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炎是指乳腺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感染而发生的急性或慢性炎症。
[病因] 病原微生物主要通过乳头或乳头皮肤损伤侵入感染,也可由体内其他部位的感染病灶,经血行转移至乳腺所致。常见病原微生物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此外,布氏杆菌、结核杆菌、变形杆菌和霉形体等也可引起乳房炎。慢性乳房炎,可由急性乳房炎转变而来,但更常见于老龄犬、猫,其发生可能与体内激素代谢紊乱或失调有关。
[症状] 急性乳房炎: 病初,乳房潮红、肿胀、皮肤紧张,触诊坚实,并有热痛,母犬、猫常不让仔犬、猫吮奶,泌乳量减少或停止。随后,在患病乳房内形成一些小肿块,此时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从乳房中可挤出稀薄、混浊、含有絮状物或血液的乳汁。
慢性乳房炎: 临床上以乳腺内结缔组织增生而形成硬块,乳腺萎缩,泌乳功能丧失等为主要症状,其他全身症状不明显。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乳汁变化,即可做出诊断。
[治疗] 急性乳房炎,为缓解炎症可注射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1~2次/日,连用2~3天)。并在乳房外涂以鱼石脂软膏或用普鲁卡因青霉素溶液在患病的乳房基部做环形封闭,以促进炎症消散。若形成脓肿则及时切开排脓和用防腐药液冲洗。若呈现毒血症则进行抗生素和输液疗法。
慢性乳房炎,参照上述方法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患病乳腺切除。有些病例则应进行卵巢子宫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