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克隆成功的首次报告于1996年问世。此后,不断有人利用体细胞核移植(NT)技术,育成了家畜的后代,并得以存活。
猪是现今被众多科学家认为最适合于异种器官移植的物种(Logan等,1999)。但在主要的家畜中,猪是最后被克隆出后代的,其首次克隆的报告出现于2000年(例如Onishi等,2000)。已知在绵羊和牛的克隆后代中,死亡率相当高,但有关克隆猪的健康和存活状况,迄今仍罕见报道。
最近,美国密苏里大学兽医病理学系的科学家D.BartCarter等撰文报道了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育成的3窝共10只转基因仔猪自出生至初情期的临床发现。第1窝共5只,第2窝共1只,第3窝共4只仔猪。均利用雌性成纤维细胞系的细胞核移植技术育成。
D.BartCarter等指出,这些仔猪的出生时体重、胎盘重和生长速率,均无异于在相同环境中育成的对照仔猪。2日龄以及2、4、8、12、16、20和24周龄仔猪的血液学和血清化学检查表明,出生至4周龄的克隆仔猪存在轻度贫血和血蛋白过少,但在8周龄猪中,这两项缺陷均获得纠正。
此外,7只仔猪的超声心动图检查未显示解剖学缺陷。但3只仔猪的心输出量偏低。其中的2只仍正常生长。
还通过血清IgM和IgG水平的定量检测,以及B细胞、巨噬细胞、T协助细胞(CD4)、细胞毒性T细胞(CD8)和双阳T细胞(CD4/CD8)群的检测,评价了这些仔猪的免疫系统。结果证实,除1只仔猪外,均未发现免疫系统异常。最后,10只仔猪中的5只在研究过程中死亡。这证明,克隆仔猪的死亡率是高的。但存活的5只仔猪未发现可检出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