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三、布鲁氏菌病
    来源:辈宠网

本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性传染病。本病的特征为: 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引起流产、睾丸肿、不育及多种器官组织的局部病灶。世界各地都存在,我国也有发生、流行,尤以东北、内蒙古和西北等牧区的羊、牛、鹿最为严重; 犬布鲁氏菌病则以吉林、广西等地区为重,猫的病例不多见。

[病原] 布鲁氏菌属中共有6个种,20个生物型,即马耳他布鲁氏菌,我国称羊种布鲁氏菌,有3个生物型; 流产布鲁氏菌,我国称牛种布鲁氏菌,有8个生物型; 猪布鲁氏菌,有4个生物型; 绵羊布鲁氏菌; 沙林鼠布鲁氏菌和犬布鲁氏菌。在我国已发现牛种菌的1、2、3、4、5、6、9型和猪种菌的1、3型,犬种菌也已发现。

在自然条件下引起犬、猫布鲁氏菌病的病原主要是犬种菌、牛种菌和羊种菌,呈现显性的或隐性的感染,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图3-3-4 布鲁氏菌形态排列

本菌为革兰氏染色阴性的球杆状或短杆状菌,多呈单在,很少成对、短链或聚堆排列 (图3-3-4),不形成荚膜,无运动性。为需氧菌,初代分离培养对需要在加有血液、血清、组织提取物或吐温40的培养基中生长,而且生长缓慢,经数代培养后才能在普通培养基、大气环境中生长,且生长较快,由原来的7~14日变为2~3日。

本菌有3种抗原,即A、M和R抗原,光滑型菌株以含A和M抗原为主,但在每种菌的分布比例不同; 粗糙型菌株不含A、M抗原,仅含R抗原。但光滑型和某些粗糙型菌株存在着共同的亚表面抗原 (天然半抗原),具有反应原性。

本菌的抵抗力不强,直射日光下0.5~4小时杀死,在土壤中可活存20~40日,在乳、肉中可存活60日,在皮毛上可生存75~120日,一般消毒药均可将其杀死。

[流行病学] 多种动物 (人、羊、牛、猪、鹿、马、骆驼、犬、猫等) 均对布鲁氏菌有易感性或带菌,实验动物中如豚鼠、小鼠、兔等也感染,只是对不同菌的种、型、株的感染性有差异。因此,本病的传染源十分广泛。流产母犬从阴道分泌物、流产胎儿、胎衣等排菌,菌也随乳汁排出,其排菌时间可持续一年半以上; 产下的仔犬多数已发生胎盘垂直感染而成为带菌者,仔、母犬都可成为菌的宿主,是十分危险的传染源,招致传染人和其他动物。患病及感染的公犬、猫,可自精液和尿液排菌,成为传染源,这在发情季节非常危险,到处扩散传播。

小型纯种犬、猫易感性最高,在群养犬、猫 (场) 中断奶幼犬、猫的感染率可达75%而发生暴发,城市和农村散养的犬、猫多呈散发。性成熟的和繁殖的犬、猫发病多,初胎犬、猫发生较多见。除了可垂直感染外,吃食污染食物以及交配等途径通过消化道感染和损伤的黏膜、皮肤感染。

[症状] 潜伏期长短不一,短的半月,长的半年,在未出现流产病状前处于不显性感染。一般在母犬、猫妊娠的最后30~50日发生流产,流产后阴道长时期流出分泌物;有的在流产、死产后出现不孕; 有的则发生反复流产。公犬和公猫感染后有的不显症状,有的出现睾丸肿(睾丸炎、附睾炎和前列腺炎) 或睾丸萎缩,也可招致不育。患犬和患猫也有的发生关节炎、腱鞘炎而表现跛行。

[剖检变化] 隐性感染病例见不到明显的病理变化,仅可见到淋巴结炎性肿胀。有症状的病例则可见到关节炎、乳腺炎、睾丸炎、淋巴结炎、骨髓炎等病变。流产母犬和母猫及孕犬、孕猫可见到阴道炎及胎盘、胎儿部分溶解,并伴有脓性、纤维素性渗出物和坏死灶。发病的公犬和公猫可见到包皮炎性变化和睾丸、附睾丸炎性肿胀等病灶。

[诊断] 引发犬、猫流产、不育和睾丸肿的原因比较复杂,故根据临床症状和流行特点等只能做出初步诊断,与钩端螺旋体病等鉴别或确诊,尚需进行实验室检查。

(1) 变态反应。于犬、猫尾根部无毛处皮内注射布鲁氏菌水解素0.2ml,在24~48小时各检查1次,出现明显水肿判为阳性。

(2) 病料采取与实验室检查程序。采取流产胎衣、羊水、阴道分泌物和胎儿胃内容物、肺、肝以及有病变的肝、脾、淋巴结,或乳腺、睾丸、附睾等病变组织,或乳汁、初乳、精液、血液、血清等。实验室检查程序如图3-3-5所示。

(3) 涂片镜检。几乎从布鲁氏菌感染动物的组织和分泌物的涂片中都可检出菌。常用的是采取流产胎衣、绒毛膜水肿液、胎儿胃内容物或肝、脾、淋巴结等病变组织,制成涂 (触)片后用柯兹罗夫斯基法染色,镜检可见到红色、球杆状的菌; 也可用革兰氏法染色,镜检可见到阴性的球杆菌。

图3-3-5 布鲁氏菌病实验室检查程序

(4) 分离培养。几乎从布鲁氏菌感染动物的组织和分泌物中均分离到菌,最易分离到菌的病料为所有流产病料和病变组织,有时也可从精液、乳汁和血液 (菌血病时) 中分离到布鲁氏菌。未污染的病料接种血液琼脂、血清葡萄糖琼脂或肝汤琼脂上,在5%~10%二氧化碳和通常条件下培养,可见到典型的菌落。污染病料可接种于加有染料 (1:2.5万~15万硫堇、1:5万碱性复红或1:20结晶紫) 的甘油肝汤琼脂,分别在5%~10%二氧化碳和通常条件下37℃培养,可见到布鲁氏菌生长。若认为病料中含菌不多,则可将病料接种 (腹腔、皮下或肌肉注射) 豚鼠进行增菌,经28天后剖检取脾脏再做分离培养。各菌种及生物型的鉴别见表3-3-2。

表3-3-2 布鲁氏菌各菌种与生物型的鉴别

生物型牛种菌生物型羊种菌生物型猪种菌生物型

羊绵

123456781231234
需要CO2

H2S产生Δ

硫基培养

碱性复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_**

(-)

-

-

+

(-)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