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技术在人医临床方面已经取得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得到了相当的认可,在国内小动物临床方面的使用还刚起步不久,因而目前宠物临床中使用内窥镜最频繁的领域均归属于消化道内窥镜,其中包括食道内窥镜检查、胃十二指肠内窥镜检查、直肠镜和结肠镜检查。
一、食道内窥镜检查
【适应症】主要用于检查怀疑有食道异物、患食道炎或食道狭窄的动物,有时也用来活检疑似增生物或食道裂孔的动物,食道粘膜一般不用于常规的活组织检查
【器械】食道内窥镜一般使用软质胃十二指肠内窥镜(外径9mm左右)进行检查操作,必要时需要多种异物钳(鳄口钳、椭圆形抓钳、鲨鱼齿钳等)。
【麻醉保定】待检查动物全身麻醉,左侧卧保定,将患病动物的头向后拉,使其颈部处于伸展状态,以保证食道尽可能伸直,使用开口器或保护内窥镜的硬管使动物保持张口状态。
【操作】插镜时右手持在镜身25cm处,轻柔缓慢插入口腔和咽部,将软镜通过保护管沿舌后根插入食管入口处,看到食管后即可循腔进镜。遵照原则的适当充气,见腔进镜,使用角度钮,进镜退镜结合,仔细全面的观察食道,观察有无溃疡、扩张、狭窄、肿物、异物等。如遇异物,使内窥镜远端镜口接近异物,并吸除异物附近之分泌物,使异物充分暴露,观察异物位置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插入异物钳,挟住异物并使与镜口靠拢后,与内窥镜一并退出。检查及操作同时注意重要细节照相或录像留存。
【注意事项】
1、动物颈部尽量伸展,避免内窥镜对胸廓入口处的气管或心基部大血管产生压力;
2、避免对异物造成大的压力,而使食道破裂;
3、小型犬猫进行检查时可考虑气管插管,以防止内窥镜检查或取异物时对气管造成压迫;
4、由于食管腔呈扁圆形,鸡骨、肉骨等外形不规则之异物,其两端多卡于食管壁,手术时应查清异物与邻近管壁的关系,于异物之近侧端,选择适当部位钳住,轻轻转动,使异物的长轴与食管平行,再取出。对于团状质软的异物,如肉块,若不能整块取出,可撕碎后分次取出。实在难于取尽时,可酌情考虑推入胃内。
5、由于异物较大且不规则,经过食管入口时,常有阻力,可适当转动紧挟异物的钳子和内窥镜,使异物松动后取出。强行拉出可致食管粘膜严重损伤。经过努力仍难以从食管镜下取出时,宜开胸治疗。
【术后】食道内窥镜检查或治疗后,因炎症刺激胃食道反流较常见,术后注意抗酸性药物治疗;异物取出后,常见一定程度的食道溃疡,同样需要对症治疗;取异物术后需要立即进行X线检查,判断有无气胸。
【病例一】
吉娃娃 母 3岁 1.6kg
症状为不能吃干食,只吃糊状食物,且糊状食物较多时也会干咳,同时呼吸急促,饮水未见异常,两个月前吃过骨头,主人称见其已吐出。在其他两家医院已治疗近一个月未见明显效果,转至我院进行食道内窥镜检查。全身麻醉后进行内窥镜检查,镜下可见食道粘膜红肿,食道中部有一扁形白色异物,周围包裹粘液,但内窥镜仍可通过食道入胃;退镜至白色异物前方,插入异物钳(鳄口钳),仔细清除异物周围粘液等并少量充气;夹住异物较尖一端,回拉鳄口钳靠近镜头,向外移出内窥镜,异物成功取出,为一扁片状最长处约2cm的骨头。退出异物钳,再次进行食道内窥镜检查,无破损,但该处粘膜充血,对症治疗3天后康复。
二、胃十二指肠内窥镜检查
【适应症】主要用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活组织检查、胃肠浸润、糜烂、溃疡性疾病检查,也用于胃内异物,确定出血点及判断胃梗阻,胃肿瘤等的检查。
【器械】软质内窥镜,通常需要1m长的插入管,四通道顶端,活检通道及气水通道,同时应具备抽吸功能,除较小动物(小于2.5kg)一般外径9mm活检通道2.8mm即可用。
【麻醉保定】同食道内窥镜检查。待检查动物全身麻醉,左侧卧保定。注意手术期间避免再次保定,以免发生胃肠扭转。
【操作】内窥镜经保护性的开口器插入喉部,边插入边控制空气的吸入量,吸入的空气经食道到胃内,保证胃膨胀易于观察。食道的中心保持在内窥镜视野的中央,食道下端括约肌一般呈一个裂缝状,不要盲目穿过括约肌,将内窥镜尖端对准裂缝,小的向前推进入胃。胃进一步扩张后,大多数胃褶皱消失,可清晰辨认并检查粘膜表面;向前推进进入胃腔的一半,然后尽量朝后偏转其尖端,移动软镜使其靠近贲门,该视野观察胃溃疡最佳;之后前推内窥镜,尖端沿胃大弯滑动,直至可见幽门窦和胃小弯;推动内窥镜是其到达幽门前的位置,保持幽门在视野中央,幽门如打开则较易
通过幽门进入十二指肠,同时内窥镜尖端应向右偏转(因十二指肠弯曲此时在视野右侧),即可检查十二指肠。
【注意事项】
1、 注意不要吸入过量的空气,胃剧烈扩张会压迫隔膜使呼吸困难;
2、 通过贲门和幽门时均不能强行前推,要仔细检查并确定开口时通过,避免造成损伤;
3、无腔时结合退镜及角度钮,大量胃液潴留时吸引液体,适当充气使视野四壁清楚;
4、活检时应对准病灶部位,钳伸出2-3厘米,不宜过长,垂直于活检部位,勿钳取溃疡底面以防穿孔,活检后渗血较多者喷少量肾上腺素以止血。
5、检查前动物应禁食,至少保证胃排空,同时不应与钡餐相隔时间较近,钡餐会掩盖粘膜上的病变异常,不利于检查。
【病例二】
哈士奇 公 1岁 20Kg
该犬不食,呕吐,精神差,病程3天,主人怀疑吃了家里的袜子,本以为狗可以自己排除,3天后未见症状减轻,所以来就诊。X光片检查,未见胃肠异常,建议进行内窥镜检查。麻醉后进行内窥镜检查,发现胃壁及胃底部严重充血,水肿,呈暗红色,幽门红肿,属于出血性胃溃疡。动物禁水禁食,继续补液消炎,调节体液酸碱平衡。等精神好转时进行少量流食,未见呕吐,逐渐转为固体食物,也未见呕吐,停止一切治疗,恢复状态后可以正常饮食。
三、结肠镜检查
【适应症】主要用于直肠触诊异常、便血、大便疼痛、里急后重等情况的检查,当有粘液样大便或慢性腹泻时也可用内窥镜检查,通常应在排除一般性原因引起的肠道疾病的病因之后才考虑进行结肠镜检查。
【器械】适宜于待检动物的最大号内窥镜,硬镜与软镜均可,一般较常用软质内窥镜。
【麻醉保定】麻醉不是必需的,但麻醉使直肠结肠检查更容易同时更安全,一般仍建议麻醉,动物头部略向下倾斜,侧卧保定。
【操作】检查前动物应先用温水灌肠,清除蓄积在直肠内的粪便。插入内窥镜前进行直肠指检,确定肛门附近没有损伤。内窥镜尖端及突出涂布润滑剂,然后轻轻插入直肠2-3cm,向内吹入空气,结肠腔扩张时边推进内窥镜边观察结肠腔。
【注意事项】
1、检查前使用了硫酸钡会使检查困难,可能的话避免之前使用钡餐或保证以排出;
2、见到出血要注意分辨为医源性的还是自发性的,因之前灌肠过程中导管可能会造成粘膜的损伤(导管造成的多为线形红斑);
3、在粘膜检查完之后,应尽可能前推内窥镜,放掉肠腔内的气体,在开始活检时更要放气缩小肠腔,以免深层的活检位点穿孔。
【病例三】
金毛犬 母 9岁 30kg
该犬精神尚好,大便稀软,有粘液状红色血液,病程3个月,血液指标未见异常,建议内窥镜检查直肠,结肠。先对动物进行灌肠处理,用软镜缓慢插入肛门,先观察直肠有无异常,在慢慢往里推进软镜,发现结肠中,有一肿物,且周围组织红肿,无法判定该肿物性质,建议开腹探查,从结肠内取出(1×1)c㎡肿物。术后5天正常饮食,未见便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