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猪流行性感冒
    来源:辈宠网

猪流行性感冒(swine influenza,SI)是由猪流行性感冒病毒(SIV)引起猪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器官传染病,简称猪流感。其特点是发病突然,很快感染全群,呈体温升高、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单纯猪流感死亡率不高,但有猪肺疫等病并发感染时死亡率大幅升高。

(一)病原

猪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属,病毒基因段由8个单股RNA组成。A型流感病毒中已确定的有15种血凝素(H)和9种神经氨酶(N)。引起猪发病的主要是H1N1、H3N2。本病毒的粒子呈多形性,直径为20~120nm,含有单股RNA,核衣壳呈螺旋对称性,外有囊膜。囊膜上有呈辐射状密集排列的两种纤突,即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前者可使病毒吸附于易感细胞的表面受体,诱导病毒囊膜与细胞膜相互融合; 后者是水解细胞表面受体特异性糖蛋白末端的N-乙酰基神经氨酶,有利于病毒的出芽生长。

本病毒对热和日光的抵抗力不强,60℃20分钟可使之灭活;但对干燥和冰冻有较强的抵抗力。如在-70℃稳定,冻干可保存数年。一般消毒药对猪流感病毒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对碘蒸气和碘溶液特别敏感。

(二)流行特点

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猪和带毒猪的呼吸道,包括鼻液、气管和支气管的分泌物、肺脏和胸腔淋巴结中,而血液、肝脏、脾脏、肾脏、肠系膜淋巴结和脑内则不易检出病毒。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传染源,主要以空气飞沫传播,易感猪通过呼吸道感染,各种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猪均易感。本病主要发生在天气骤变的寒冷季节,饲养密度过高、空气质量差和营养不良是重要诱因。

(三)临床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7天,自然发病平均4天。该病发病突然,一旦发生,传播迅速,往往3~5天整个猪群发病,单纯猪流感病死率很低。主要表现为高热,体温达39.5~42℃,食欲下降或一点都不食,挤堆明显,精神沉郁(图2-3-1,图2-3-2)。呼吸急促、咳嗽、打喷嚏、流鼻水甚至粘脓性鼻涕(图2-3-3至图2-3-7)。无继发感染时,多数猪只在一周左右康复;继发肺炎、胸膜炎时,病情加重甚至死亡。个别病例转为慢性,并发生肠炎和大叶性肺炎,长期不愈,慢慢死亡。怀孕母猪流产,产死胎、弱胎。

图2-3-1 病猪发烧,挤堆

图2-3-2 病猪精神沉郁

图2-3-3 病哺乳仔猪流出粘脓性鼻涕

图2-3-4 病生长猪流出粘脓性鼻涕

图2-3-5 病怀孕母猪流出粘脓性鼻涕

图2-3-6 病生长猪流鼻涕,眼结膜发红

图2-3-7 病猪鼻流清涕,眼结膜发红

(四)病理特征

剖检时多数可见鼻、喉、气管及支气管黏膜充血、出血,表面有泡沫状黏液,并含有大量的纤维素性渗出物(图2-3-8,图2-3-9)。支气管和纵隔淋巴结肿大(图2-3-10)。肺表面膨胀不全,高低不平,病变部位呈紫红色或鲜牛肉状(图2-3-11至图2-3-13)。病理组织学变化主要是以支气管炎和局限性支气管肺炎为特点(图2-3-14,图2-3-15)。

图2-3-8 病生长猪气管内黏液增多

图2-3-9 病猪咽喉内分泌物增多

图2-3-10 病猪淋巴结肿大出血

图2-3-11 病猪肺脏表面斑点状出血

图2-3-12 病猪肺脏切面肉变,支气管内有大量分泌物

图2-3-13 病猪肺脏气肿、弹性降低

图2-3-14 病猪支气管上皮被覆大量黏液,固有层和黏膜下层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HE 100×)

图2-3-15 病猪肺泡内有大量的浆液、嗜中性白细胞和脱落的肺泡上皮 (HE 100×)

(五)诊断要点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可进行病毒分离鉴定和血清学反应。临床病理学诊断时,可采取病变的肺组织,制作冰冻切片,用免疫荧光法染色(图2-3-16)。

(六)类症鉴别

本病应与猪支原体肺炎和急性猪巴氏杆菌病相互区别,详见相关疾病的介绍。

图2-3-16 病猪细支气管及肺泡上皮呈流行性感冒抗原阳性反应(HE 100×)

(七)治疗方法

加强饲养管理,特别在阴雨潮湿和气候骤变的季节,要保持猪舍清洁干燥、防寒保暖,发现病猪应立即隔离治疗,对栏舍彻底消毒,以防病情蔓延。

1. 西药治疗

对发病猪群加强卫生消毒工作,精心护理,降低饲养密度,减少应激,加强通风、保温工作,供给新鲜的洁净水。选用退烧、缓解疼痛、消炎、控制继发感染的用药方案,可参考表2-3。

表2-3 西药治疗猪流行性感冒

药名功用 千克体重用量使用方法
青霉素抗菌消炎

1万~4万IU混合后1次肌内注射,每天2次,连续3天
硫酸卡那霉素10~15mg
板蓝根注射液清热解毒0.1~0.2mL
抗病毒Ⅰ号抗病毒
1%氨基比林注射液退热止痛

0.3~0.5mL
30%安乃近0.1~0.2mL
柴胡注射液0.3~0.5mL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