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畜养指南 >
如何做到后备母猪使用寿命的选择
浏览(38)

         通过遗传手段提高瘦肉增长 ( 生长速度和瘦肉率 ) 的同时,通过管理水平提高可使每头母猪年提供上市猪数也得到改进。当前母猪生长速度更快,达初情期时体重更重,配种时更年青和瘦肉率更高,也就是说,最终管理一群产仔性能更高的成熟母猪群,体型也更大。后备母猪是育种群成功的关键,对青年后备种猪

的培育和选择非常重要。

遗传

最重要的遗传措施是性能测定方法、选择目标和杂交繁育计划 (See , 1998) 。有很多文献报道瘦肉增长的选择会反过来影响繁殖性能。膘厚选择下降的同时,会导致采食量下降,初情期年龄增加,活产仔数更少,断奶前死亡率上升以及非生产天数增加。初生和断奶时窝仔数、仔猪窝重也随着低采食量的选择而下降。今天瘦肉型种猪导致繁殖性能下降,尤其重要的是食欲降低。

在管理上,与遗传相关的管理措施最大的误区在于假定母猪 ( 忽视遗传特点 ) 繁殖行为是相似的。遗传会影响采食量、生长速度、健康水平、寿命 ( 淘汰率 ) 及各方面的繁殖性能。要记住,不同场间种群遗传品质是存在差异的,间接影响繁殖性能因素的确认,将有利于改善种母猪的管理水平和繁殖性能的一致性。

多数母猪繁殖性状为低遗传力性状,而生长和胴体性状的遗传力较高 ( 见表 1) 。加强对发情信息的选择也是可能的,由于该性状的遗传力为 0 . 31 ,反映了母猪断奶后 10 天内恢复发情 ( 静立反应和排卵 ) 的能力 (Sterning 等, 1998) 。初情期所有发情信息中,发情时阴户征状的持续时间具有最高的遗传力 (0 . 38) ,每天进行 2 次发情检查时静立发情的持续时间遗传力比其它发情信息的要低 (0 . 16)

表 1 生猪性能的遗传力 (See , 1998)

性状 遗传力 ( % ) 标准差 经济价值 活产仔数 10 2 . 5 13 . 50 21 天龄窝重 15 16 . 0 0 . 50 断奶至发情间隔 20 1 . 0 2 . 33 饲料转化率 30 0 . 25 — 13 . 00 达 104 . 3kg 体重的日龄 35 3 -0 . 17 背膘厚 40 0 . 20 — 15 . 00 瘦肉率 50 1 . 5 1 . 10

热门畜养指南/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