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痢指动物腹泻,排出的粪便比较稀。引起下痢等典型消化道症状的既有病毒性疾病,也有细菌性疾病,还有寄生虫疾病。
[下痢类别]
细菌性感染:造成子猪腹泻的细菌性疾病病原主要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魏氏梭菌等,常引发子猪黄(白)痢、副伤寒、猪痢疾及子猪红痢等。
病毒性感染: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病等均会造成子猪腹泻。
寄生虫性感染:在临床上引起子猪腹泻的常见寄生虫有猪球虫、鞭虫、蛔虫、结肠小袋纤毛虫等。
营养性腹泻:包括营养过敏如能致子猪过敏反应的抗原物质如大豆球蛋白、半球蛋白等,子猪采食后,易发生超敏反应,引发腹泻;营养缺乏猪饲料配比不平衡或猪患慢性消耗性疾病或摄取饲料的量不足等,均可造成猪缺少维生素和矿物质(铁、硒、叶酸等),从而导致肌体抵抗力下降,出现下痢。
抗营养因子性腹泻:因豆粕中含有胰蛋白酶和脲酶,其中前者可与胰蛋白酶结合成不可逆性的复合物,使胰蛋白酶失去分解蛋白质的作用,导致蛋白质进入大肠后未被消化吸收而腐败发酵引起腹泻。后者把蛋白质的分解产物水解成氨和二氧化碳,使尿素循环中氨浓度增高,损伤肠道黏膜,引发腹泻。
管理性腹泻:母猪管理不当:在母猪产前、产后喂给过多植物蛋白而使乳汁中蛋白质含量过多,致使母猪食欲不振,奶水变性或不注重驱虫工作,致使母猪代谢失调,分泌母乳减少等,均会引发子猪腹泻。子猪管理不当:如果分娩舍阴暗潮湿,会引发子猪应激性腹泻,过度限饲及过度饲喂,也会形成饥饿性和过食性腹泻。仔猪消化道发育不完全,胃酸。
[临诊特点]
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黄痢是一种急性、致死性疾病,临床以腹泻、排黄色或黄白色粪便为特征;仔猪白痢以排灰白色、腥臭、糨糊状稀粪为特征;仔猪红痢是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一种高度、致死性的肠毒血症,临床以血性下痢、病程短、病死率高、小肠后段的弥漫性出血或坏死性变化为特征。仔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疾病,临床上以败血症、肠炎、使怀孕母畜发生流产为特征。猪痢疾是由致病性猪痢疾蛇形螺旋体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大肠黏膜发生卡他性出血性炎症,纤维素坏死性炎症,粘液性或粘液出血性下痢为特征。猪流行性腹泻和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冠状病毒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肠道疾病,临床上以呕吐、严重腹泻和脱水为特征。猪轮状病毒病是由轮状病毒(属呼肠孤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以腹泻和脱水为特征。猪球虫病是由球虫引起的一种疾病,临床上以水样或脂样的腹泻为特征。发病猪精神萎靡,被毛松乱,消瘦,体表被粪便污染,眼窝凹陷,水样粪便且呈喷射状。
[可能疾病]
仔猪副伤寒、猪痢疾、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猪球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