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咬尾症,在集约化和规模化养猪场或者私人养殖场都时有发生,一旦发生此病不仅仅影响猪的形态,更是严重影响到了生长和生产性能,甚至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考虑或反思以下7个原因。
1、营养
猪场发现咬尾现象时,考虑是不是营养配方引起的应激反应,在保证充足饮水的前提下,可以在饮水或饲料中额外添加一些矿物质和维生素。
2、猪群
有同一母猪产出的仔猪最好放在一个群里,外购仔猪时,把来源、体重、体质、毛色、性情等方面差异不大的猪组合在一起,因运输或其他原因受外伤的猪,应及时分开饲养,以防因血腥味引起相互咬尾。
3、密度
饲养密度相信大家都明白,是以不拥挤、不影响生长、不影响正常采食、饮水为原则。一般以每群饲养10~12头。冬季密一些(环境温度的考虑因素),夏季可以稀一些。
4、公猪去势
育肥仔猪,公猪好斗及性成熟后的发情影响,提早去势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不仅能提高育肥性能和胴体品质,而且还有利于避免因公母相互爬跨和公公之间的斗争而引发咬尾症。
5、环境卫生
环境卫生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因为猪对卫生环境很敏感。规模化猪场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温度调控以及粪便处理等整套设备,保证良好的外界卫生环境,使猪舍达到夏季能防暑降温,冬季能防寒保暖的标准。
6、驱虫
寄生虫引起的猪咬尾也不是不容忽视的,育肥猪从断奶到出栏大约六个月的饲养周期里,应该定期驱除体内寄生虫2~3次。
7、隔离好斗猪
如果在圈中发现有咬尾恶癖的猪时,应及时隔离单独饲养。对特别好斗但是没有条件隔离单独饲养的猪,可喂食安眠药3~4片,药物作用让它保持安静。
咬尾现象已经发生,那么如何处理及治疗呢?
1、及时调圈、隔离饲养。关于单个凶暴好斗的猪可在饲料中增加0.1%食盐,或加少数如安眠药等镇静剂,还有一些生理调控剂,抗应激用。
2、伤势比较轻微的猪,可以选用2%的碘酊或抗菌素软膏涂抹伤口,每天1~2次,大概7天左右可痊愈。
3、酒精喷雾,在猪全身和鼻端进行喷雾,每天3~5次。作用是影响猪的嗅觉,统一猪群气味,一般2天即可控制咬尾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