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猪场的生产、经营、财务报表多达上百张,作为非专业数据分析人员,很难看全这些报表。那么,猪场有没有一张报表就能看明白猪场的生产水平呢?有,那就是--母猪繁殖效率报告!
一、概况 一张完整的母猪繁殖效率报告必须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分别为:配种成绩、分娩成绩、断奶成绩、存栏。图解如下: 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这四个部分针对的母猪群是不一样的,配种成绩是指统计时段内配种的母猪群体表现,分娩成绩是指统计时段内分娩的母猪群体表现,断奶成绩是指统计时段内断奶的母猪群体表现,千万不要乱点鸳鸯谱,搞错对象,结果可能就千差万别! 二、配种成绩 主要项目: 1、总配种数:该统计时段的配种记录条数; 2、复配数:该统计时段的复配记录条数,复配是指配种后出现返情、空怀、流产再次配种事件; 3、复配比例:该统计时段复配占总配种数的比例,该指标直接反应了配种的效率; 4、初配日龄:该统计时段后备母猪初配的平均日龄,该指标在230日龄左右为最佳; 5、断配间隔:该统计时段所有断奶后配种的平均间隔天数,反应了断奶母猪的管理水平,应当小于7天; 6、断配间隔≤7天比例:该统计时段中断奶后配种≤7天的记录占所有断奶后配种记录的比例; 7、配种批分娩率:该统计时段配种记录在规定的时间范围(通常110-125天)内发生了分娩事件的比例,该指标只有在查看110天前报告才有意义,通常很多报告没有体现。 三、分娩成绩 主要项目: 1、分娩窝数:该统计时段内分娩记录条数; 2、分娩总仔/窝均:该统计时段内分娩的总仔及窝均; 3、分娩活仔/窝均:母猪繁殖性能的核心指标; 4、分娩死胎/窝均、分娩木乃伊/窝均; 5、分娩弱仔/窝均、分娩畸形仔/窝均:该指标在养猪发达国家通常不统计,无统一标准,是造成产房管理混乱的根源之一,弱仔、畸形仔原因也很难分析,意义不大,建议不统计,出生只要是活的统一记录活仔,有纠纷剖检肺部可以确定是否出生时是活仔; 6、年产活仔/配种母猪:统计时段的分娩活仔数*365.25/该时段配种母猪饲养日之和,该指标反映了平均每头配种母猪一年能够生产的活仔数,是一个年化指标; 7、年产胎次/配种母猪(LSY):统计时段的分娩记录数*365.25/该时段配种母猪饲养日之和,又称母猪回转率,是反应母猪利用效率的核心指标,是一个年化指标; 8、分娩率:该统计时段的分娩记录数/(预产期在该分娩时段的配种记录数-预产期在该统计时段但分娩日期不在该统计时段的配种记录数+预产期不在该统计时段但分娩日期在该统计时段的配种记录数),切记不要与配种批分娩率混淆,对象不一样; 9、校正分娩率:上述分娩率中分母减去预产期在该统计时段但怀孕期被销售、调拨或非繁殖原因被淘汰的母猪,这些事件概率较小,通常不统计。 四、断奶成绩 主要项目: 1、断奶窝数:该统计时段有对应分娩记录的断奶记录条数; 2、断奶总仔/窝均:该统计时段有对应分娩记录的断奶总仔及窝均断奶数; 3、平均断奶日龄:该统计时段有对应分娩记录的断奶仔猪哺乳日之和/该时段有分娩记录的断奶仔猪数之和; 4、断奶窝重:该统计时段内有对应分娩记录的断奶仔猪重量之和/该统计时段有分娩记录的断奶记录之和; 5、断奶前成活率:该统计时段有对应分娩记录的断奶仔猪数之和/该统计时段有对应分娩记录的断奶母猪当胎的分娩活仔数之和; 6、年断奶仔猪数/配种母猪(PSY):该统计时段断奶仔猪数*365.25/该统计时段配种母猪饲养日之和,是猪场经营的最终结果,直接反应猪场生产水平,是一个年化指标,通常用于场间对比; 7、年断奶仔猪数/母猪(PSY):该统计时段断奶仔猪数*365.25/该统计时段母猪(包括后备)饲养日之和,是猪场经营的最终结果,直接反应猪场生产水平,是一个年化指标,由于各个猪场进群日龄不一致,通常不能用于场间对比,只适用于同一个生产系统内对比; 五、存栏 主要项目: 1、配种母猪期末存栏:非处女母猪期末存栏; 2、后备母猪期末存栏:处女母猪期末存栏; 3、进群母猪数:该统计时段母猪进群记录条数; 4、更新率:该统计时段进群母猪数*365.25/该统计时段母猪饲养日之和,是年化指标; 5、淘汰母猪数:该统计时段淘汰母猪数量; 6、淘汰率:该统计时段淘汰母猪数*365.25/该统计时段母猪饲养日之和,是年化指标; 7、平均淘汰胎龄:该统计时段淘汰母猪的胎龄之和/该统计时段淘汰母猪数量; 胎龄的定义:分娩次数,即后备分娩前为P0胎,分娩一次加一胎。 8、死亡母猪数:该统计时段死亡及处死母猪数量; 9、死亡率:该统计时段死亡及处死母猪数量*365.25/该统计时段母猪饲养日之和,是年化指标; 10、母猪期末存栏:统计时段的期末母猪存栏; 11、公猪期末存栏:统计时段的期末公猪存栏。 六、小结 母猪繁殖效率报告是每个猪场的核心报表,能完整的体现一个猪场的生产经营水平,在该报表的基础上增加哺乳仔猪及商品猪的存栏变动、公猪、精液生产的内容即可形成完整的周报、月报、季报、年报等综合报表;对每一个核心指标的分解又可以形成各种分析报表;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场间对比报(Benchmarking)就是在该报告基础上形成,作为猪场数据管理的基础内容,对该报告的各项指标及算法的理解是学习及利用数据管理猪场的必修课。 美国场间对比报告样本: 走进猪场,经常可以看到类似下图的一块梯形看板,配怀主管每天都要进行更新,这个叫做配种批管理看板,是场长、配怀主管最常用到的日常管理工具。这个工具到底能帮管理者做哪些工作呢?今天我们对如何使用好配种批管理看板这个工具做个详细的解析。 数字不变时黑笔填写,数字减少进红笔填写 步骤一、设定目标 猪场日常管理的核心任务是什么? 是完成各项生产目标! 是高效率、低成本的完成目标! 任何没有完成生产目标的所谓“高生产水平”都是耍流氓! 完成配种目标(124头)是完成其他生产目标的基础和前提。 步骤二、分析配种批的组成现有成绩及栏舍情况 批的概念:有同一个属性的对象都可以称为批; 配种批的概念就是同一个时间区间配种的母猪称为一批,现代猪场通常实现的周工作制,因此我们就把每周配种的母猪称为一个周批次,当然,也有实行3、或者4、或者5周批次的。上图就是一个800头母猪(三周批次生产)的猪场2017年的17批猪生产成绩总表。 每个配种批的组成包括以下三部分: A、断奶后配种的母猪; B、返情、空怀、流产再次配种的母猪; C、后备发情配种的母猪; 根据配种批的组成与目标的差距灵活安排断奶计划、后备母猪培育计划、适时使用药物控制发情等手段,尽早实现满产计划,提高效率。 步骤三、制定下一批的后备培育计划 猪场根据这个批次的配种头数、预估的分娩率、断奶后7天配种比例的平均值等指标,在该配种批6-8周时基本可以计算出下个对应配种批次所需要的后备母猪数量,提前做好计划,以达到均衡生产的目的。 注意每个方框内母猪和仔猪填写方式代表的含义 步骤四、分析每个配种批的实时成绩 每个配种批的实时妊娠损失都可以清楚的看出来。并且可以继续钻取下去,分析每头的具体损失。 分析配种 分析配种批次的周次损失,从而总结规律,尽量减少配种后的损失。 总结 批次管理看板是猪场配怀及分娩生产现场管理的最有力工具,也是批次化、可视化管理的基础,是每个场长、配怀主管必须要掌握并熟练使用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