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三十二、旋毛虫病
    来源:辈宠网

病 原

本病病原为旋毛形线虫。雄虫长1.4~1.6毫米,雌虫长3~4毫米。

流行特点

旋毛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目前已知人和100多种动物能自然感染,其中哺乳动物至少有65种。家畜中主要见于猪和犬。当人或动物吃了含有旋毛虫包囊的肉后,包囊被消化,幼虫逸出,钻入十二指肠和空肠的粘膜,不久发育为成虫。雌雄交配后雄虫死亡,雌虫钻入肠腺或粘膜下淋巴间隙中产出幼虫。大部分幼虫经肠系膜淋巴结到血液,散布到全身,主要存在于横纹肌(如膈肌、舌肌、咬肌等),并在其中形成包囊,包囊呈圆形、椭圆形,呈白色针尖状,大小为0.25~0.30毫米×0.40~0.70毫米。

临床症状

自然感染的病猪一般无明显症状,严重感染者可出现肠炎、腹泻、体痒、食欲降低、消瘦等症状,但极少死亡。

诊断方法

病猪生前无明显症状,诊断较困难,可用皮内变态反应、玻片反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间接血凝试验等检测特异性抗体来诊断。猪旋毛虫病多在宰后肉检中发现。一般采屠体两侧膈肌角各一小块,重30~50克,去肌膜在肉样上顺肌纤维方向剪取24块比大米粒小的肉片,均匀放在玻片上,再用另一玻片覆盖并压成薄片,在低倍显微镜下检查,可发现包囊和尚未形成包囊的幼虫。用美蓝溶液染色,肌纤维和包囊呈淡蓝色,虫体不着色(图32)。

防治措施

猪要圈养。不用混有生肉屑的泔水喂猪。猪场应防鼠、灭鼠,防止饲料被鼠类污染。加强猪肉、狗肉及其他兽肉的检验,防止人的感染。对人体旋毛虫病的治疗可用噻苯咪唑按人每千克体重每天25~40毫克,分2~3次口服,5~7日为一疗程,可杀死成虫和幼虫。对猪旋毛虫病可每千克饲料加入0.3克丙硫苯咪唑,连续饲喂10天。

图32 旋毛虫病

幼虫包囊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