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场自己使用预混料或者浓缩料,价格确实比全价料便宜,但这几年市场上浓缩料和预混料销量为什么一直在快速下滑,而价格更高的全价料为什么会成为市场的主导呢?
首先,那些改用全价料用户的选择原因:
1. 全价料是工厂生产的成品可直接使用,在玉米等原料的选择、质量、控制等比猪场更专业,比如危害最严重的霉菌毒素超标问题,肉眼是无法识别的。
2. 原料配比方面,因为使用电脑自动控制,产品出现配比质量的情况非常非少,而猪场自己配料方面,通常存在计量不准确,比如通常使用一吨大约多少小推车玉米这样的办法来计量,配比非常不准,并且配料的人员如果配错了,根本没法检测出来。比如小猪料使用了大猪料的预混料等。
3. 全价料在制粒的过程中有膨化的过程,就是把玉米等都做成熟的,这样消化更充分吸收也自然更好,跟人一样让你吃生的东西你肯定消化不好。而自己配料就是简单的粉碎混合的过程,并且很多养殖场粉碎的细度也不够,对仔猪这样肠道发育不完善的,非常容易引起应激导致生病。据统计,同等条件全价料至少可以有效提高一个料肉比,这样多长出来的肉足以弥补价格差异。
4. 玉米的水分一般在14-16个之间,而全价料的水分一般控制在10-11个之间,所以制粒过程中水分的损失是导致全价料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但是同等重量的饲料带给猪的营养也肯定是不一样的,这个道理应该都能明白。用户自己配的饲料水分肯定超13个而全价料的水分肯定不会超过11个。
5. 很多管理规范的养殖场都会发现他们自己采购使用玉米的过程中会存在玉米亏库的问题,比如他这2个月总计购入200吨玉米,使用中发现只使用了190吨已经没有了,只要管理规范的养殖场都能发现这个问题,造成这个原因的一个是水分的蒸发另一个是损耗 这个损耗率大约在1-2%之间,没有规范化管理的猪场肯定意识不到这个问题。但这个问题是普遍存在的,这个亏库的成本用户平时根本注意不到,而全价料就不会存在这个问题。
正是因为上面这些因素让很多明智的养殖场都改用了全价料,这个也是预混料市场逐年萎缩的主要原因,因为养殖户越来越理性了。养殖户也只有使用全价料才能比较好的管理和计算自己猪的养殖成本到底是多少,那些使用预混料的用户基本都是理论成本根本不知道自己养殖成本到底是多少,亏损也不知道亏在哪里。这几年随着养猪业的发展,全价料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从质量控制来说,多数养殖户根本不知道他们使用的玉米到底合不合格,比方说:去年在整个安徽地区都收不到一车的合格玉米而当地的养猪户还以为自己使用的玉米非常好,甚至很多养殖户使用一年以上的陈化粮都不知道,玉米霉变不是说全部发霉只是在胚芽的位置发霉,最重要的是现在猪价太低,养殖户基本都在维持阶段,现在各家饲料竞争太大,很多养殖户只是看谁家料便宜才吃谁家的,是不是用霉菌毒素超标的原料生产的饲料。所以要学会算账养殖户只有算明白了才会走出被淘汰的境地养殖户只有思想和意识的改变才会改变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