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种鸭从1日龄开始到进入产蛋期前(22周龄)的整个生长过程为生长阶段,此阶段是养好种鸭的关键性阶段,生长阶段又分为两个时期,即育雏期和育成期。育雏期有按1~4周龄的,也有按1~8周龄的,相应育成期为5~22周龄或9~22周龄。不论如何划分,这些都不是主要的,关键是肉种鸭进入不同的周龄,就必须按不同周龄的生理生长特点要求来进行合理的饲养管理。下面以樱桃谷肉种鸭的饲养管理的分段方法,即1~4周龄为育雏期,5~22周龄为育成期为例,分别进行介绍。
1.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雏鸭体质娇嫩,发育不完全,对外界抵抗力差,因此,必须保证提供适宜的饲养管理条件,以提高育雏成活率及育雏质量。
(1)育雏舍的准备 种苗到达前至少1个月将育雏舍腾空,全面彻底地清扫消毒。检查维修供水、供电、供暖、通风等设施设备,清洗消毒饮水器及供料器具。检修房舍,堵塞所有的孔洞和缝隙,检查门窗的完好性。最后将所有设备、用具、垫料置于育雏舍内进行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24毫升甲醛溶液,12克高锰酸钾,熏蒸12~24小时。种鸭苗到达前3天将所有用具、垫料都再次按首次熏蒸消毒方法消毒1次,24小时后打开门窗换气。在种鸭苗到达前12小时,应将舍内温度升至27 ℃,育雏区温度升至33~35 ℃,并对饲养区的道路、育雏舍的门窗外面进行喷洒消毒。
(2)选好种苗 在选购种苗时,要了解引种祖代场的防疫情况,疫病流行情况,不能从疫区和发病的种鸭场购买种苗。当地没有威胁鸭的传染病流行时,要了解种鸭饲养孵化场内的饲养管理水平及以往种苗销售情况、生长情况。确定好种苗供应场家后,供需双方应就所承担的责任义务达成协议或签订合同,以确保种苗质量。进种苗时要选择个体中等、精神饱满、羽毛金黄色的健康个体,尤其要注意脐部的愈合情况。有些场家往往给一定比例的种鸭苗,以作为途中死亡补偿,切记不能要弱残鸭苗。
(3)种苗运输 接种苗之前必须将育雏舍的一切准备工作做好,在接运种鸭苗前还要将运输种苗的准备工作做好,特别是车辆及装苗的容器要干净,并要经过严格消毒。若是短距离运输,既要注意保暖,又应注意通风,还要注意防雨淋。长距离运输最好选用冷暖空调车辆,途中也要适当开窗调节一下车箱内空气,车厢内的温度要控制在26 ℃以上,夏季中午不要超过33 ℃。途中每隔2~3小时要对鸭绒毛喷水1次,以免运途时间过长而引起鸭苗脱水。喷水要使用能喷雾的“打气式喷雾器”,只有喷雾才能在鸭体绒毛上形成雾珠,方可使鸭苗饮上水珠,否则鸭苗是无法补充水分的。刚开始喷水,最好使用放凉的开水,以免因水质差而影响育雏质量。运输途中,人员不得随意上下车,若需上下车,必须得经过严格消毒。如果运输路途时间长还可以考虑用洗干净的绿豆芽撒进雏鸭盒内让其采食。
(4)育雏方式 育雏方式比较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地面平养育雏。另一种是网上平养育雏。育雏方式与种鸭苗的成活率及育成后的品质关系密切。
1)地面育雏:地面铺垫清洁柔软舒适的垫料,如铡短的稻草或稻壳,若用麦草,一定要压成扁平状,以防止扎伤鸭腹部,对初生雏第一次至少应垫5~6厘米厚以上的垫料,以后要经常铺垫,始终保持垫草清洁、干燥。
2)网上育雏:在育雏舍内设置60~100厘米高的塑料网座,采用这种方法能使雏鸭与粪便隔离,有利于预防和减少疫病发生,而且能节约垫草开支。虽一次性投资较大,但可长期受益。
养种雏鸭一般多采用地面育雏方式,不论采用何种育雏方式,都应将公鸭、母鸭分开放置饲养。在公鸭栏内放入一定数量的有“标识印记的母鸭”以便刺激鸭性的正常成熟。
(5)环境控制 种鸭苗跟商品雏苗的环境控制要求基本一致,相对来讲,种鸭苗的管理要求要更严一些。
1)温度控制:育雏前4天,应使用两个温度区,育雏伞区下面温度应为33~35 ℃,舍温应控制在27 ℃,让鸭苗自由选择适温区。4天以后伞下温度每周可下降1~2 ℃,舍温可下降0.5~1 ℃。以后随着日龄的增加,体温调节功能逐渐完善,在4周龄后的种雏鸭一般适宜生长温度以18~25 ℃为宜。在供暖方式上,可因地制宜,没有以上供暖条件的,若采用其他供暖方式的,但应把握一个原则,要使鸭苗感到舒适。饲养管理人员要勤观察,以鸭苗能均匀分布,饮水采食正常为宜。
脱温时间应在伞下温度降之与室温一致时开始脱温。鸭苗在脱温前1~2天可选择在中午打开南面窗子3~4小时,3~4天要逐渐延长至6~8小时,5天后可全天打开朝阳面窗。在遇到低温天气时,要注意避免空气直接对流,即前后窗不要同时开,以避免使舍内温度迅速下降。
2)湿度控制:要勤铺垫草,经常保持垫草干燥。注意饮水方式,防止鸭苗戏水打湿垫草,这里应特别提醒的是垫草必须质量好,新鲜、无霉变,并且是经过熏蒸消毒过的。防止舍内出现高温、高湿现象,以免发发生疫病,影响鸭苗的健康生长。
3)光照:光照对种鸭后期繁育的成功影响很大。在购买种鸭时,种鸭苗供应商会提供光照模式,以期通过光照的调整达到适时成熟的目的。各种鸭饲养场必须遵循这一规律,控制光照时间及光照强度。在设计的照明时间内,光的强度不应低于10勒,使用普通的白炽灯时,每平方米有5瓦照度便能达到上述要求。下面提供一个樱桃谷父母代种鸭SM3型的光照程序:开始第1天按23小时光照时间,以后逐日减少1小时,即第2天为22小时,第3天为21小时,第4天为20小时,第5天为19小时,第6天为18小时,从第7天开始以后整个育成期始终维持17小时,每天凌晨4点至晚上9点有光照,光照强度为20勒。
4)饲养密度:雏鸭苗在接入育雏舍后,先将其分群放入栏围内,每群300~500只。1~7日龄每平方米饲养10只,8~28日龄每平方米可饲养2~3只。29日龄转入地面平养时,要注意防止出现应激现象,一般来讲,养种鸭苗还是以地面平养为宜。
(6)饮水与开食 培育雏鸭要掌握“早饮水,适时开食,先饮水后开食”的原则。一般要求在雏鸭接入育雏舍后就可以安排饮水,在饮水前,先使每只雏鸭的嘴在饮水器中沾湿一下,以保证雏鸭及时找到水源,当种鸭苗有1/2以上东奔西跑并有啄食行为时即可开食。饮水的质量必须是以人可饮用的生活用水。对地表水万万不可饮用,因地表水微生物、有机物质含量高可引起鸭苗发病。
(7)投料及饲喂 雏鸭喂料应遵循“定量”、“定时”、“1次投完”的原则。定量就是按投料时的存栏数乘以当天的标准日喂量,准确称取;定时,即每天在同一时间投料,1次投完。种鸭苗实行的是限制饲喂,为了保证每只鸭苗吃料均匀,应1次性地投完,并要勤观察和记录每天的吃料情况。切记投料时,同时供应充足的饮水。
育雏期种鸭苗每天的饲喂标准应由种鸭苗的供应商提供。表8-1提供一个樱桃谷鸭父母代肉种鸭SM3育雏期的喂料计划,供参考。其他鸭种都有各自的标准,不可随便机械套用。
表8-1 樱桃谷鸭父母代肉种鸭28天喂料计划
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