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十、大叶性肺炎
    来源:辈宠网

大叶性肺炎是肺泡内以纤维蛋白渗出为主的急性肺炎,又称纤维素性肺炎或格鲁布性肺炎,是累及整个肺叶的一种急性纤维素性炎症过程。病变起始于局部肺泡,并迅速波及到整个或多个大叶。临床上以稽留热型、铁锈色鼻液和肺部出现广泛性浊音区为特征,可发生于马、牛、羊、猪等动物,且体质强营养良好者易患。

【病因】

病因可分为传染和非传染性两种。

1.非传染性的纤维素性肺炎多为散发,其致病微生物主要是肺炎双球菌,还有链球菌、绿脓杆菌、巴氏杆菌等常在菌,但病的发生要有条件性致病因素的同时作用。致病因素有:任何一种过度劳役(疲乏的长途迁移,火车或船舶运输,摔倒等);治疥的药浴,胸廓的暴力施压,畜舍卫生环境不佳;受凉对促进疾病发生有重要作用。吸入烟尘或刺激性气体,在削弱抵抗力的条件病因作用下,附生于黏膜的微生物可获得一定的致病性,导致本病的发生。

2.传染性纤维素性肺炎 其病原比较明确,如马胸疫、牛肺疫、猪肺疫,犬、猫、兔等巴氏杆菌引起的纤维素性肺炎。

3.继发症 在某些疾病过程中,作为继发症或伴随症状,也会有纤维素性肺炎的发生,如猪瘟、炭疽、血斑病、犊牛副伤寒、禽霍乱等。

【病变】

病原微生物与条件致病因素共同作用下,发生过敏性炎症反应。炎症通常从肺叶深部开始,并迅速扩散至整个肺叶。病变可局限于一侧或双侧,病变多位于肺中前部,后上界很少。

病理过程迅速及病情严重除与过敏因素有关外,还与病原特点(致病性)分不开。如肺炎双球菌,为革兰阳性菌,多成对排列,具有多糖体组成的荚膜,不易被机体吞噬细胞所作用,产生溶血素及杀白细胞素,动物愈后不产生明显的免疫。自然病例,病程明显分为4个阶段。

1.充血水肿期 数小时至1天,为间质与实质高度充血与水肿期,肺毛血管充盈。肺泡上皮脱落,渗出液为浆液性,并有红细胞、白细胞的积聚,但肺泡内仍有一定量空气。剖检时,可见肺组织容积略大,富有一定弹性。病变部分呈黑蓝红色,切面光泽而湿润,流出紫色血样液,气管内富有泡沫。炎症早期为1~2天。

2.红色肝变期 发病后3~4天为红色肝变期。剖检发现肺叶肿大,呈暗红色;病变肺叶质实,切面稍干燥,呈粗糙颗粒状,近似肝脏,故有“红色肝变”之称。肺泡内渗出物凝固,主要由纤维蛋白构成,其间混有红细胞、白细胞,肺泡已不含空气,但应有一定数量的中性粒细胞和少量肺泡巨噬细胞。支气管周围,小叶间质和胸膜下组织发生炎性水肿时,可明显增宽,其中充盈大量浆液纤维样渗出物,还有一定数量中性粒细胞。间质中淋巴扩张,其中充满多量炎性渗出物,有的淋巴管发生炎症,并有淋巴栓形成。

3.灰色肝变期 发病后5~6天为灰色肝变期。剖检发现肺叶仍肿胀、质实,切面干燥、呈颗粒状。由于充血消退,红细胞大量溶解消失,实变区颜色由暗红色逐渐变为灰白色,投入水中可完全下沉。白细胞大量出现于渗出部位,渗出物开始脂肪变性,病变部呈灰色(灰色肝变)或黄色(黄色肝变)。组织学变化为泡腔内纤维蛋白性渗出物增多,肺泡壁毛细血管受压,病变肺组织呈贫血状;肺泡腔内纤维蛋白网中有大的呈中性粒细胞、极少量红细胞;纤维蛋白经肺泡间孔相互连接的网状结构更为明显。

4.溶解消散期 发病后1周左右为溶解消散期,机体充分发挥抗菌机制,形成特异性抗体,白细胞、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增强,导致病原菌被消灭。剖检发现肺叶体积复原,质地变软,病变肺部呈黄色,挤压有少量脓性混浊液体流出,胸膜渗出物被吸收或有轻度粘连。组织学变化为中性粒细胞大多变性、坏死、崩解,肺泡巨噬细胞数量明显增多,纤维蛋白网在白细胞释出的溶蛋白酶的作用下逐渐溶解,溶解物由气道咳出或经淋巴管被吸收。病变肺组织逐渐恢复正常结构和功能,但个别情况下溶解作用不佳,结缔组织增生、机化,最终导致肉样变。极少数情况下,局部有坏死,形成脓肿,或因腐败菌继发感染而形成肺坏疽。

【症状】

突发高热,大动物体温可达40℃以上,呈稽留热型,并持续到溶解期。动物精神状态不佳,食欲丧失,反刍停止。反刍兽、猪等卧地,而马匹常站立,前肢叉开结膜充血、黄染。呼吸系统检查,可见干咳气喘、呼吸困难,在肝变期可能出现铁锈色鼻汁。此系渗出物中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在酸性环境下变成含铁血黄素所致。注意对于马这一症状并非必然出现,或有,量也较少。至消散期,动物呈湿性咳。

1.肺的病理学检查 叩诊时,多数在肘后的部位出现过清音至浊音。听诊时,因疾病发展过程中病变的不同而有一定差异。充血渗出期,由于支气管黏膜充血肿胀,肺泡呼吸间增强,并出现干啰音,以后随肺泡腔内浆液渗出,听诊可闻湿啰音或捻发音,肺泡呼吸音减弱。当肺泡内充满渗出物时,肺泡呼吸音消失。肝变期肺组织实变,出现支气管呼吸音;溶解期渗出物逐渐溶解、液化和排除,支气管呼吸音逐渐消失,出现湿啰音或捻发音;最后随疾病的痊愈,呼吸音恢复正常。

心跳次数在病初体温升高2~3℃时,增加10~15次,与体温升高不完全一致(一般情况下,发热动物体温升高伴有过敏)。

2.胸部叩诊 随着病程出现规律性的叩诊音。充血渗出期,因肺脏毛细血管充血,肺泡壁弛缓,叩诊呈过清音或鼓音。肝变期,细支气管和肺泡内空气逐渐减少,叩诊呈大片半浊音或浊音,可持续3~5天。溶解期,凝固的渗出物逐渐被溶解、吸收和排除,重新呈过清音或鼓音。随着疾病的痊愈,叩诊间恢复平常。马的浊音区多从胸后下部开始,逐渐扩展至胸部后上方,范围扩大,上界多呈弓形,弓背向上。牛的浊音区,常在肩前叩诊区。大叶性肺炎继发肺气肿时,叩诊边缘呈过清音,肺界向后下方扩大。

3.血液学检查 白细胞总数增加,淋巴细胞比例下降,单核细胞消失,中性粒细胞增多,红细胞减少,血小板数下降,血沉加快。

尿量在肝变期减少,比重增加,氯化物减少。至消散期,尿量增多,比重开始下降,尿内氯化物出现,尿素含量增加。因纤维蛋白分解随尿排出,可出现一时性蛋白尿。

4.X线检查 病变部呈明显而广泛的阴影,非典型病例也经常见到,特点是病程较短,体温升高也不十分明显。

【病程及预后】

典型病例,一般持续1周左右,其后体温下降、症状缓解,至两周左右减退,如无并发症(如肺脓肿、坏疽、胸膜炎等)一般可治愈。若在溶解期或其后仍保持高温,或降温后又升高,均为预后不良之兆。非典型大叶性肺炎,病程长短不一。病情较轻者,在充血期即开始恢复,不再发展,预后较好;病情严重者,可出现许多并发症,如肺脓肿、肺坏疽、胸膜炎、败血症等,常预后不良。

【诊断】

依据本病的定型经过、高热稽留、铁锈色鼻液,不同时期肺部听叩诊时的特点变化,即可诊断。X线检查肺部有大片浓密阴影有助于诊断。本病应与小叶性肺炎和胸膜炎相鉴别。

凡怀疑纤维素性肺炎之病例,首先要考虑到由特殊病原引起传染性疾病的可能。如排除不了传染病时,要按防治传染病的措施采取相应手段。

【防治】

1.预防 基本同支气管炎、卡他性肺炎,尤应注意消除条件病因。当怀疑是由特殊病原引起的,要采用相应的防治措施。

2.治疗 治疗原则基本同卡他性肺炎,即抗菌消炎、控制继发感染、制止渗出和促进炎性产物吸收。

首先应将病畜置于通风良好、清洁卫生的环境中,供给优质、易消化的饲草料。

(1)抗菌消炎:选用土霉素或四环素,剂量为每日10 ~30mg/kg,溶于5%葡萄糖溶液0.5~1L,分2次静脉注射,效果显著。静脉注射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降低机体对各种刺激反应性,控制炎症发展。因本病发病迅速、病情重剧,在选用抗菌消炎药时要特别慎重,不要轻易换药,并要做药物敏感性试验。大叶性肺炎并发脓毒血症时,可用10%磺胺嘧啶钠溶液100~150ml、40%马洛托品溶液60ml、5%葡萄糖溶液500 ml,混合后马、牛一次静脉注射(猪、羊酌减),每天1次。

(2)制止渗出和促进吸收:静脉注射10%氯化钙或葡萄糖酸钙溶液,促进炎性渗出物吸收可用利尿剂。当渗出物消散太慢,为防止恶化,可用碘化钾,马、牛5~10g;或碘酊,马、牛10~20ml(猪、羊酌减),加在流体饲料中或灌服,每天2次。

(3)对症治疗:体温过高可用解热镇痛药,如复方氨基比林、安痛定注射液等。剧烈咳嗽时,可选用祛痰止咳药。严重的呼吸困难可输入氧气。心力衰竭时用强心剂。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