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猪病防治 >
中国猪病多发的十大因素 并非无可避免
浏览(47)

中国猪病多发是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但并非是不可避免或不可减少。其根源是养猪及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的贪婪,再往上朔就是社会对财富的畸形追逐和无度的攫取。为了促进生长,滥给营养、滥加促生长剂,滥用抗生素,甚至同源产品;追求集约化,却在栏舍建设时偷工减料,造成小环境恶化;希望做规模化,在环境处理上不投钱,造成大环境污染,需求专家的技术服务却不愿付费,专家只好站在付费人的角度说话;都要好的种猪,却没有育种者,只有种猪贩子……综上,为猪病多发列出了十大因素:

一、放开统购统销

自1985年放开统购统销后,全国生猪开始大流通,黑龙江的活猪可以在五十小时内直达广州、深圳,在省际疫检缺位或不作为的条件下,病原随猪可以在国内随意旅行。

二、大量从国外引进种猪

养猪人都知道,大陆有许多种猪生产者,从国家级原种场到省市级扩繁场,但基本上没有为生产的育种者,包括顶级的种猪场也是长期贩卖种猪,也同时在贩运疫病,包括洋猪病。

三、集约化

自1980年代初引进第一套集约化生产设备开始,大陆工业化养猪开始起步。在模仿国外高密度的饲养方式,却舍不得投资控制饲养环境,导致猪只长期处在应激状态。

四、玉米退出人的口粮

在1990年代中期以前,玉米的霉变是很少的,自从玉米不作为人的口粮以后,玉米从生产、收获、储藏整个过程都发生了变化,霉变的机率和程度都大为提高。

五、饲料添加剂

高铜、高锌、瘦肉精、促生产剂及为了促销加入的人需要猪不需要的成分,严重损害猪的内分泌和免疫系统。

六、兽医体系缺钙

上层的兽医体系官僚化,一切工作指令以官本位为中心;基层的兽医体系瘫痪,基础的防疫、免疫、检疫空虚。

七、药物保健

药物保健是兽药厂提出来的,是假定猪只处在隐性感染威胁的前提下进行,本身有一定的意义。但在实际应用时有二个重大的误区,一是绝大多数情况下根本不清楚隐性感染源;二是使用频率高、剂量大。猪只长期处在药物的毒害中。

八、普遍性的专家代言产品

由于大多数猪场都不愿意付专家的咨询费,所以大大小小的专家都跑到饲料、兽药、疫苗厂家去,间接为养猪场服务。导致专家言论有利放大、有害屏蔽;主次颠倒。

九、兽药市场

兽药生产企业杂乱,审批乱、GMP论证乱、生产乱、配伍乱(见过没学过药理的配方师)、销售乱、使用乱。

十、抗生素的滥用

抗生素做为畜禽治疗疾病的基本用药手段,已经被广泛的滥用在畜牧养殖业,每月的例行加药,造成了目前的猪难养,病难治,新的保健方案层出不穷,基本上大部分还离不开抗生素的范畴。所谓的净化,到最后只是一个美丽的骗局。

面对以上的种种问题,广大养殖户究竟该怎么办?????

热门猪病防治/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