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七、毛滴虫病
    来源:辈宠网

毛滴虫病是由五鞭毛滴虫引起的以仔犬粘液性出血性腹泻为特征的病原虫病。

[病原] 病原为五鞭毛滴虫,只有滋养体一种形态,不形成包囊。滋养体呈椭圆形或梨形,大小为6~14μm×4~6.5μm。虫体前部有核,核的前方有一簇动基体,长出5根前鞭毛,4根为一组向前伸出,另1根则向后伸展。与轴柱和波动膜相连整体。

[生活史及流行病学] 毛滴虫的生活史简单,滋养体随饲料或经饮水进入犬、猫体内,寄生于大肠并在肠道内以纵2分裂法生殖,不形成包囊,滋养体随粪便排出体外成为传染源。

毛滴虫分布于全世界,热带亚热带地区较为流行。粪便中的虫体在潮湿环境下可存活数小时至8日不等。多种动物(包括人)会感染此病,蝇可传播本病。

[症状] 以顽固的慢性腹泻为典型症状,稀便中常带有粘液和血,食欲不振、消瘦、被毛粗乱、贫血和嗜眠等。当有其他寄生虫混合感染时,腹泻加重并持续时间长。

[诊断与鉴别诊断] 粪便中看到虫体可确诊。

(1)直接检查 取新鲜不成形粪便,用生理盐水稀释后直接镜检,可见鞭毛和波动膜运动。在成形的粪便中,虫体变圆,休眠,不运动,很难鉴别。

(2)染色检查 取新鲜粪便直接涂片,用PAF(结晶苯酚20g加生理盐水825ml、95%乙醇125ml、福尔马林原液50ml)固定,姬姆萨染色,镜检。此虫不易染色。

[治疗] 甲硝哒唑60mg/kg体重,连续投服5日。

[预防] 主要是注意饮食卫生和环境卫生。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