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腹泻病的发病原因与防治措施
浏览(20)
腹泻病的诊断与治疗
腹泻病一定要根据不同的病因、病程、病症,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如果不分青红皂白,一律用止泻药,抗菌药,不但不能治好病,反而会引起毒素蓄积,涨肚,厌食,菌群失调,中毒死亡。
1.判明腹泻的原因:
(1).首先判定是感染性的还是非感染性的:感染性的粪便呈水样便、粘腻便、脓血便、呈绿色、黑色、或黄色、白色,常混有粘液、粘膜、脓血,有时有腥臭味。初期伴有体温升高。非感染性的粪便松软不成形,饲料消化不全或有奶块,有生饲料味,无腥臭味。体温不高。
(2).根据粪便特性区分病毒性还是细菌性感染:病毒性腹泻呈暴发性、常呈水样便,伴有呕吐;细菌性腹泻糊状稀便为多。
(3).区分是小肠段感染还是大肠段感染:小肠段感染以病毒、原虫、厌氧梭菌感染为多,小肠中前段以革兰氏阳性菌继发感染为主;粪便中有消化不全的饲料;大肠段感染往往以细菌感染为主,多为革兰氏阴性菌,粪便以稀软的粪便为主。
(4).根据易感日龄和粪便的特性区分具体何病:
①.3日龄内仔猪,排红色血便,死亡率高—仔猪红痢,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用头孢或阿莫西林,紧急注射,必要时注射安络血
②.7日龄内排黄色稀便,死亡率高—仔猪黄痢,用仔猪黄白痢停或健痢宝灌服。
③. 7~14日龄仔猪腹泻,排黄色或灰白色粪便,常附有粘液,高温高湿环境多发,发病率高死亡率低,抗生素治疗无效—球虫,用克球口服5-7天。
④. 10-30日龄,排灰白色粥样粪便—仔猪白痢,大肠杆菌引起,用仔猪黄白痢停或健痢宝拌料或饮水。
⑤.断奶后的的幼龄猪,排出淡黄色、灰绿色、褐色,恶臭的稀粪—仔猪副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猪痢宝拌料,或健痢宝饮水。
⑥.多发于3-8周龄以内仔猪,以厌食,呕吐,下痢为特征,迅速发生腹泻,粪便呈水样或糊状,黄白色或暗黑色。初生仔猪感染率高,发病严重,死亡率达100%,10~20日龄仔猪症状轻,死亡率10%~30%。—猪轮状病毒病,初生仔猪注射干扰素,大些的仔猪可以口服芪聚肽+胃肠黏膜保护修复剂+血痢肠毒+口服补液盐。
⑦大小猪均可发生,10日龄内小猪发病重,以呕吐、水样腹泻和脱水为特征,冬天和早春多发—传染性胃肠炎或流行性腹泻,初生仔猪注射干扰素,大些的仔猪可以口服芪聚肽+胃肠黏膜保护修复剂+血痢肠毒+口服补液盐。
⑧.大小猪均可发生,初期便秘,后期腹泻,粪便恶臭,带有粘液或血液,腹部及四肢内侧的皮肤及齿龈、唇内、肛门等处粘膜出现针尖状出血点—猪瘟,大群及时补助猪瘟疫苗,料中拌入高免抗毒和黄芪VC多维健。
⑨常发生于6—20周龄的生长育成猪。呈现持续性腹泻,生长迟滞,皮肤苍白,有的出现死亡。年轻成年猪,呈急性出血性贫血,病程稍长者,排黑色柏油状稀粪,后期转为黄色,有些突然死亡猪仅见外表苍白,粪便正常—增生性出血性肠病(局部性回肠炎或坏死性肠炎),由细胞内罗松菌引起,用粘杆菌素或泰乐菌素拌料,连用7天。
⑩常见于7~12周龄之猪群,下痢拉稀或水样带血粪便,体温稍高。以且粪便中粘液及坏死组织增加,有恶臭—猪痢疾又叫猪血痢,病原是猪痢疾密螺旋体。用仔猪黄白痢停、健痢宝饮水或拌料,也可用肠毒血刹散或猪痢宝拌料。
(5).根据发病猪的胖瘦判断:
一窝中少数猪腹泻,并且是个体最大和最健壮猪腹泻:大多为梭菌性肠炎引起;
一窝中少数猪腹泻,并且是个体最小和最弱猪腹泻:大多为低血糖引起。
(6).非感染性腹泻:这类型的腹泻不是因为病原微生物的侵害而引起的,如非感染性炎症,胃肠溃疡、毒素刺激、消化酶不全、过食、换料、着凉、应激等。有些腹泻是功能性的反应,无器质性的病变。
这类腹泻病用抗菌药无效,只有消除病因,才能康复。
①.喝凉水、卧凉地,突发腹痛拉稀者,灌些热水,铺上电热板,注射些安乃近和阿托品,一会就好。
②.因胃酸分泌过多,胃肠粘膜出现自体消化,形成胃肠溃疡者,腹泻症状时有时无,有时粪便带血,混在粪内,呈黑褐色。应用胃肠黏膜保护修复剂拌料喂服,连用5-7天。
③.因吃腐败发酵或有毒食物引起的腹泻、呕吐。应进一步进行洗胃、催吐、解毒。不可盲目止泻,使毒素蓄积。可注射VC增加解毒能力。
④.因断奶、换料、过食等引起的消化不良时,应用仔福星+百消丹拌料,要渐进性断奶和换料,使胃肠中逐步建立相应的酶系统,才能消化更换的饲料。
⑤.因天气骤变、运输、免疫等应激反应引起的腹泻。应用应激爽或黄芪VC多维健+健痢宝饮水或拌料。
(7).注意事项:
①.胃肠粘膜有损伤时:要用胃肠黏膜保护修复剂,止痢先护膜。
②.急剧腹泻、迅速脱水时,要补水的时,补充电解质,饮水中加入补液盐。必要时须腹腔注射复方氯化钠。口服补液盐。配方:食盐2.5g、碳酸氢钠3.5g、氯化钾1.5g、20g葡萄糖,加水至1000ml。
③.应用抗菌药的腹泻病,腹泻控制后要用益生素拌料,让有益菌群优先建立,维护菌群平衡。防止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