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猪病防治 >
蹄部异常对分娩母猪填料前后行为的影响
浏览(32)

   总结与启示

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蹄趾增生、蹄匣外壁裂缝以及内外侧蹄趾不等长对泌乳中期母猪行为的影响。母猪分成三个处理组和一个对照组。处理组为 1)蹄匣外壁裂缝 2) 内外侧蹄趾不等长,以及 3)蹄趾增生。部分母猪蹄匣外壁既有裂缝,两侧蹄趾长度也不相同(n=23)。根据严重程度将损伤分为3个等级。全部试验时间(105分钟)当中,对照组母猪用于站立和采食的时间为12.7%(13.3分钟)。饲喂之前,对照组母猪用1.2%的时间站立和采食。与对照组相比,随损伤评分增加,蹄趾增生的母猪站立和采食的时间缩短。蹄趾增生损伤评分每增加1级,母猪站立时间就缩短54%。蹄匣外壁裂缝的母猪与对照组相比站立时间更长,躺卧时间更短。然而,这有可能是因为无法确定哪些蹄部损伤会造成疼痛。因此,有的母猪的蹄部损伤不会造成疼痛,有的会造成疼痛,这些母猪都分到同一个处理当中,从而冲淡了蹄部损伤对母猪行为的真实效应。在本研究当中,蹄趾长度不等的母猪与对照组母猪之间没有表现出行为差异。  

简介

母猪群淘汰个体当中蹄部异常(例如蹄趾或悬蹄增生)的流行率较高,说明这些蹄部缺陷有可能会影响母猪的生产性能,从而影响母猪的生产寿命。Knauer报导,在屠宰场对淘汰母猪的评估显示,85%的个体至少有一项蹄部损伤。研究人员报导过,跛足是种猪群淘汰母猪的一个主要因素。Engblom等人指出,瑞典商业性猪群中8.6%的母猪因跛足和、或蹄部损伤而淘汰。然而,应该指出,蹄部损伤并不意味着母猪会出现跛足。同理,母猪的跛足也不都是因蹄部损伤而引起。若干研究者都报导过后蹄增生的母猪站立和采食时间缩短的现象。然而,这些研究并不能说明不同程度的蹄部损伤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因此,本研究的目的确定为评估蹄趾增生、蹄匣外壁裂缝以及内侧和外侧蹄趾不等长等蹄部缺陷对泌乳中期母猪行为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试验动物与畜舍:本课题经过依阿华州立大学动物使用与护理委员会批准(IACUC #6-06-6159-S)。研究工作在两家4200头母猪的猪场进行,两家猪场采用相同的中西部饲养系统。两家猪场的建筑结构和管理目标相似。猪舍采用冲粪系统和纵向通风。试验总共用到了188头母猪(依阿华德梅因Newsham育种公司的"超级妈妈")。

热门猪病防治/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