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畜养指南 >
利用SPF净化技术 提升核心种源猪健康水平
浏览(80)
概述: “猪粮安天下”充分诠释了生猪产业对我国社会、经济影响有着重大意义,猪肉是我国大多数城乡居民主要肉类消费品,在畜禽肉类产品消费中,猪肉约占65%,同时,猪肉价格在我国CPI指数权重高达6%。我国既…
正文:

  “猪粮安天下”充分诠释了生猪产业对我国社会、经济影响有着重大意义,猪肉是我国大多数城乡居民主要肉类消费品,在畜禽肉类产品消费中,猪肉约占65%,同时,猪肉价格在我国CPI指数权重高达6%。我国既是猪肉消费大国,也是生猪养殖大国,猪肉消费量和生猪养殖量均占世界总量的一半左右,均位居世界第一。生猪养殖业是我国畜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我国农村人口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其产值约占畜牧业总产值的50%。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96年生猪出栏4.12亿头,猪肉总量3145万吨,人均消费量达到25.7公斤;2009年生猪出栏6.45亿头,猪肉总量4889万吨,人均消费量达到36.4公斤;2010年生猪出栏6.67亿头,猪肉总量5070万吨,人均消费量达到37.8公斤。15年间人均猪肉消费量年均增长2.89%。

  自2007年以来,国务院及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能繁母猪、生猪良种、农机购置、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畜禽保险、强制免疫疫病疫苗、信用担保等多项涉及生猪养殖产业的强农惠农补贴政策,极大地促进和推动了生猪产业发展,保证了猪肉市场稳定。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高峰的到来,按1996年~2010年我国人均猪肉需求32.6公斤保守估算,我国猪肉需求量将每年新增38万吨,到2025年猪肉需求量将达到5640万吨,届时将需要增加8000万头左右的生猪出栏量。

  一、困扰我国生猪产业持续良性发展的主要问题

  跨入21世纪以后,特别2007年以来,国家涉及生猪产业的多项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强力地推进了我国生猪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水平,年出栏50头生猪以上的规模场(户)出栏生猪数量占当年全国总出栏生猪数量的比例由1999年的21.04%显著提高到2009年的61.2%(表1)。

表1 我国生猪产业规模化发展情况

年份

规模
(年出栏数)

50-99

100-
499

500-
2999

3000-
9999

10000-
50000

50000
以上

总出栏

1999年

猪场(户)数

637434

154650

16814

23.68

629

12

51977.2

占规模场数

78.5

19

2.1

0.3

0.1

 

出栏猪数

4336.6

2975.3

1746.3

898.7

898.8

78.9

占总出栏数

8.34

5.72

3.36

1.73

1.73

0.15

 

21.04

2009年

猪场(户)数

1653865

689739

175798

15459

3083

96

64467

占规模场数

65.2

27.2

6.9

0.6

0.1

 

出栏猪数

11394.7

14743.7

15524

7067.3

4570.5

730.8

占总出栏数

12.9

16.7

17.6

8

5.2

0.8

 

61.2

  随着我国现代生猪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疫病防制、良种选育、猪场环境、猪肉安全等已成为困扰生猪产业持续良性发展的主要问题。特别是疫病防制的困扰,据推算,我国由于疫病导致猪只死亡带来的经济损失高达上百亿元;不仅严重了影响我国现代生猪产业的持续良性发展,同时也深深地羁绊了产业中的良种选育进程、环保设施的投入和猪肉安全质量的提高。

  我国生猪产业的疫病现状可以概括为老病未除、新病不断,多重感染、一猪多病的特点:即垂直传播性疫病,如猪瘟、乙脑、细小病毒、圆环病毒、蓝耳病、伪狂犬等,也有非垂直传播性疫病,如口蹄疫、传染性胃肠炎、猪痢疾、链球菌、萎鼻、喘气病、沙门氏菌、副猪嗜血杆菌、巴氏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等。呈现此特点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核心种源的健康问题,使病源在原种→祖代→父母代猪群及生猪生产中持续传递和逐级放大,极大阻碍了生猪遗传育种改良进程,进入了“引种-退化-再引种-再退化”的不良循环,同时又影响我国地方品种资源的保种品质。

  生猪疫病的不断爆发和流行不仅造成我国生猪产业的生产效率低、经济效益差,总体生产水平一直没有得到明显改善。据统计显示,2006~2009年期间全国能繁母猪年提供出栏猪数一直在13头以下,生猪出栏率在140%以下,与养猪先进国家差距显著(如丹麦母猪年提供出栏猪数达27头以上),同时也导致了人员、饲料、设备、土地等生产资料的巨大浪费以及疫苗、兽药泛滥、药残问题层出不穷和违禁药物(如瘦肉精)使用等一系列问题;同时,疫病对产品质量的冲击,严重影响了民众的消费信心,引发了民众对猪肉等食品安全前所未有关注和政府的担忧。

  但是,对于现代生猪繁育生产体系中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核心种源(原种场和保种场)的主要疫病净化并没有引起业界的足够重视,也没有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国家关于种畜禽管理和遗传改良的相关政策文件中对于“种畜禽场疫病净化工作”的要求是制定监测计划,加强对猪瘟、禽白血病等主要动物疫病的监测及提出疫病净化工作方案,着手开展主要动物疫病净化工作,并没有对种畜禽的主要疫病净化技术和方案做出明确要求。因此,参考生猪养殖产业发达国家的主要疫病成功净化经验,结合我国生猪养殖产业的实际情况,以建立SPF级核心种源(原种场和保种场)为切入点,逐步建立和完善无特定病原的高健康生猪良种自主繁育体系,是切实改善我国生猪产业猪群健康水平,促进并实现我国现代生猪产业持续良性发展,为民众提供优质、安全猪肉食品的必要途径;同时,也为我国人类医学、兽医科学、食品科学、生物科学研究和将猪作为生物反应器进行相关产品技术研发等提供了遗传背景清晰、微生物背景明确的高标准的基础生物素材。

  SPF是英文Specific Pathogen Free 的缩写,意思是“无特定病原”。在我国SPF猪标准依据《SPF猪病原的控制与监测》(GB/T22914-2008)是指实验室检测无伪狂犬、蓝耳病、传肠、流行性腹泻、猪瘟、布病、猪肺疫、喘气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猪痢疾、虱和螨等12种病原的猪。其初次获取是通过对妊娠末期的健康母猪进行无菌剖腹产手术获取仔猪,并经无菌、悉生、严格环境控制适应等系列技术保障措施。

  二、国外SPF猪发展的成功经验

  SPF猪技术起源20世纪50年代初的美国,由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George Young博士创立,运过手术方法替代自然分娩方式成功生产出了S P F猪。由于痢疾、传肠、喘气病等疫病很难控制,严重影响产业健康发展,美国于60年代推行SPF猪计划进行猪群疫病净化,通过SPF猪审定协会首先在中西部各州得到普及和推广。

  在美国推行SPF猪计划的影响下,丹麦、日本、法国等13个国家和地区先后在政府支持下,建立SPF猪审定协会或认定委员会,制定SPF猪认定标准,开始推行SPF计划,建立了饲养净化猪群的整套生产体系和管理服务体系。如丹麦是世界公认的“养猪王国”,生猪产业是其不可或缺的经济支柱和出口创汇的主导行业。其具体实施SPF工作计划始于1971年,由SPF委员会领导下的SPF组织管理执行,形成了“核心群→繁殖群→生产群”的SPF猪生产系统,健康控制是其稳定和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建立一个高效、优质的配种繁殖猪群的基础;并与育种工作紧密联系,制定了一套强有力、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测定标准,由种猪开始,逐级推广。通过多年努力,目前有SPF核心群及种猪群275个,占全部种猪场(547个)的50.3%,存栏SPF种猪已占全国种猪的80%。已基本消灭了各种危害生猪健康的传染性疾病,如口蹄疫、典型非洲猪瘟、猪水泡病、伪狂犬病、喘气病、病毒性脑炎、脊髓灰质炎、结核病和旋毛虫病等,保证了猪群健康。同时,极大地助推了生猪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水平、良种繁育体系高效运行、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体系建设等。2009年生猪产业的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36%,出口活猪200多万头,猪肉出口量占全球猪肉贸易总量30%,年创汇33亿美元,居世界第一,而且没有受至欧洲屡次食品卫生事件的波及。

  归纳国外SPF猪发展的具体成功经验有以下三点:

  一是用系统工程方法组织实施SPF计划,即在种猪群疫病净化的基础上,与育种工作紧密结合,同时建立起严格的检测和防疫体系,饲料、人工授精等服务体系及较完整的、有权威的管理机构和严格的管理制度;

  二是建立严格的防疫检疫体系及其制度;

  三是实施SPF计划与育种紧密结合

  在建立SPF核心猪群和种猪群基础上,重视本国良种繁育体系建立;在需要引进新的血缘而进口种猪时,需要通过剖腹产建立SPF核心群。

  三、国内SPF猪研究成果及应用

  20世纪80年代,正值北京市大力发展“菜篮子”工程---推行新建规模化养猪场1000余个。随着生猪养殖数量的快速发展,猪病问题引起市政府高度重视,怎样净化猪病成为重大课题。当时由市科委牵头,市畜牧局、市农场局等联合组织专家到美国、瑞典、丹麦、德国等国家进行了考察,认为推行“SPF猪”计划是彻底净化猪病,实现科学养猪,提高我市养猪业水平和档次的首选。北京市政府于1988年成立北京市SPF猪育种管理中心(简称“SPF中心”)进行SPF猪系统开发与研究。1992年根据市政府办公厅文件(1992厅秘字第32号)要求,SPF中心由市科委移交北京市农工商联合总公司(现更名为北京首都农业集团有限公司)代管,事业经费由原渠道拨付。

  当前,SPF中心仍是国内唯一一家专门系统从事SPF猪技术研究和推广的单位,现有人员53名,中高级职称技术人员20余名,固定资产1000余万元。设有剖腹产手术寄养室、化验室、SPF核心场及SPF扩繁场、饲料厂等部门。

  剖腹产手术寄养室:建筑面积460平方米,分为母猪暂养室、无菌剖腹产手术室、准备室、洗涤室、仔猪寄养室及配套办公室等。拥有国内唯一的猪用无菌剖腹产手术和仔猪寄养设备,如吸入麻醉系统、手术台、手术电刀和无菌手术隔离器、仔猪寄养隔离器及常用国产通用设备等,年无菌剖腹产能力可达100例。

  化验室:拥有PCR仪、酶标仪、荧光显微镜、超净工作台等先进的化验检测设备及常用国产通用设备,可对不同阶段猪群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化验监测,是全国生猪产业中具有领先水平的一流化验室。

  SPF核心场:占地4.2公顷,建筑面积2000平米,猪舍分为环境适应间和150头基础母猪规模的封闭猪舍,均配备了亚高效空气过滤系统、温控系统、电热、喷淋、自动落料、自动饮水、饲喂系统和洗浴消毒等设备设施。手术寄养室的适龄仔猪转入环境适应间培育数周,经监测合格后转入封闭猪舍自繁自养。猪场管理采用GPS软件系统,年出栏量在2700头以上。

  SPF扩繁场:占地面积约35亩,设计规模300头基础母猪, 2008年建成投入使用,现存猪2000余头。

  饲料厂:面积900平方米,配备先进的成套设备,日产能力20吨,2007年建成使用,提高了SPF猪饲料的安全及卫生等级。

  SPF中心进行我国SPF猪技术研究已有20多年,在北京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基本完善了SPF猪技术研究、推广的硬件设施,培养了一批技术管理团队,并已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推广成果,并受到了国家和北京市领导的关注。

  1、出色完成了国家科委“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SPF猪系统开发与研究”(894030)的任务,于1992年6月顺利通过国家科委验收,并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92农-2-07)。已先后试验净化饲养大白、长白、杜洛克、北京黑、北京花、迪卡配套系、小型猪等多个品种和品系30000余头,全群成活率95.1%以上。

  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入研究SPF猪在我国的生长规律、熟化和推广SPF技术,通过SPF猪饲养管理、营养、育种、防疫等标准化体系的完善、改进和实践应用,保持了SPF核心场及扩繁场猪群多年来的生产稳定和高度健康的SPF状态。累计对外推广SPF种猪11000余头,SPF精液10万余剂,覆盖了除西藏、新疆、海南等省区以外的地区,推动了我国育种工作的进展和疾病净化工作,受到了广泛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现已形成了以SPF猪获取、防疫、饲养管理、育种、营养、推广服务等为一体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涵盖技术、管理、生产和推广等成熟完善的标准化体系,依此体系生产出的SPF猪,其病原控制标准除符合国家标准---《SPF猪病原的控制与监测》(GB/T22914-2008)实验室检测规定要求没有的12种病原外,也没有萎鼻、丹毒、口蹄疫、细小、乙脑、弓形体等病原。

  多个品种(系)猪的成功SPF化、成熟完善的标准体系确保猪群始终保持SPF化及现有的设备设施和人才队伍等为SPF猪技术在北京乃至全国的着力推动奠定了实践经验和决策基础;目前,农业部正在着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生猪)”和“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等,应成为通过SPF猪技术彻底净化核心种源主要疫病、着力打靠造我国自主培育优秀良种繁育体系、促进现代生猪产业持续良性发展的时代机遇。

  2、通过无菌剖腹产手术、仔猪寄养和猪病监测等技术的深入研究,无菌剖腹产手术成功率99.5%,剖腹产活仔寄养成活率95%以上;制定了国家标准《SPF猪病原的控制与监测》(GB/T22914-2008)、完成了行业标准《猪用手术隔离器标准》(NY817-2004)及《猪用饲养隔离器标准》(NY818-2004)。并在充分消化引进技术基础上,不断试验和创新,已基本完成了无菌剖腹产手术和仔猪寄养等中的关键设施设备及关键耗材如麻醉剂、粘合胶、高温胶带、顶帽等的国产化替代研究工作,极大降低了利用SPF猪技术培育初级SPF猪的生产应用成本。

  同时,积极拓展无菌剖腹产手术、仔猪寄养等设备设施和技术的应用,参与相关课题研究工作,如与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等单位合作,利用SPF猪作为生物反应器,完成了“863”课题“人源化血细胞研究”(2001AA216161);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进行中国实验小型猪的无菌剖腹产手术和寄养工作,完成了科技部课题“我国小型猪实验动物化及生物安全性研究”(2001DIA40036);与中国农科院畜牧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合作,联合申报了“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重点项目---中国实验用小型猪资源开发与研究应用(2004BA717B);与国家疾控中心合作,完成其营养研究需要的多例猪胃瘘管手术;为中国农业大学提供研究所需的猪吸入式麻醉研究的实验技术和设备。达到了锻炼队伍、培养人才和扩大SPF猪技术影响力等的目的。

  3、利用SPF猪场的猪群SPF化,在大力推广SPF种猪和优质安全精液的基础上,积极与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兽药监察所、中国农科院、北京市农科院、北京农学院等科研单位合作,累计提供了近6000头SPF级以上的实验用猪;与中国农科院合作,提供其科研所需的高标准SPF猪阴性血清;与中牧集团研究院合作,为其合成肽疫苗免疫及抗体检测提供场地、试验用猪和监测服务等。

  通过SPF猪技术的拓展应用,为我国人类医学、兽医科学、食品科学、生物科学研究和将猪作为生物反应器进行相关产品技术研发等提供了遗传背景清晰、微生物背景明确的高标准的基础生物素材,有效延伸了成熟SPF猪技术的应用领域和范围。

  4、在不断提升我国SPF猪技术整套标准体系水平的基础上,为让更多城乡居民享受到SPF猪技术创造的成果,积极尝试推广SPF品牌冷鲜肉。2003年与欧阁有机农庄合作,曾推出过经德国有机食品认证机构BCS认证、达到欧盟有机生产质量标准的SPF有机生猪及有机猪肉;2010年6月SPF猪通过了中国有机产品认证机构认证,取得有机转换产品认证证书(CHC10O10033R0S),推出了高品质SPF冷鲜肉,受到了消费者赞誉。

  SPF冷鲜肉的成功推出应是我国SPF猪技术研究成果惠及社会的又一个重大举措。

  5、我国SPF猪技术研究和推广已有坚实基础,主要体现在拥有达到年无菌剖腹产手术能力100例及其仔猪配套寄养的手术寄养室一座、设计规模150头基础母猪的SPF核心场一座及其配套的300头基础母猪的SPF扩繁场一座、日产20吨饲料的饲料厂一座、配套SPF猪获取和猪群SPF化检测功能的化验室一座;培养了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SPF猪科研开发推广团队,中高级职称技术人员占全体员工的40%;已形成了以SPF猪获取、防疫、饲养管理、育种、营养、推广服务等为一体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涵盖技术、管理、生产和推广等成熟完善的标准化体系;取得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农垦现代化农业示范区的确认;参与中育猪配套系研究,为首农集团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育猪配套系(农01新品种证字第8号)做出了突出贡献。

  五、着力推进SPF猪技术研究成果的思路

  借鉴国外SPF猪发展的成功经验,结合国内现状,以现有北京市SPF猪技术研究硬件设施和成果为核心,联合相关科研院所组建SPF技术研发示范基地;以创新团队建设和生猪遗传改良计划等为契机,组建SPF猪技术推进平台;以彻底净化核心种源(原种场和品种保护场)主要疫病为切入点,建立高健康SPF核心种源群,切实推进我国优秀良种育种生产体系建设、提升猪群健康水平,从而形成产、学、研、推紧密结合共同促进并实现我国现代生猪产业的持续良性发展。又能为人类医学、兽医科学、食品科学、生物科学等多领域研究提供高标准的的基础生物素材。

  (一)建立SPF猪技术推广组织平台

  通过建立多方参与的具有权威的SPF猪委员会,设置相应管理机构及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将核心种源疫病净化与育种工作紧密结合,切实提高良种培育进展,真正培育出中国自已的新品种(系),形成自主的生猪良种繁育体系,促进我国现代生猪产业的持续良性发展。

  (二)结合北京现代农业科技城建设,组建SPF猪技术研发示范科技园

  以现有SPF猪技术研究硬件设施和成果为核心,率先在北京市建立园区,初步规划为无菌剖腹产手术寄养区、SPF仔猪适应区、SPF种公猪站、初级SPF猪繁育区、次级SPF猪推广区、培训示范区等。

  1、在现有无菌剖腹产手术寄养室的基础上,通过改扩建及设备购置等形式,达到年手术200例及其整体配套(寄养和化验)能力,可为SPF仔猪适应区年提供1800头初级SPF仔猪;同时,完善无菌剖腹产手术流动车及配套设施和SPF猪运输车等,为有条件的核心种源开展主要疫病净化工作。

  2、新建SPF仔猪适应区,年可提供1700头适应后的初级SPF猪,满足新建初级SPF猪繁育区和SPF种公猪站需求。

  3、新建SPF种公猪站,进展进行优质、安全种猪精液推广,达到减少疫病传播、节约生产成本的目的;同时,进行猪冷冻精液研究,建立猪种质资源基因库,推动我国联合育种工作的有效开展;

  4、新建600头基础母猪(至少杜洛克、大白、长白三个品种)的初级SPF猪繁育区,年可提供3000头的次级SPF猪(原种供应),满足4个600头原种场的健康升级;

  5、现有SPF扩繁场改造成为次级SPF生产场(二元供应),年可提供1500头的SPF猪,满足4个300头商品场的健康升级;

  6、新建教育培训中心用于培养SPF猪的管理、技术人才,开展新技术、新成果的落地推广等。

  7、增加饲料生产能力建设,满足SPF猪推广需要;

  8、现有SPF核心场改造为以猪为生物反应器技术研发的专用场,为我国多个科研领域提供高标准的的基础生物素材;

  9、新建一座万头规模的SPF商品猪饲养基地,生产SPF生猪,进行SPF猪肉规模化技术开发、推广建设、示范特质安全猪肉,引导消费观念,满足市场对SPF猪肉及其制品的强烈需求。

热门畜养指南/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