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膀胱刺激征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尿频尿急与尿痛的临床综合征,笔者采用尿石通配合西药治疗湿热型猪膀胱刺激征60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试验资料
一般资料 尿石通(金钱草、海金沙、川牛膝、茼麻子、茯苓等);试验动物治疗组60例,公猪 37例、母猪23例;体重25~55公斤,病程3~17天,平均10天;尿结石26例、急性膀胱炎16例、猪瘟14例、不明原因4例。对照组43例,公猪23例、母猪20例;体重15~70公斤,病程3~19天,平均11天;尿结石20例、急性膀胱炎10例、猪瘟11例、不明原因2例。两组病猪体重、公母、病程、病种等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不明原因病例经膀胱镜检排除膀胱肿瘤。
诊断和纳入标准 西医诊断采用B超、 尿培养、X射线、临床症状,体征结合为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尿石通配合西药。
排除标准 妊娠、造血系统、心脑血管、肝肾严重原发性疾病者。
二、试验方法
在临床上选择103例中医辨证为膀胱湿热型的膀胱刺激征病猪,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纯西医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尿石通。比较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主要实验室指标。
对照组 结石病猪应用阿托品、山莨菪碱、黄酮等平滑肌解痉药。急性膀胱炎,不明原因者给予对症支持,解痉止痛。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尿石通喂服。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积分。
症状积分:主症尿频、 尿急、 尿痛、 脉数濡苔黄腻,按正常、轻、中、重、分别计分0、2、4、6分;次症畏寒 、发热、 呕恶、便秘 、尿血,腰部胀痛,舌红,按正常、轻、中、重、分别计分0、1、2、3分。给药前后及给药后每天记录1次。
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沉渣红细胞记数、白细胞记数、给药前及药后隔天记录1次。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8.0统计软件系统,治疗前后配对资料分析用t检验。
三、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一)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结石病猪经B超、X射线或造影阴性;感染病猪连续两次尿培养阴性;不明原因患者症状体征消失。有效:结石病猪结石部分排出,感染病猪症状体征减轻,不明原因病猪症状、体征减轻。无效:结石病猪检查结石位置无改变,感染病猪尿培养阳性,不明原因病猪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
(二)治疗结果
临床疗效 治疗组60例,显效33例,显效率55.00%,有效2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显效加有效)90.00%;对照组43例,显效14例,有效2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显效加有效)79.07%。
症状积分变化情况 如下表I所示,治疗前后比较,总积分明显下降P<0.01。各项症状中,尿频数、尿急、尿痛积分显著下降P<0.01,畏寒发热、呕恶、尿血、积分明显降低P<0.05。
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
主要实验室指标比较 如表Ⅱ所示,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24小时尿蛋白定量、红细胞记数显著下降(P<0.05)。
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
四、小结
猪膀胱刺激征常见病因以结石多见,而且中医辩证尤以膀胱湿热为主,西医不明原因的膀胱刺激征与饲料有关。亦与环境、公猪配种有关。从临床实践分析,母猪(特别是怀孕母猪)膀胱刺激征多数与生殖道感染有关系,部分病猪首先是发生阴道炎及尿道炎,继而炎症向上曼延,形成膀胱炎。膀胱刺激征中医多属于淋症,治疗基本原则是实则清利虚则补益。尿石通由金钱草、海金沙、川牛膝、茼麻子、茯苓等10味中药组成,全方具有清热祛湿主要功能,同时配合抗生素消炎、解痉等西药对改善膀胱刺激征比单纯西药治疗更具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