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体上的一种病理性盲管,由深部组织通向体表,只有一个外口,多数窦道细而狭长,或直或弯,仅少数呈分枝状。常见于臂部,鬐甲部、颈部、股部,胫部、肩胛和前臂部等,引发的病因主要有: 常随同致伤物体一起进入体内的异物、或手术时将其遗忘于创内的如弹片、砂石、木屑、被毛、金属丝、结扎线、棉球,纱布等; 其次为化脓坏死性炎症,如脓肿、蜂窝织炎、开放性化脓性骨折、腱及韧带的坏死、骨坏疽及化脓性骨髓炎等。创伤深部脓汁不能顺利排出,而有大量脓汁潴留的脓窦,或长期不正确的使用引流等都容易形成窦道。临床症状为: 从体表的窦道口不断地排出脓汁。诊断时除对窦道口的状态、排脓特点及脓汁的性状进行细致的检查外,还要对窦道的方向、深度,有无异物等进行探诊。必要时亦可进行X射线诊断。治疗原则为消除病因和病理性管壁,通畅引流以利愈合:①对疖,脓肿、蜂窝织炎自溃或切开后形成的窦道,可灌注10%碘仿醚,魏氏流膏 (松馏油5.0、碘仿或5—10%碘酊3.0、蓖麻油或鲜肝油100.0)、磺胺碘仿甘油合剂 (5∶3∶100) 等以减少脓汁分泌和促进组织再生。②当窦道内有异物、组织坏死块时,必须用手术方法将其除去。③当窦道口过小、管道弯曲,由于排脓困难而潴留脓汁时,可扩开窦道口,根据情况造反对孔或作辅助切口,导入引流物以利于脓汁的排出。④窦道管壁有不良肉芽或形成瘢痕组织者可用腐蚀剂腐蚀,或用锐匙刮净、或用手术方法切除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