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猪繁殖病 >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防治技术
浏览(60)
概述: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已普遍感染国内猪群,以其为主要病原的“猪呼吸道病复合征”和“猪繁殖障碍性疾病”…
正文: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已普遍感染国内猪群,以其为主要病原的“猪呼吸道病复合征”和“猪繁殖障碍性疾病”时有发生,在2006到2007年全国范围内的猪“高热病”流行期间,该病原更是备受业界关注,PRRSV感染造成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不可估量,养猪成本直线上升。但到目前为止,该病的防治在理论与实践上均没有重大突破,因该病原的致病特性,很难找到一套确实、有效的防治方案适用于所有猪群,而近期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净化方案”是不现实的。作为养猪相关人员所能作到的,只能是在充分掌握猪群所处健康状态的基础上,强化防治传染病三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中的关键点,由此制定合理有效的精细化养猪方案,以避免PRRS的发生;当猪群发生PRRS后, 应及时根据发病态势制定处置方案。在此,笔者就临床实践中对PRRS防治的点滴体会总结如下。

  1.预防中的几个关键点

  1.1充分了解猪群健康状态

  运用各种诊断方法,充分掌握猪群中各亚群主要疫病病原感染情况,如猪瘟(HC)、PRRS、猪支气管肺炎(Mps)、伪狂犬病(PR)等,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免疫不合格者要及时补免,对反复免疫不合格者要及时查找免疫失败的原因,并通过病史记录,界定流行于猪群中的病原属于强毒株、中强毒株还是弱毒株,依流行于猪群中的主要病原致病特性来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对每头病死猪都应及时查找病因,做到有病必究、追根溯源。对于PRRS,因血清抗体水平不能反应出野毒感染情况或疫苗免疫效果、更不能区分经典毒株或变异株,因此定期采样进行病原学检测很有必要,若结合猪群生产性能,便可对猪群中PRRS感染状态及预后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

  1.2标准化管理很重要

  总结发生PRRS猪群的教训,并和虽有PRRSV感染、但不曾发病的猪群进行对比发现,绝大多数发病猪群在发病前相当一段时间内所处的饲养管理状态曾出现过严重失衡。看来,在当前条件下,使猪群的饲养管理条件尽量接近标准化,以此提高猪群的免疫力和生产性能,是防治PRRS发生的一个重要环节。

  标准化饲养管理的基本点包括:(1)保持猪群生长环境相对恒定。如育肥猪温度在14℃~26℃间、湿度在50%~70%间。(2)合理的密度。(3)饲料营养全价,霉菌毒素不超标。(3)舍内空气中漂浮的尘埃与毒素颗粒保持在低水平,保温与通风相结合。(4)没有贼风和超标的有害气体(如氨气、硫化氢等)。(5)建筑设计要合理,冬暖夏凉,尤其冬季保暖效果好,避免地面粗糙、泥泞、潮湿。(6)控制寄生虫。(7)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8)有条件的规模化猪场要建立“次级病猪场”。(9)单元式、全进全出式饲养。(10)闭锁式或半闭锁式育种(11)技术人员与饲养人员的素质与责任心。

  1.3场外引猪要格外慎重

  PRRS作为上世纪末期自国外引种带入的一种“新病”和“洋病”,如今虽已在全国范围内呈普遍感染趋势,但鉴于PRRSV毒株的多样性,具体到一个猪场而言,可能场内流行一种或数种毒株,但猪群对流行株呈自然感染状态,猪群与病毒间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状态,全群不表现症状或不暴发疫情,养殖者进行养猪生产仍有利可图。自场外盲目引猪的后果,可能引入新的毒株,从而短期的风险是猪群在感染大剂量“新毒株”后发病、或作为种猪出现繁殖障碍、或产出先天性病毒感染的仔猪。长期的风险是因多毒株在同一场内进行重组、变异,导致病毒变种的产生,最终可能毒力增强,猪群暴发PRRS。

  因此自场外引猪前要充分调查所购猪群的近期情况,不要受近期生猪价格的左右。引入后要分群饲养,种猪要进行1.5个~2个月的并群前隔离与驯化,在此期间有条件的场应对引进猪进行2次~3次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测。

  盲目引猪可能遇到以下三种情况,导致养猪失败,而近来这些情况不乏其数,最终受害者多是养猪产业链下游中的那些信息滞后、养殖经验不足的弱者:(1)种猪场近期内有严重的PRRS发生,但出于利益目的仍向外部销售带毒后备猪。(2)猪场近期内有严重PRRS发生,为转移、减少损失大量外销各类猪群。(3)防疫不完善的小养殖户向外销售带毒猪只或不法商贩倒卖病猪。

  1.4强化人工授精站的疫病监测

  人工授精有很多值得推广的理由,在此不必赘述。但精液带毒现象不容忽视,它已成为PRRSV传播中的一个重要途径,“公猪好,好一坡”的优势可能会变成一头带毒公猪感染多头母猪的恶果,何况国内已有自种公猪群中检测到隐性高致病性PRRSV的报道。定期对人工授精站的种猪及其产品进行病原学检测,乃至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规范很有必要,显然,这是兽医主管部门所应面对的。当前购买精液的养殖者应做到的,是购买前充分调查所要使用精液的质量,并作好详细的配种记录,以备将来对所用精液质量进行系统地评估。

  1.5科学使用疫苗

  PRRSV的易变性、多毒株同时存在是疫苗免疫效果不确定的原因。该病毒具有超强逃避或调控机体免疫监视的能力,使现有疫苗难以形成效力保护,体液免疫产生的保护性抗体要延迟4周~6周的原因有二:(1)多糖侧链的遮蔽机制。(2)诱骗表位诱导产生的非中和抗体和感染初期产生的N蛋白抗体一同发挥的抗体依赖增强作用(ADE);细胞免疫反应的产生也将在感染后第4周才可检测到。由此看,单凭某类疫苗来就能完全控制PRRS发生的想法只是螳臂挡车。

  国内猪群主要以常规疫苗对猪群进行免疫,包括灭活疫苗及不同来源的弱毒疫苗,而各类基因工程苗均尚处于研究阶段。灭活疫苗安全,但产生的免疫力较差,激发的免疫反应不完全;弱毒疫苗虽然激活的免疫反应较完全,能模仿自然感染状态,但潜在的毒力返强问题,加之残存毒力仍会对亚健康状态猪群造成肉眼可见病变的现实,让更多有识之士更加慎重地评价使用此类疫苗的利弊。笔者对19个规模化猪场的病史进行调查后发现,使用弱毒疫苗6个~9个月后出现“疫苗造病”现象的占63.5%。针对现状,笔者认为,不同的猪场,要依本场猪群具体情况科学地利用以上两种疫苗,原则是在疫情稳定的猪场使用灭活疫苗,但要优化免疫程序,加大免疫剂量,并随时观察猪群中PRRS流行动态。在PRRS发病严重的猪场,或选择清群后重新培育种猪群,或以弱毒疫苗进行免疫,但免疫程序的确定要依本场猪群各亚群发病特点进行,不能千篇一律地“一刀切”。

  1.6积极防控共感染疫病

  多数在一线从事猪病防治工作的专家都认为,其它病原的协同作用导致了PRRS病情进一步加重,如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病原(HCV、PRV、Ⅱ型圆环病毒、支原体等)、继发于PRRS的病原(如猪副嗜血杆菌感染、传染性胸膜肺炎),因此作好HC、PR、MPS的免疫、通过添加药物或免疫来控制细菌性病原的传播,有条件的场定期进行主要疫病免疫效果检测,查找免疫漏洞,可明显降低PRRS带来的损失。

  2药物性治疗

  发生PRRS后,当先依农业部颁发的“高致病性蓝耳病防治规范”进行判断,凡发生高致病性PRRS者,要按“规范”进行处理。否则,应及时对猪群进行救治。

  2.1抗微生物西药

  抗病毒西药在畜牧生产中已禁止使用,如病毒灵、病毒唑、金刚烷胺、金刚乙胺等。在先期的治疗性试验中,以上药物在猪群发病后作为一线药物并不能表现出明显的、特定的疗效,而因病毒唑或金刚烷胺的盲目滥用导致猪群群发性中毒的案例不在少数。免疫抑制和药物中毒的协同作用将使发病猪更加预后不良。

  在病程中、后期使用抵抗肺部细菌感染为主的抗生素可明显提高患猪成活率,如氟苯尼考、罗红霉素、环丙沙星、庆大一小诺霉素、阿米卡星等,但给药方式应首选注射,因患猪食欲不佳,拌料难以达到有效血药浓度。需要指出的是,近来,在PRRS发生后盲目应用头孢类药物,大量、连续给药致使猪群中毒的病例有所增多。

  2.2植物性药物

  市售的植物提取性药物,严格地讲并不具备“中兽药”这一概念的条件,不属于中兽药,如金丝桃素、黄芪多糖等,在预防性给药中有一定的作用,但发病后的治疗效果不稳定甚至无效。

  2.3生物制品类治疗药物

  有报道猪用干扰素治疗能显著降低PRRS患猪死亡率,但病情的复杂性降低了该类药物的疗效,临床反馈的结果是,该类药物在发生病毒性疾病的早期及时应用有一定疗效,病程中后期并无明显疗效。

  PRRSV高免血清可起到治疗和保护作用,亚中和水平抗体则因ADE作用的存在而对感染起促进作用,当前市场上确有一些声称“高免血清”、甚至冠以“进口单克隆抗体”的药物在流通,稍有免疫学常识的兽医就能识别这类假药。而现实中在国内大面积使用真正的高免血清需要付出昂贵的代价,得不偿失。

  PRRSV受体对病毒的粘附阻断作用使之成为一类潜在的治疗性药物,如清道夫受体、硫酸乙酰肝素性物质、唾液酸粘附素等,但其距离商品化市场流通还尚待时日。

  2.4以中兽医的理念来防治PRRS

  传统医学中“不治已病治未病”、“未病防病,既病防变”的观念,始终贯穿着中兽医学的诊疗全程,相当于现代动物传染病学的“防重于治”、“早、快、严、小”等理念。在治疗上更注重个体治疗,讲求审因辩证而治,这与西兽医学中对群发性经济动物疫病以抗微生物药物(如抗病毒性药物)进行处理的“傻瓜”疗法截然不同,因此在发生PRRS而束手无策时,以中兽医学方法进行诊治起到了“两条腿走路”的作用,甚至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疗效。本文来源于猪场动力网

  PRRS当属中兽医学“疫疬”范畴,但仍可从辩证施治的角度去看待、防治。“方随法立”、“医不执方”的原则要求临床兽医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可从八纲辩证角度去认知它,并根据病邪特性及患猪征候综合分析,通过辩证结果进行预后、治疗。

  具体到PRRS的中兽医疗法,笔者曾多次通过临床试验探求最佳组方,更对中医理论的理解有所心得,深感其具有的实用价值:

  (1)在寒冷季节,猪群发病多因风、寒、湿三邪,用药当以麻黄汤、桂枝汤、葛根汤合银翘散、三黄汤等为主方;炎热季节,多因暑、湿二邪而发,当以银翘散合香薷散或黄连解毒汤等为主方。当然,要根据患猪的病程及症状进行有侧重点的加减组方,如冬天发病中后期患猪不表现扎堆而皮肤发红者,说明病邪已发生循经传变,由表及里,病证亦随之而变,治则也要随之而变,此时应注意“合病”或“并病”的治疗,同时少用或不用温热药味。

  (2)在某些病例的治疗性试验中,笔者利用某些在现代药理研究中认为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中药相佐配方,并不使用任何西药便可在3天~7天内将具有“高热征”的患猪体温逐渐降至正常,恢复食欲,最终康复,有时治愈率甚至可达100%,操作简便,治疗费用低;缺点是炎热季节药效不确定,但至少为PRRS防治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不使用抗病毒性药物,通过抑制免疫系统某些亚群免疫细胞的增殖、激发其它某些亚群免疫细胞的增殖,进而调节机体与病毒间的互作,最终达到治疗目的,给我们的启示是不通过抗原-抗体为主要调节方向仍可使患猪达到康复目的;冬季,对中后期患猪进行以温化“寒痰”为目的的治疗每每能收到良好的疗效,丰富了中兽医对PRRS的认知。

  (3)笔者曾以穴位注射水针(以大青叶、蟾酥、冰片、连翘等为主的中成药,或以病毒灵合广谱抗生素为主的西药)的方法进行试验性治疗,注射穴位有身柱、苏气、六脉、肺俞、膻中等,并与肌肉注射进行对比,在疗效上,两者并无显著区别,究其原因,可能是穴位注射根本无效或以上两类药物对PRRS治疗并无显著效果,由此笔者推断当前情况下PRRS并不适于用市售针剂进行穴位注射治疗。(4)实践证明,虽然PRRS病情复杂、病期缠绵,但只要有耐心坚持治疗,调理好患猪的内外环境,绝大多数进行早期合理治疗的病猪都有望治愈。

热门猪繁殖病/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