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是具有高度生物学活性的有机化合物,是维持猪体正常生命和生长所必需的一类特殊营养物质。大多数维生素都必须从饲料中摄取,其需要量少,但它们在生理上却起着调节和控制新陈代谢的重要作用,对猪的生长、健康、发育和繁殖有重要的意义。如果饲粮中缺乏维生素或对其吸收、利用不当,造成体内维生素缺乏,会引起一系列特定的维生素缺乏症。维生素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
(一)脂溶性维生素
1.维生素A 维生素A又称视黄醇,是一种高度不饱和的长链脂肪醇。
(1)生理功能:维生素A与视觉、上皮组织、繁殖、骨骼的生长发育、脑脊髓液压、皮质酮的合成都有关系。其重要的功能是维持正常视觉功能。维生素A在维持机体正常免疫功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维生素A还可调控分泌生长激素基因的活性,促进组织分化和生长。
(2)缺乏症:维生素A缺乏将导致猪生长受阻,神经功能紊乱,脑积水,外围神经退化,运动失调,步态蹒跚,四肢强直性痉挛和瘫痪,眼睛出现干眼症,视力减弱或失明,大猪皮肤表皮干燥、角化增剧,毛皮粗糙,有的出现脂溢性皮炎症,常继发呼吸道感染肺炎而致死。
(3)需要和添加量:猪对维生素A的需要量为1 300~4 000单位/千克饲粮。生长育肥猪需要量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种猪需要量高于生长育肥猪。
2.维生素D 又称抗佝偻素,是一种类固醇的衍生物。
(1)生理功能:主要功能是提高血浆中钙、磷水平以保证骨骼的正常钙化。
(2)缺乏症:维生素D缺乏,影响钙的吸收,导致血钙水平下降,血磷排出量增加,血中钙磷浓度下降,引起钙、磷吸收和代谢紊乱,使骨钙化不足。幼猪缺乏会导致患佝偻病,成年猪患骨软化症。
(3)需要和添加量:猪对维生素D的需要量为125~200单位/千克饲粮,仔猪需要量高于生长猪,种猪、后备猪与生长猪需要量相似。
3.维生素E 又称生育酚,是一种具有活性、化学结构相似的酚类化合物的总称。
(1)生理功能:其主要功能是维持猪正常生殖功能,在细胞内也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在重要的微器官磷脂膜内抑制过氧化物的生成,使不饱和脂肪酸稳定,因而成为抗氧化机制的第一道防线,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是抗氧化机制的第二条防线。在体内,维生素E还保护对氧敏感的维生素A免受氧化破坏,从而提高维生素A的效率。维生素E与免疫系统的发育和功能有关,并有抗贫血(增强铁的利用)的作用。
(2)缺乏症:维生素E的缺乏症与维生素E、硒或抗氧化剂有关。维生素E缺乏将导致猪出现肝坏死,脂肪组织变黄,血管受损水肿,胃溃疡;繁殖功能紊乱,公猪睾丸发育不良,精子活力差,受精力弱,畸形精子多;母猪受胎后易流产或死胎;仔猪生长停滞,肌肉营养不良或白肌病。
(3)需要和添加量:妊娠和哺乳母猪的需要量为44单位/千克日粮,仔猪和生长育肥猪的需要量为11~16单位/千克。
4.维生素K 维生素K是一类含有甲萘醌结构的抗出血性化合物的总称。
(1)生理功能:维生素K称为抗出血因子,它与血液凝固有密切关系,是合成凝血酶原因子Ⅱ,调节凝血因子Ⅶ、Ⅸ、Ⅹ的必需成分,是血液凝固机制系统发挥功能所不可能缺少的。维生素K的功能之一是促进凝血酶的形成,加速凝血,维持正常的凝血时间,凝血因子前体的激活过程中,包括谷氨酸的羧化作用,羧化酶系统参与这一过程时,必须依赖维生素K。
(2)缺乏症:主要临床症状是凝血功能下降,还伴有凝血酶原浓度降低和出血症等。严重缺乏时,会导致皮下组织广泛性出血和肌肉、消化道、泌尿生殖器、腹腔和脑等器官或组织内出血,并造成死亡。
(3)需要和添加量:猪对维生素K的需要量为0.5~1毫克/千克日粮。
(二)水溶性维生素
水溶性维生素除胆碱外都是辅酶的组成成分,对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代谢很重要。若饲料中缺少一种或多种水溶性维生素,猪均可能表现出食欲下降、生长缓慢、饲料利用效率低等现象。
1.维生素B1(硫胺素) 也称抗神经炎素。维生素B1主要有盐酸硫胺素和单磷酸硫胺素两种形式。
(1)生理功能:在细胞内是作为脱羟酶的辅酶参与三羧酸循环,可促进糖和脂肪的正常代谢。
(2)缺乏症: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呕吐,体温偏低,神经过敏,以及由心肌衰弱或坏死引起的心脏衰竭、猝死等。
(3)需要和添加量:猪对维生素B1的需要量为1.0~1.5毫克/千克日粮。
2.维生素B2(核黄素) 是一种含有核黄醇基的黄色物质,在体内,核黄素主要以三种形式存在,即游离二核苷酸黄素和两种辅酶衍生物——黄素单核苷酸(FMN)、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
(1)生理功能:核黄素是三羧酸循环中各种黄辅基酶的组成成分,它具有可逆的氧化还原反应特性,通过参与构成各种黄酶的辅酶,参与构成黄酶(黄素蛋白),在生物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能量转换过程中,起中间媒介作用。参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核酸和脂肪的代谢,提高蛋白质在体内的沉积,促进猪生长发育,保护皮肤、毛囊及皮脂腺。
(2)缺乏症:维生素B2缺乏会引起食欲缺乏,消化不良,生长发育速度变慢,神经过敏。皮肤干燥易皱裂,有时出现皮屑增多,眼睑腺分泌物增加,口腔黏膜和舌面易发炎溃疡。严重缺乏维生素B2的猪只,血浆嗜中性白细胞增多,免疫应答减弱,肾出血,脾肿大,肝脂肪沉积,卵泡萎缩,卵细胞退化以及坐骨神经、臂腕神经纤维溃变。
(3)需要和添加量:猪对维生素B2的需要量为20~40毫克/千克日粮。
3.维生素B3 又名尼克酸、烟酸、维生素PP、抗癞皮病维生素。
(1)生理功能:主要是以烟酸胺的两种辅酶形式NAD、NADP参与碳水化合物、脂类和蛋白质的代谢,尤其是在体内功能代谢的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它们对于保持组织的完整,特别是皮肤、胃肠道和神经系统的完整,具有重要的意义。
(2)缺乏症:食欲减退,生长速度下降,口腔舌黏膜发炎溃疡及胃酸缺乏,出现腹泻,排出恶臭的粪便并出现脱肛现象,偶尔出现呕吐。红细胞性贫血,皮肤发生片状剥落性皮炎,被毛粗糙、竖立、脱毛等症状,神经系统背根神经节退行性变化,并伴随着神经背根大规模染色质溶解,出现视网膜炎和弥漫性角膜炎等症状。
(3)需要和添加量:猪对维生素B3的需要量为7~20毫克/千克日粮。
4.维生素B5(泛酸) 又称抗皮炎因子、泛多酸,是辅酶A的组成成分。泛酸对皮肤和角膜的正常生理功能、毛发的色泽及对疾病的抵抗力有很重要的关系。
(1)生理功能:泛酸是辅酶A和酰基载体蛋白的组成成分。泛酸可以促进抗体的合成,增强机体抵抗病原体的能力。
(2)缺乏症:缺乏泛酸时,表现为丧失食欲,生长速度减慢,腹泻并粪便带血,血液中泛酸含量降低,饲料转化率下降。皮肤发红,炎症主要位于肩部和耳后部,皮肤肮脏并呈鳞片状,皮毛稀疏,眼周有棕褐色分泌物。并有特征性的运动失调,严重病猪将导致后肢瘫痪,呈一侧歪倒,后肢明显向两侧伸展,似犬坐式。
缺乏泛酸对母猪生殖力有较大影响,会导致母猪不育、死胎、化胎,弱仔。母猪还出现脂肪肝、肾上腺肥大、肌内出血,心脏扩张、卵巢核质减少及子宫不正常发育等症状。
(3)需要和添加量:猪对维生素B5的需要量为7~12毫克/千克日粮。
5.维生素B6(吡哆醇) 维生素B6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和吡哆胺三种吡啶衍生物。
(1)生理功能:主要与蛋白质代谢的酶系统相联系,也参与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代谢。
(2)缺乏症:缺乏食欲、生长缓慢。小红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症,出现类似癫痫状的惊厥现象,腹泻,背毛粗糙,鳞状皮肤,眼分泌物呈棕色,以及皮下水肿等。减弱猪的免疫应答。仔猪早期最明显的症状为丧失食欲;严重时,在产后两周内即可出现厌食症,伴随生长减慢、呕吐、腹泻。
(3)需要和添加量:维生素B6补充量为1~10毫克/千克日粮。
6.维生素B11 维生素B11又称叶酸。
(1)生理功能:促进免疫球蛋白的形成,增强对谷氨酸的利用率,保护肝脏并具有解毒功能。
(2)缺乏症:会引起仔猪增重下降,被毛脱落,伴有慢性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症,骨髓中白细胞和红细胞的比例下降,不成熟的巨核红细胞数上升。添加叶酸后血相好转。
(3)需要和添加量:1.3毫克/千克日粮,而仔猪与生长猪为0.3毫克/千克日粮。
7.维生素B12 又名氰钴胺素、钴胺素,其结构复杂,是唯一含有金属元素(钴)的维生素。
(1)生理功能:是血细胞正常生成、促进生长和各种代谢过程所必需的。维生素B12作为辅酶,参与由甲酸盐、甘氨酸或丝氨酸衍生的活性甲基的重新合成和它们转移成同型胱氨酸再合成蛋氨酸的过程。维生素B12在尿嘧啶甲基化形成胸腺嘧啶的过程中也非常重要。维生素B12同叶酸作用相互关联,促使叶酸转变为活性形式,提高叶酸利用率。它直接影响蛋白质代谢,提高植物性蛋白质饲料的利用率,还促进胆碱生成。
(2)缺乏症:表现为正常红细胞、中性白细胞数增加和淋巴细胞数减少,骨髓增生,肝脏和甲状腺增大。生长猪生长停滞,贫血,皮炎,运动失调;母猪的受胎率降低;妊娠母猪缺乏维生素B12导致流产、胚胎异常和产仔数低,泌乳量下降。
(3)需要和添加量:猪对维生素B12的需要量为11~20微克/千克日粮。
8.生物素 生物素以辅酶的形式参与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代谢。
(1)生理功能:在糖类代谢中,生物素是中间代谢过程中所必需的羧化酶。生物素既有催化羧化也有脱羧化反应的作用。在蛋白代谢中,生物素酶间接参与蛋白质合成中嘌呤的形成,直接参与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等氨基酸的脱氨基及核酸代替,在多种氨基酸的降解过程中需要生物素转移羧基。在脂类代谢中,生物素参与长链脂肪酸的生物合成。
(2)缺乏症:猪的足部损伤可能是缺乏生物素特征性的症状。
(3)需要和添加量:仔猪及生长猪0.05~0.08毫克/千克日粮,母猪为0.2毫克/千克日粮。
9.胆碱 胆碱以游离胆碱、乙酰胆碱以及更复杂的磷脂及其中间代谢产物的形式分布于自然界。在饲料原料中胆碱以卵磷脂的形式存在,以游离态或鞘磷脂形式存在的不到10%。
(1)生理功能:胆碱作为磷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参与组成卵磷脂、某些缩醛磷脂和鞘磷脂。胆碱在肝脏的脂肪代谢中起重要作用,胆碱作为磷脂的成分在脂肪代谢过程能促进脂肪酸以卵磷脂的形式被运输,提高肝利用脂肪酸的能力,加速肝中脂肪的消除和减少脂肪沉积。从而防止脂肪在肝脏中过多的沉积形成脂肪肝。胆碱被称为“抗脂肪”因子。
(2)缺乏症:猪缺乏胆碱导致生长停滞,骨和关节畸形,发生骨短粗病。呈短腿壶腹,运动失调,关节松弛,尤其是肩关节。脂肪肝综合征,肾出血性变性,肾小管上皮坏死形成梗死。后肢外展是一种在新生小猪中常见的由于胆碱缺乏引起的体征,缺乏胆碱的母猪,受胎率和产仔率显著降低。
(3)需要和添加量:猪对胆碱的需要量为0.3~0.6克/千克日粮,妊娠和泌乳母猪的需要量为1.00~1.25克/千克日粮。
10.维生素C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在自然界中主要有两种形式存在,即还原形式L-抗坏血酸和氧化形式L-脱氢抗坏血酸。
(1)生理功能:维生素C是脯氨酸羟基化酶的辅酶,有助于脯氨酸羟基化形成羟脯氨酸。参与体内氧化还原反应,促进细胞间质的生成、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和脆性;有抗炎、抗过敏作用。
(2)缺乏症:食欲缺乏,生长缓慢,患病率增高,全身营养不良,体质虚弱,呼吸困难,骨痛,以及皮肤、肌肉、脂肪组织和黏膜自发性出血引起贫血和溃疡;猪日增重、饲料转化率都下降。
(3)需要和添加量:猪对维生素C的需要量为0.05~0.1克/千克日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