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
(1)本病主要感染仔猪,尤以10—20日龄的仔猪最易感,其发生率不高,但死亡淘汰比例较高,常达20%—80%。
(2)产房及保育舍卫生不良;仔猪打架、栏舍过于粗糙造成皮肤损伤等因素,都能诱发本病。
(3)本病主要通过猪与猪之间的直接接触感染。
临床症状
病初表现精神沉郁、厌食、消瘦、脱水及战栗。体温中度升高,常在40℃左右。多由头部、嘴、耳及眼睛周围开始感染。急性病例的皮肤形成水疱及脓疱,破裂后流出渗出液和皮脂,病猪多于3一5天死亡。
亚急性病例病程较长,病变部位逐渐发展到全身,皮肤表面出现黄褐色脂性渗出物,触摸皮肤皮温升高、湿度增大,有油腻感。由于渗出物使尘土、皮屑及垢物凝集成龟背样的痴块,表皮增厚、干燥、龟裂,全身皱缩,有恶臭气味。当痴皮脱落,露出红肿的破损。
------------------------以上症状描述来自于百度,以下治疗方案是我亲自使用的,很有效。
2防治措施
1.注意仔猪舍环境卫生,加强消毒。栏圈、栏面要平整,避免仔猪皮肤受损伤。对仔猪断脐带、剪牙、剪耳号做好消毒工作。
2.发病期间即时补液,给患病猪只饮补液盐水。
3.用0.1%高锰酸钾溶液给患病仔猪全群药浴,大盆或者婴儿浴盆都可以,一天一次连续三天。值得提醒的是没必要用其他药物,无效。
4.对发病猪用过的保温箱、电热板等器具下次使用之前务必要用火碱水充分刷洗,再用清水洗掉残留的火碱晾干方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