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猪病防治 >
冬季常见猪病
浏览(35)

冬季,气候多变,昼夜温差大,猪只容易发病,现就这个季节常见多发病作简单介绍:

一、附红细胞体病

附红细胞体病,其典型临床症状表现为:母猪生产性能下降;仔猪体质变差,贫血,肠道及呼吸道感染增加;育肥猪病初精神萎靡,体温升高到39.5℃-42℃,颤抖转圈,喜卧不愿站立,离群卧地,出现便秘或拉稀;病猪耳、颈下、胸前、腹下、四肢内侧等部位皮肤红紫,指压不褪色,称为“红皮猪”。治疗本病的药物很多,但真正有特效的却不多,常用的药有血虫净、多西环素、长效土霉素、磺胺间甲氧嘧啶钠等。

二、猪链球菌病

猪链球菌病常在猪感冒后继发。急性病猪体温升高到41℃以上,减食或停食,结膜潮红,流鼻涕。部分病猪发生关节炎,跛行、爬行或不能站立;有的表现出共济失调、空口磨牙等神经症状;有的颈背等处皮肤广泛充血或有出血斑。8周龄内仔猪常于两天内死亡。慢性病猪常在头、胸、腹和股内皮肤等处出现圆形浅玫瑰色硬块样大丘疹,后覆盖褐色痂皮。混合感染猪瘟时,患猪流浆性鼻液,耳尖、腹下、四肢末端、股内侧有紫红色或蓝紫色出血点、出血斑。病公猪可见包皮内积尿,指压流出白色、混浊、恶臭的液体。病猪先便秘后腹泻或便秘腹泻交替出现,后期呼吸困难,常于1-3天内死亡。治疗药物有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菌素以及磺胺类药物。

三、弓形体病

猪的弓形体病应该说是一种“老病”,前几年很难在临床上见到,成流行性更为少见。但近年来,在很多地方已形成地方流行性,危害较大。其临床表现流感,体温升高到40.5℃-42℃,稽留热,表现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咳嗽,流鼻涕,四肢和全身肌肉疼痛,僵直,四肢内侧、腹部皮肤大面积呈红紫色,体表淋巴结肿大。用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复方磺胺嘧啶钠等磺胺类药物治疗有效。

四、流感

流感多发生在晚秋或气温突变的天气。一般养猪户认为,猪得了流感只是小病,用不着大惊小怪,一两针退热针,问题全解决了。实际上,猪得了流感以后往往成为“百病之源”,特别是体温升高、咳嗽等症状,会成为许多大型疫病的先兆或诱因,如不及时控制,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发病后,一般选用降温药物并适当选配抗生素,降温并防止继发感染。一般中草药也有良效。

五、腹泻性疾病

进入冬季,昼夜温差大,特别是初生和断奶仔猪容易在此季节出现腹泻症状。大家都知道,细菌性拉稀比较好治,病毒性的实在不好治疗,所以在对待仔猪拉稀上,还要仔细辨别。

哺乳仔猪病毒性腹泻一般症状:呕吐和水样粪便。粪便颜色黄色或灰黄,臭味比较重,没有酸味。发病后死亡率高,病愈后往往成僵猪。

保育猪及肥猪:断奶仔猪水样腹泻,个别出现呕吐症状。肥猪一般表现厌食,个别出现呕吐症状,有些猪呕吐后开始咳嗽。

病毒性腹泻分几种: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和轮状病毒感染。

仔猪腹泻经常因脱水或酸中毒死亡,治疗注意恢复病猪体力,经饮水口服补液盐,防止酸中毒,同时口服庆大霉素预防细菌继发感染,然后慢慢调理。

在治疗腹泻上有四点建议:

1、防脱水和酸中毒,饮水补液盐或多维葡萄糖,稳定病情。

在对于仔猪病症时,有些养殖户喜欢停料或停奶一天,以空腹让肠道益菌核粘膜自行恢复的措施来治疗。这种方法对部分仔猪也是可行的,但是一定要注意补充营养,以防脱水,可饮水补液盐或多维葡萄糖,在水中稍加一些小苏打,但是要注意待稍微稳定后配合庆大霉素等抗菌药物预防复发。

2、抗生素控制继发感染,减少死亡率。

在对于断奶后仔猪和成年猪的治疗方案上,通常推行病毒与细菌同步治疗的方法。习惯用干扰素的朋友,可用干扰素配合百分之三十的氟苯尼考注射,肌肉注射一边一针,至少要连用两天。不习惯用干扰素的朋友,可用抗病毒药物如黄芪多糖配合广谱抗菌药物(氟苯尼考、青霉素类药物、土霉素、环丙沙星等)使用,前期治疗效果不错,可大大降低死亡率。

3、对于出现厌食呕吐腹泻的成年猪,要注意防止继发感染。

这种情况通常伴随呕吐,还会出现腹胀、缓咳或发烧。如出现腹胀情况,治疗的同时,水中加入一些小苏打以缓解症状。如出现轻微咳嗽,治疗的同时,适量拌入抗生素以防继发感染。有些传染性胃肠炎会伴随发烧,所以一定要在退烧治疗的同时防止继发感染。

4、无论是病毒性腹泻还是细菌性腹泻,猪舍的保温和环境非常重要。一个温暖的草窝可能比昂贵的进口药要管用得多!

热门猪病防治/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