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由于猪蓝耳病疫苗的使用。蓝耳病的母猪临床发病症状大有缓解,已经不像前些年那样能致使母猪流产那么严重了,但还是伴有母猪早产、产弱仔,产死胎等现象发生,总体发病趋于缓和。但是此病对仔猪的呼吸道病的危害并没有丝毫减弱,反倒越演越烈!常与其它病原菌混合感染,对仔猪的危害极其严重。其中尤以蓝耳和副猪嗜血杆菌混感最为明显突出,成了保育仔猪疾病的第一大杀手。
1.发病情况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南郊镇一李姓老板饲养母猪400头。2014年12月初保育仔猪相继出现精神沉郁,皮肤发红,耳朵发绀,呼吸急促,严重气喘、打喷嚏,气喘并伴有腹式呼吸,毛色苍白,部分病猪慢性消瘦,关节肿胀、跛行。个别猪只后腿瘫痪并伴有神经症状死亡。临床解剖发现比较明显的胸膜炎、腹膜炎、脑膜炎和关节炎,纤维素性渗出物弥漫整个腹腔,心脏呈现典型的“绒毛心”病理变化。根据临床和解剖基本可以初步判定为蓝耳病继发副猪嗜血杆菌混感。
2.病原及二者的关系
2.1目前就中国的蓝耳病现状来来看,蓝耳病可以分为经典毒株和高致病性毒株。目前经典大致分为3类,以大北农为代表的CH-1R、南农高科R98、德国勃林格的VR2332;高致病性的江西株、湖南株、天津株等。但是多年实践表明所有毒株之间的彼此交叉保护率太低,致使毒株之间重组很严重。免疫后临床生产实际效果收效甚微,疫病反复发作。
2.2副猪嗜血杆菌,属于革兰氏阴性菌,多为小杆状,形态多变。有15个血清型,不同血清型毒株的毒力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以4、5、12、13最为常见,一般条件下难以分离和培养。尤其是用过抗生素治疗后的病患猪更不容易分离到该菌。由于本菌对抗生素极易产生耐药性,治疗此病成了养猪生产中很棘手的问题。此菌在干燥环境中易死亡。
2.3蓝耳病是一种比较难控的免疫抑制性疾病。常与其他疾病混感。尤其抑制猪瘟抗体形成很严重。一般蓝耳病不稳定的猪场,猪瘟疫苗免疫过后整个群体的免疫应答效果都不会太理想,抗体很低;副猪嗜血杆菌本是猪上呼吸道的一种常在菌,通常可以从猪的鼻分泌物和器官粘液中分离到。该菌是一种典型的条件性致病菌,各种应激因素如,断奶、转群、天气突变以及其他疾病情况下才能致病。尤其是蓝耳病流行期间更加猖獗。经常在蓝耳病大流行后继发感染造成仔猪死淘率大幅飙升。
3.流行病学新特点
3.1目前临床发现在2周龄的仔猪就有感染的,但发病率比较低,大多经过治疗可以治愈。
3.2多发生于5-10周龄的保育仔猪,发病快,发病急。早期治疗效果好,晚期很差
3.3猪群蓝耳病、圆环、伪狂犬被感染的猪群多发
3.4饲料霉菌毒素超标的猪场多发
3.5高温高湿、寒冷冬季,恶劣天气多发
3.6严重应激之后多发
4.鉴别诊断
4.1本病与猪瘟的鉴别:猪瘟常常会发高烧、耳朵发绀、浑身青紫、无论大小猪均会发病,还会伴有消化道症状;剖检可见淋巴结切面大理石花纹样病变、大肠纽扣状溃疡、脾脏梗死灶、喉头,膀胱、肾脏点状出血点等。抗生素治疗无效。
4.2本病与猪流感的鉴别::流感会发烧、咳嗽打喷嚏而且流青色鼻涕、初发时为青色,后期由青色转为黄色浓鼻涕,此病大多会发生在严寒的冬季。感冒症状会非常明显,一般没有继发感染的情况下一个星期基本可以自行恢复。
4.3本病与链球菌的鉴别::猪的链球菌病虽然有关节炎型和脑膜炎型,但是很少会出现皮肤发红、耳朵发绀、腹式呼吸;剖检可见全身性出血点,淋巴结脾脏显著的肿大。神经症状的病猪脑部会充血很明显,普通显微镜革兰氏染色即可镜检。
4.4本病与圆环病毒的鉴别:圆环病毒的病猪会出现间接性消瘦、被毛粗乱、皮肤苍白、腹泻拉黄白痢、身体黄疸,严重衰竭后才会死亡;剖检可见弥漫性病变、肺脏间质性水肿、胃和肠道出血溃疡。抗生素基本治疗无效。
4.5本病与伪狂犬的鉴别: 伪狂犬的病猪大多会在出现典型的神经症状的同时口吐白沫尖叫,发病前期呼吸道症状不会特别明显,更不会出现腹式呼吸症状;剖检可见扁桃体坏死灶、肺脏、肝脏、脾脏白色坏死点等典型病变
4.6本病与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鉴别 传染性胸膜肺炎大多发生于育肥期的中大猪。呈现个体死亡的比例比较大,基本不会群发。常表现突然死亡,死后腹下皮肤呈暗红色,死亡一段时间后会从鼻孔流出泡沫样未凝固的血液。
4.7本病与气喘病的鉴别: 气喘病发病个体比较少,很少会全群突然发病,传播速度缓慢。病猪表现连声阵咳,患猪表现慢性消瘦,营养不良,生长速度缓慢,但是该病基本不会死猪。用敏感药物治疗效果会非常明显。
5.防治措施
5.1贯彻“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的原则。 加强日常的饲养管理工作,尤其在闷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季,保持清洁的饮水、合理的营养、减少各项应激,创造干净舒适的环境卫生,减少各项应激的同时做好消毒工作必不可少。
5.2疫苗的免疫 由于该病的血清型太多,彼此的交叉保护率又很低。疫苗总体表现效果很差。如果感染很严重,可以考虑做自家苗。如果仔猪表现很列害,可以考虑给母猪产前做疫苗。仔猪也可在20日龄前做苗,7天内严禁添加抗生素
5.3添加药物 在产房仔猪转保育的时候进行脉冲式给药效果会很好。有条件的猪场可以采血测一下蓝耳病阳转的时间,进行有效的预防。在阳转之前预防效果是最明显的。添加的药物有替米考星、多西环素、氟本尼考、阿莫西林、恩若沙星等。
5.4护理病猪 个别的病猪可以单独打针治疗,坚决隔离淘汰无价值患病严重的猪只。减少传染源很重要。加强每日的消毒,停做疫苗,减少各种应激。每日早中晚强行驱赶运动、喝水、吃料。只要加强护理。这种混感死亡率还是很低的。
小结:保育仔猪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他们要面临着转群应激、换料应激、环境应激等一系列变化。而且自身又失去了母原抗体的保护,自身的抗体还没有建立,正裸漏在蓝耳和副嗜血杆菌的攻击之下。所以增加了很大比例的死淘率。猪场只有稳定了蓝耳病病毒,副猪嗜血杆菌才不会有机会出来作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