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猪病防治 >
猪瘟(HC)
浏览(112)

猪瘟(HC)由猪瘟病毒引起的高度的传染性疾病。其特点是急性病例以败血型为主。慢性病例以纤维素性坏死肠炎为特征,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另外猪瘟可以引起繁殖障碍。

一、病原学:

1、由猪瘟病毒(hog cholera virus)引起,属于瘟疫病毒属,该属中另外一种常见病毒为牛病毒性腹泻(bvdv)。疫病毒属为披风病毒科的成员。是一种小RNA病毒。2、以淋巴结、脾、血液中含毒量最高。故淋巴结、脾(扁桃体)为主要检测对象。3、此病毒可以在肾细胞、睾丸细胞中培养,并产生病例。4、病毒通过兔体传代,其毒力减弱而免疫力增强,故制成猪瘟兔化疫苗。5、病毒对寒冷的抵抗力强,对强碱敏感。所以消毒药多选用烧碱、生石灰、草木灰。

  二、流行病学:

易感动物:猪(不论大小猪都易感,特别是正在生长的架子猪)。

传染源:病猪、带毒猪。

感染途经:消化道(主要)

经扁桃体由呼吸道感染

胎盘屏障。

发病季节: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夏季较少。

发病诱因:饲养管理差,免疫失败。

流行特点:地方流行、大流行、温和型、散发型。

  三、发病机理:

hcv 口、鼻(其它如结膜、生殖道粘膜、皮肤擦伤较少) 猪体(经口腔、母体感染,扁桃体是最初复制部位) 进入血液循环 脾、骨髓、内脏淋巴结、小肠淋巴结大量生长 病毒血症(实质器官检测不确实)。 从而引起 急性(循环障碍):多发性出血

慢性(Ag、Ab同时存在,Ag通常存在于扁桃体、唾液腺、空肠、肾上皮细胞内)

迟发性猪瘟:胎儿在母体内感染,呈现一生高病毒血症,有特异性免疫耐受性。怀孕早期出现感染时,对胎儿的危险性较高,导致繁殖障碍。

四、临床症状:

(一) 急性:

1、高热稽留(一般在41.5℃,很少超过42℃),而猪丹毒超过。

2、眼结膜炎,生眼屎、怕冷、毛竖立、挤堆,而猪丹毒眼清亮。

3、食欲下降,少数废绝,但当喂食时,仍能吃几口,临死前仍能吃。

4、皮肤上有出血点,尤其是胸腹部、前后腿内侧。渗出性出血,指压不裉色。

5、公猪包皮有积液,挤出白色、混浊、恶臭的液体。

6、磨牙、抽搐。

7、喜喝脏水、臭水。

(二) 慢性:

1、体温一般在38.5—39.5℃,继发感染时升高。

2、采食量明显下降。

3、呕吐,腹泻便秘交替发生。

4、渐进性消瘦。

5、耳尖、尾根干性坏死。

6、病程长,有的达一个月之久,时好、时坏。

(三)迟发性猪瘟:

1、 当长时间内呈现出无病状态,数月后才表现出厌

食、沉郁、结膜炎、皮炎、下痢、局部运动失调、后肢麻痹等症状。

2、体温正常。

3、可存活6个月以上,但最终可导致死亡。

4、母猪流产,产木乃伊、畸形、死胎。有震颤症状的弱猪出生。

5、子宫内感染的仔猪,皮肤常见出血。

五、剖检要点:

1、喉头、膀胱出血,全身皮肤出血(急性)。

2、肾脏皮质部针尖大小出血点(密集型),麻雀蛋肾,慢性呈现土黄色,少量出血点。

3、脾脏出血性梗死(急性),小丘状出血(锯齿状)。

4、淋巴结周围出血,红白相间,大理石样变。

5、回肠、盲肠交界处纽扣状肿、溃疡(慢性)。

6、肋软骨结合处到肋骨近端出现明显的黄色骨化线。

  六、诊断及实验室诊断:

1、扁桃体鉴别诊断的重要意义。

2、检查白细胞数,大多数情况下白细胞减少。

3、荧光抗体(检测病原)。

4、ELISA。

  七、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分析:

1、猪的胎盘结构决定了:病毒可以通过胎盘屏障,但血液中的抗体不能通过屏障,只能从母乳中获得较高的抗体。

2、病毒可以通过胎盘屏障,母仔之间的垂直传播,造成疾病在猪场内连续性感染。母猪感染导致:持续感染(20日龄内仔猪大量死亡);潜伏感染(25—70日龄仔猪发病)。

3、疫苗质量:

①现大多数采用牛睾丸细胞、肾上皮细胞培养苗替代了猪瘟兔化疫苗和牛体反应苗,抗原量水平不及后者。

②污染严重,如果用牛睾丸细胞培养,造成bvdv大量污染。

③非抗原蛋白的含量较多,造成大量的变态反应或过敏反应。

4、母体免疫状态对仔猪母源抗体的影响,据研究,母猪产前追加一次免疫对仔猪母源抗体的影响不很在。

5、疫苗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①疫苗保存、运输过程中不当造成疫苗失效或毒力返强。适宜保存在-17℃以下环境中,超前免疫或其它情况下,疫苗稀释后不应超过4小时使用。

②免疫剂量不足:一般要求超前免疫1头剂,母猪每年二次,每次4-6头份,对孕猪无大碍。

③超前免疫中存在的问题,必须经过1-2小时才吃初乳。④母源抗体的干扰,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母源抗体的消长及半留期:

新生仔猪最初从初乳中获得的母源抗体可达1:1000,半留期为10—13天。

10—20日龄 母源抗体水平 1:32—1:64 保护率100%

25日龄 1:16—1:32 80%

27—31龄 1:8—1:16 67%

母源抗体在1:8以下,无保护力,这时免疫效果最好,但较危险。所以在1:16以下就进入危险状态,首免时间在25日龄左右,56—63日龄为二免时间。超前免疫一般在疫区场或受威胁场内使用。潜伏感染场内经过一年的超前免疫就可以控制住。持续感染的场主要淘汰带毒母猪。(另一种检测0.2—0.5的含义) )

6、免疫耐受性(免疫麻痹),造成免疫失败。主要对策是淘汰阳性母猪。

7、其它疾病干扰抗体的产生和存在。

热门猪病防治/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