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积血是胸膜壁层、胸腔内脏器官或横膈膜出血,使血液贮留于胸腔内的一种疾病。又称血胸。
[病因] 本病多见于外伤,如肋骨骨折、胸壁透创等胸部创伤,肺血管肉瘤、肺挫伤,胸腔手术时造成血管破裂、横隔膜疝引起肺脏或横膈膜出血,以及膈疝伴有脾或肝脏破裂等;此外,血液凝固异常、双香豆素中毒、骨髓机能降低也是引起血胸的重要原因。
[症状] 患病表现为明显的腹式呼吸,呼吸浅表而困难,出血严重者可出现出血性休克,突然虚脱、四肢发凉,脉搏细而弱,可视粘膜苍白或发绀。听诊肺泡音减弱、心跳快而弱;肺泡听诊区移向胸部背侧,叩诊呈浊音。穿刺检查为血液,可凝固,与外周血液性质相同。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可做出初步诊断。胸腔穿刺可做出确诊,X线检查可见到胸腔内有积液阴影。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
[治疗] 以抗休克治疗、止血、改善血液循环及防止继发感染为原则。
如有休克者,首先应进行抗休克治疗,及时补充体液,有条件者,予以输血,如出血较多,应尽早行胸腔穿刺,抽出积血,同时给氧。穿刺后,应向胸腔内注入青、链霉素。
确诊并积极治疗原发病是关键。为达止血目的,可手术结扎止血,并肌注止血敏10~40mg/kg体重。要注意预防继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