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亏损的主要原因
今年,养殖行情非常的低迷,很多企业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亏损。目前引起企业亏损的原因比较多,体现在:饲料成本过大、饲养管理成本过高、固定资产的投入与折旧过大、母猪繁殖性能比较低以及一些疾病控制技术落后等等。但是归根究底,一个养殖企业的竞争力还是在PSY的数据上,赵俊龙院长认为,猪的死亡造成PSY过低才是养殖成本等过高的主要原因。
二、实验室检测的发展趋势
如今,疾病复杂难以诊断,需要依赖先进的实验室检测技术平台。曾经这样的检测平台只有在教学科研机构中设立,也不足以全方位给大家提供服务,逐渐一些政府的相关机构,如地市级的畜牧单位开始搭建起检测平台。随着养殖产业的不断扩张,养殖服务企业如雨后春笋一般,占领了一席之地,开拓出了相关的疾病检测中心。再后来,一些规模较大的猪场和养殖集团自己成立了技术小组开展检测工作。随着专业服务的升级,现在行业内出现了很多专业化的托管公司、检测与技术服务公司。
三、实验室检测的内容
目前,一般养殖企业所需要的检测为生理生化检测、血粪尿的检查、病原分离与鉴定、血清学检测、饲料品质检测及消毒效果评估。
四、实验室检测的实施
样品的采集很关键,不同的组织病原含量会有很大的不同,亦或是在座流行病学评估或监控的时候,不同年龄、生产阶段等因素都会对结果分析产生一定的影响。在采取病料的时候一定要具有代表性,采集疾病不同时期的病料,例如解剖一头猪,其实就现在疾病的特点来看,已经很难再看到典型的表现,因此要多解剖几头,综合进行分析判断;采集的病料要保持新鲜,特别是对于感染副猪嗜血杆菌的病料,副猪嗜血杆菌很难进行培养,因此采集一定要及时接种培养基;另外,对于一些需要采血检测的疾病,可能会根据需要进行抗凝处理。对于样品的运送,一般采取冷冻方式,但是弓形虫、球虫等需要进行冷藏运输,以免虫体死亡检测不到。这些检测手段不仅可以对疾病进行准确地诊断,知道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和合理用药,同时对猪病的净化提供思路;另外,可评估疫苗质量与免疫效果,对猪群的健康与风险以及消毒效果进行有效评估。
五、免疫程序设置的原则
疫苗不能解决所有疾病的问题,同时在疾病防控的过程中,疫苗也未必是防治的首选。关键的免疫程序原则还是要:
1.尽量减少疫苗种类和次数;
2.烈性传染病应当使用疫苗;
3.细菌性传染病可以考虑使用药物预防;
4.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免疫程序;
六、常见的免疫程序
1.必须免疫:猪瘟、伪狂犬、口蹄疫;
2.种猪:细小病毒、乙型脑炎;
3.选择性:蓝耳病、圆环2型、支原体、副猪、传胸、大肠杆菌;
4.自家灭活疫苗的使用——慎用!
七、蓝耳病的免疫预防
规模猪场对蓝耳病的防治措施中,药物保健措施的猪场占据了多数,除此之外的选择还有隔离处理、接种疫苗、经常消毒和清群。在使用疫苗的角度来看,不用疫苗的猪场占据了47%,全群使用蓝耳疫苗的猪场仅占30%,另外23%的猪场选择部分猪群使用蓝耳疫苗。在使用了蓝耳疫苗的用户群体中,一般的猪场都表示满意。
八、猪瘟跟胎免疫与普免的区别分析
1.跟胎免疫时,建立了母猪抗体水平与产仔时间的关系,提供仔猪稳定的母源抗体,有利于仔猪免疫;
2.普免时,不同时期产仔的母猪抗体水平不一致,导致仔猪母源抗体水平不稳定;
综上所述,对于猪瘟免疫,母猪跟胎免疫优于普免。
3.通过对各日龄免疫猪瘟细胞1周及2周后的抗体免疫效果比较,结果发现,结合母源抗体消退规律分析表明:14d与21d免疫组明显受到母源抗体影响,28d免疫组效果最为显著。
九、检测中常见的误区
1.注射疫苗就一定产生应该产生抗体;
2.抗体水平高就不会发病;
3.病原阳性就是有疾病了;
4.抗体阳性就是有疾病了;
5.定期检测没有意义;
6.不发病就不需要检测;
7.一份病料就可以检测得到结果;
8.实验室检测会增加猪场成本。
本文摘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本微信平台发布的消息仅供参考,最终解释权归本微信平台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