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养猪行业正处于一个低谷期,猪价将持续近一年的疲软,这势必会淘汰一些养猪场。那么,哪些场会被淘汰呢?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有两种场会被淘汰,一种是饲养成绩差,成本居高不下者,另一种则是资金规划失当而撑不下去者。如果您有心养猪,希望把养猪当成一生事业,本文将提供您一些看法,助您度此难关。
饲养成绩好坏下的成本结构
在讨论对策前我们先分析一下养猪成本,我们把饲养成绩好的和不好的分开来看,成绩好与不好的肉猪饲养成本大致可以这样表述:饲养1头肉猪的平均成本是737.5元/头,但是可降低成本至665元/头,有些猪场成本却高达810元/头。二者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距呢?主要原因在于每头母猪年供出栏肉猪头数及仔猪和肉猪的饲养成绩,它们的好与不好,对于饲养成本的影响甚巨。每头母猪年供20头肉猪与年供13头肉猪,二者的成本差距大约是145元/头。因此,要真正有效的降低成本,改善饲养管理并提升饲养成绩才是根本对策。
猪价低迷时的三大对策
1、种猪规划
(1)淘汰不良种猪
猪价不好时是改良种猪群的最好时机,不好的种猪应趁此机会赶快淘汰,不但可以改良猪群,而且还能减少费用支出。淘汰种猪挑选的标准大致如下:
①年龄太大的
生产6胎以上母猪的繁殖效率,包括产仔数、泌乳量及配种率均逐渐下降,所以可由最老最差的淘汰起。
②体弱多病的
病猪或有繁殖障碍的种猪当然是淘汰的首选,因为病的治疗效果不明,留之无益。
③繁殖性能差的
奶头小、奶水少、产仔数少、发情不顺、屡配不上或太过瘦小的母猪均应被淘汰;公猪如性欲差、精液品质差、及后代表现差的也应趁早淘汰。
(2)引进优秀种猪
如果您的财力允许,猪价下跌反而是改良种猪性能的最佳时机,您可以趁此机会去旧换新,买下又便宜又好的种公猪、种母猪。
(3)加强种猪管理
母猪配种等管理工作应继续进行,因为从配种到肉猪上市至少也要9个月时间,到时猪价如何,神仙也难料,何况种猪的繁殖循环一旦打乱,往往很难恢复。仔猪行情不好时,可以考虑新母猪跳过一次发情期。据有关报道,新母猪跳过一次发情期可以提高母猪的利用年限和平均产仔数,同时,也可以减轻当前资金压力。
2、环境管理
(1)扑杀病猪
将健康状况欠佳的猪只尽快处理掉。
(2)降低密度
降低饲养密度,不但可以减少支出,而且可以改善饲养成绩,成本自然降低。
(3)避免污染
猪场应谢绝外来人士进入,注意人员和车辆的消毒工作,可趁此时机规范猪场管理。
(4)改善设备
不当的猪舍设计,如各栋彼此相连的猪舍、排污设计不良的猪舍、无法做隔离或统进统出的猪舍、通风不好的猪舍,在不需大量资金支出的情况下,应趁机进行修整,使之成为好管理、易消毒,病原易控制的良好猪场。
(5)净化猪群
执行新技术,如:早期隔离断奶法、净空14日法、统进统出、分段隔离饲养法等等,趁此机会执行,创造更好饲养环境,使您成为养猪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