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海明 福州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俗称蓝耳病。1987年在美国首次报道,1992 年正式命名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目前该病已传遍除澳大利亚、新西兰、 瑞典、挪威和芬兰外的世界各地,是近几年影响北美和欧洲养猪业的一个主要疫病。在我国,1996年首次报道该病的存在,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养猪地区都有该病的发生和报道,并引起严重的经济损失。
一、PRRS 对养猪生产的危害
PRRS对世界养猪业产生的严重危害已经不是一件新鲜的事, 据统计PRRS给美 国养猪生产者造成的损失为5.6亿美元。其中2.52亿美元(45%)是由于生长猪平 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降低所致;2.41美元(43%)是由于生长猪死亡所致;0.67 美元(12%)是由于繁殖损失所致。当猪场遭到PRRS的侵袭后,每头母猪每年平均要损失2.54头仔猪。PRRS感染猪场后,几乎对所有猪群都能造成不同程度的的严重损害并导致重要的经济损失。
1 引起种猪严重的繁殖障碍
公猪感染通常不出现临床症状,偶见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发热、精液减少和精子活力降低等症状。但公猪精液可较长时间带毒(6d~92d,平均约35d)。母猪患该病表现为突然厌食、发热、沉郁、昏睡,并伴有喷嚏、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接着流产增加。Mengling等(1994)认为在母猪妊娠早期胚胎对PRRSV 有一定封阻作用,在妊娠中后期经胎盘感染PRRSV的可能性增大,最终造成母猪在妊娠中后期早产、流产、产弱仔或死胎等繁殖障碍。母猪发病本身呈良性经过, 偶见少数病猪出现耳部发紫、皮下蓝紫斑和神经麻痹等症状。
2 哺乳仔猪和保育猪感染死亡率高
哺乳仔猪感染通常是母猪感染后垂直传播或水平传播给仔猪所引起,垂直传播常表现为大量的初生弱仔数、死胎,在产房上的哺乳仔猪感染后出现呼吸困难、消瘦,偶见皮肤发红等症状,哺乳仔猪感染后引起很高的死亡率。由于母猪群疫苗免疫或自然感染所获得的免疫保护通过母源抗体的被动免疫可以有效保护哺乳仔猪免遭PRRS的侵害,断奶后的仔猪成为猪场PRRSV最易感的群体,而PRRS的抗体依赖增强特性(ADE)更是使的保育期含低水平的母源抗体的猪群感染后表现出更为严重的症状。感染PRRSV的保育猪呼吸系统严重受损,体温突然升高至41℃上下,食欲减少或废绝,呼吸急促,肌肉震颤,眼睑浮肿,结膜炎,偶见两耳发蓝或发紫,与其他细菌性、病毒性病混合感染时死亡率大幅上升。
3 育肥猪感染表现严重的呼吸道症状
生长肥育猪感染PRRSV的症状与种猪相似,出现食欲下降、发热、咳嗽等症状。与其他病原菌继发感染时可导致死亡。10d左右自愈,如无继发感染很少死亡,但生长缓慢,饲料报酬低,上市日龄延迟3周以上。
4 持续性感染
持续性感染PRRS感染后能够在猪群中广泛传播的一个重要机制。猪群感染 PRRSV后的带毒时间很长,带毒猪可向环境中排毒污染猪舍造成其他猪只的感染,因此PRRSV可在猪场形成反复感染很难从猪场彻底清除。 PRRSV感染后可在感染猪体内存在很长时间,PRRSV在猪群中的持续性感染十分常见。
5 造成免疫抑制,对疾病易感性增加及影响其它疫苗免疫效果
PRRSV对猪的全身免疫系统呼吸道局部黏膜免疫系统的损害十分严重,特别是对肺泡巨噬细胞功能的损害,因此PRRSV感染猪群的免疫功能下降常继发其他疾病(如副猪嗜血杆菌病、附红细胞体病、链球菌病、沙门氏菌病等),也会影响其他疫苗(如猪瘟疫苗)的接种效果。
二、PRRS 的免疫预防
目前用于预防 PRRS 的疫苗主要有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而疫苗的选择及免疫效果在多数养猪场都存在很大的质疑;通常认为灭活苗使用安全,但免疫效果不明显;而弱毒苗免疫效果显著优于灭活苗,却存在安全隐患问题,的确有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困惑。猪场是否应该免疫 PRRS 疫苗对于养猪生产者来说仍然存在很大疑虑。然而,大量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免疫预防是我国目前防控 PRRS 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
猪群感染PRRSV后,能产生针对相同或相似PRRSV毒株再次感染的保护力,而灭活苗对野毒攻击产生的保护力似乎不太理想。灭活苗不能阻止强毒的感染,几乎不能诱导细胞免疫,不能减少或阻止PRRS病猪排毒。PRRS弱毒苗免疫猪群后,能诱发猪体的抗体反应和细胞免疫因子,并能充分或完全抵抗野毒的攻击。美国有53%的猪群接种疫苗,大型猪场接种疫苗达70%,其中使用弱毒苗的占65.5%。我国有不少猪场已使用弱毒疫苗免疫猪群,实践证明不仅有效的控制了PRRS的发生与传播,减少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三、综合防控PRRS
虽然猪群免疫弱毒疫苗在对PRRS的防控方面能取得显著的效果,但目前PRRS 在我国养猪场的感染十分普遍,由于PRRSV感染后所表现出的特殊的免疫特性及逃避宿主的免疫机制,因此仅靠疫苗免疫来控制猪场PRRSV的感染是不全面的。
一般认为, PRRS给猪场带来的损失与猪群饲养条件和猪场内病原谱的情况呈正相关。当饲养环境、猪群健康状态好,猪场内其它疫病的控制较好时,即使猪场感染PRRSV似乎也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失。因此,养猪场应采取综合的防控措施来控制PRRS的发生。
1 作好生物安全体系建设
包括引种与隔离驯化,定期检测掌握PRRS在猪群中的感染状态。培育PRRS阴性或稳定的阳性种群是控制PRRS在猪场出现暴发的关键,因此,对引种行为的谨慎态度及良好的后备种群管理尤其重要。除此之外,还应实现养猪生产各阶段的全进全出,严格执行卫生消毒措施以降低猪群PRRSV的感染率和猪场环境及猪舍内病原微生物的污染。
2 加强饲养管理
提高猪群的营养水平,将各种应激因素降到最低以提升猪群群体的健康状况,增强猪群的抗病力。搞好猪舍卫生,保持合适的饲养密度和良好的通风状态。夏季注意降暑,冬季注意保温。定期检查和维修猪舍设施和对饲养人员的技能培训。
3 控制继发感染
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对猪群实施保健计划,以控制猪群的细菌性继发感染、改善猪群健康状况是降低PRRS危害的有效措施。可在仔猪断奶前后和转群前后及母猪产前产后等关键生产阶段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适量的抗菌药物、电解多维和中草药制剂等,以防止细菌性疾病(如大肠杆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链球菌病、附红细胞体病等)的继发感染。
4 做好基础免疫
在PRRS阳性猪场,做好猪瘟的免疫是重中之重,忽视猪瘟的防疫往往会导致猪群很高的死亡率而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因为在所有的致死性病例中大多数是猪瘟参与所造成的。同时应做好猪伪狂犬病、口蹄疫的日常免疫工作。竭力推行猪气喘病疫苗的免疫接种以减轻猪肺炎支原体对肺脏的侵害,可提高猪肺脏对呼吸道病原体感染的抵抗力。
5 科学使用PRRS弱毒疫苗
使用实践表明,在受PRRS危害的猪场进行弱毒疫苗(蓝定抗)免疫接种后,能有效阻止母猪繁殖障碍的发生,降低猪群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和改善生产成绩。因此,养猪场应根据本场的切实情况,定期进行免疫监测,以了解和掌握PRRS 在本场的流行动态,合理选择、科学使用蓝定抗对猪群进行免疫接种是目前预防和控制PRRS最好的手段,也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