2 mL的血清。需要大概8周左右的时间能够出结果。6个月后抗体水平下降。仅仅是单倍阳性只能说明有接触过该病毒,要证明最近发生了感染,需要抗体滴度高于2倍以上。

目前无法本病治疗。需要对蛇隔离最少90天。控制螨虫感染非常重要。如果条件允许,应使用血凝抑制试验确定是否接触过病毒。次氯酸钠是有效的消毒剂,可以用于清洗装有感染蛇的笼子。最近的研究证明给西部菱背响尾蛇注射灭活副粘病毒后,能够产生抗体。然而,抗体梯度变化很大,并且是一过性的。18只蛇中有17只在注射疫苗后296天时抗体阴性。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