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任务7 猪巴氏杆菌病
    来源:辈宠网

多杀性巴氏杆菌常引起各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和人发生传染病,统称为巴氏杆菌病。特征是急性型呈败血症变化,故又称出血性败血症;慢性型表现为皮下组织、关节、各脏器的局灶性化脓性炎症,多与其他传染病混合感染或继发。

猪巴氏杆菌病又称猪肺疫,主要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

一、病 原

多杀性巴氏杆菌是两端钝圆、中央微凸的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大小为0.2~0.6 μm×0.6~2.5 μm,单个散在,无芽孢,无鞭毛,不能运动,新分离的强毒株有荚膜。病料切片、触片或涂片用瑞氏、姬姆萨氏或美蓝染色镜检,见菌体多呈卵圆形,具有明显的两极浓染的特性;用培养物所作的涂片,两极着色不那么明显,用印度墨汁等染料染色时,可看到清晰的荚膜。本菌为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对营养要求较严格,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贫瘠,在麦康凯培养基上基本不生长,在加有血液或血清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最适温度为37.2~37.4 ℃,最适pH为7.2~7.4。在血清肉汤中培养,开始轻度浑浊,4~6 d后液体变清朗,管底出现黏稠沉淀,振摇后不分散,表面形成菌环,在血清琼脂平板上培养24 h,可以形成淡灰色、闪光的露珠状菌落;在血琼脂平板上长成水滴样小菌落,无溶血现象。

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类比较复杂,根据菌落表面有无荧光及荧光的色彩可以分为3型,即Fg型、Fo型和Nf型。Fg型对猪、牛、羊等动物具有强大的毒力,但对禽类的毒力较弱;Fo型对禽类有强大毒力,但对猪、牛、羊等家畜毒力较弱;Nf型菌对动物的毒力都很弱。根据菌株间荚膜(K)抗原结构的不同,将本菌分为A、B、D、E和F 5个血清群;根据菌体(O)抗原的不同,将本菌分为1~12个血清型。K抗原与O抗原互相组合,可构成15个血清型。不同动物感染的血清型也不同,如牛常见的是6∶B、6∶E;猪以5∶A、6∶B为主;家禽以5∶A最常见。本菌的致病力依菌型及动物而异,各种动物分别由不同的血清型所引起,而且各型之间多无交叉保护或保护力不强。但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动物之间可发生交叉感染,但为散发,呈慢性经过。

该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在干燥环境下2~3 d内死亡,在血液及粪便中能生存10 d,在腐败的尸体中能生存1~3个月,在日光和高温下立即死亡。普通消毒剂常用浓度对本菌都有良好的消毒效果。对部分抗生素敏感。

除多杀性巴氏杆菌外,溶血性巴氏杆菌、鸡巴氏杆菌和嗜肺巴氏杆菌也可成为本病病原。

二、流行病学

(一)易感动物

多种动物和人均有易感性,各种年龄的动物都可感染,以幼龄动物较为多见。动物中以猪最敏感,尤其是仔猪,以及保育猪、中小猪、成年猪、阉割小母猪。禽类是以鸭最易感,其次是鹅、鸡。其他易感动物有野禽、牛、羊、马、兔等,实验动物中小鼠最易感。

(二)传染源

患病动物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本菌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在健康猪的上呼吸道中有约30%的猪带有巴氏杆菌,屠宰猪扁桃体带菌率为63%。

(三)传播途径

本病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吸血昆虫以及皮肤和黏膜创伤发生外源性感染;也可通过带菌者发生内源性感染。

(四)流行特点

本病的发生一般无明显的季节性,但以冷热交替、气候剧变、闷热、潮湿、多雨的时期发生较多,但气候不是主要因素。本病一般为散发性,但水牛、牦牛、猪发病有时呈地方流行性,绵羊有时也可能大量发病,家禽,特别是鸭群发病时,多呈流行性。

猪肺疫主要发生于断奶仔猪到保育猪,发病率15%左右,死亡率33%~51%,表现为生病急、死亡快、死亡率高等特点,哺乳仔猪发病时死亡率更高。本病常与传染性胸膜肺炎、支原体肺炎、败血型链球菌、附红体病等发生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使病情更为复杂。

三、临床症状

潜伏期1~12 d。临床上常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慢性型。

(一)最急性型

最急性型病例多见于新疫区,表现为突然发病死亡,呈现败血症病状。病程稍长者,体温升高(41~42 ℃),食欲废绝,全身衰弱,呼吸困难,心跳加快。颈下咽喉部发热、红肿、坚硬,严重者向上延及耳根,向后可达胸前。病猪呼吸极度困难,常呈犬坐姿势,伸长头颈呼吸,有时发出喘鸣声,口鼻流出泡沫,可视黏膜发绀。腹侧、耳根和四肢内侧皮肤出现红斑。呼吸症状一经出现,即迅速恶化,很快死亡。病程1~2 d。病死率100%。

(二)急性型(胸膜炎型)

急性型是本病主要和常见的病型。主要表现为纤维素性胸膜肺炎症状。体温升高(40~41 ℃),病初发生痉挛性干咳,咳出脓黏液,往往带有血丝,呼吸困难,鼻流黏液。后变为湿咳,咳时有痛感,触诊胸部有剧烈的疼痛。病势发展后期,呼吸更困难,张口吐舌,呈犬坐姿势,可视黏膜蓝紫,常有结膜炎。病初便秘,后腹泻。后期心衰,耳后、颈部、腹部、四肢内侧等处皮肤出现红色斑点,指压不褪色。多数发病2~7 d后,因心动过速、不能站立而窒息死亡。不死的转为慢性。

(三)慢性型

慢性型多见于流行后期,以慢性肺炎和慢性胃肠炎为特征。一般两周以上,病猪持续性咳嗽,呼吸困难,体温时高时低,精神不振,食欲减退,逐渐消瘦。有时关节肿胀,皮肤发生湿疹。最后发生腹泻,进行性营养不良,极度消瘦。如不及时治疗,病猪常因脱水、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而死亡,病死率60%~70%。

四、病理变化

主要病变在呼吸道,特别是肺脏具有示病意义。

(一)最急性型

最急性型全身浆膜、黏膜和皮下组织广泛出血。咽喉部最突出的病理特点是:咽喉部及周围组织呈出血性浆液性炎症,切开颈部皮肤,可见大量胶冻样淡黄色的水肿液,有时水肿可蔓延至前肢。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切面呈均匀一致的红色,此种变化以咽喉部淋巴结最为明显。

(二)急性型

急性型除有出血病变外,主要以胸腔内病变为主,表现为化脓性支气管炎、纤维素性胸膜炎,甚至有附着物粘连或胸腔积液,多数病例肺肿大、坚实,有不同程度的肝变,可见到红色或灰红色斑点,肺切面呈现大理石样变。支气管内充满分泌物。胸腔和心包内积有多量淡红色混浊液体,内混有纤维素。病程较长时,胸膜与肺、胸膜与心包发生粘连。支气管和肠系膜淋巴结有干酪样变化。

(三)慢性型

慢性型主要以增生性炎症为特点,表现为肺有较陈旧的肺炎坏死灶,并形成肺胸膜粘连和坏死物的包裹。肺组织大部分发生肝变,并有大量坏死灶或化脓灶,外面有结缔组织包裹,有的部分肺组织的结构被破坏,形成化脓灶。有的部位有大量结缔组织增生,形成肺肉变。胸膜常因结缔组织增生而与肺粘连。胃肠呈卡他性炎症。

五、诊 断

(一)临诊诊断

见技能训练。

(二)实验室诊断

见技能训练。

(三)鉴别诊断

猪巴氏杆菌病诊断中应注意与常见猪败血性传染病、猪呼吸道传染病相区别。见表3-2、表3-4。

表3-2 猪7种败血病状类传染病的鉴别诊断

病名 病原 流行特点 主要症状 主要病变 实验室

诊断

防 治
猪瘟 猪瘟病毒  仅猪发病,不分年龄、性别和品种;无季节性;感染、发病、死亡率都高,流行广,流行期长,易继发、混合感染;传播途径多,垂直传播;因免疫压力,多为温和型表现  高热(41 ℃以上)不退,先便秘、后腹泻;站立不稳;颈部、皮下、四肢内侧皮肤发绀、出血;公猪包皮积尿;结膜炎;个别有神经症状;孕猪可有流产  皮肤、黏膜、浆膜、喉、肾、膀胱和大肠黏膜有出血斑点;淋巴结切面大理石样;脾边缘梗死;大肠有纽扣状溃疡;猪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等  分离病毒,测定抗体,接种家兔  无法治疗,主要依靠疫苗预防和紧急接种
猪丹毒 猪丹毒杆菌  3—12月龄猪多发,多见于炎热季节,吸血昆虫可传播该病。散发或地方流行性;病程短,病死率高。该病可感染人  高热,42 ℃以上,结膜充血、眼睛清亮,先便秘后腹泻,病程3 d左右出现凸出皮肤的疹块;慢性表现关节炎和心内膜炎临诊症状等  急性皮下弥漫性出血,肺充血水肿,脾显著充血肿大呈樱桃红色,“大红肾”;慢性为增生性非化脓性关节炎,疣状心内膜炎  涂片镜检,分离鉴定,血清学试验  青霉素治疗,疫苗预防
猪肺疫 巴氏杆菌  架子猪多见,散发,与季节、气候、饲养管理、卫生条件等有关;发病急、病程短,病死率高  体温41~42 ℃,呼吸困难、犬坐姿势,咳、喘,口吐白沫,咽、喉、颈、腹部红肿,常窒息死亡  咽喉、颈部皮下水肿;纤维素性胸膜肺炎,水肿,气肿,肝变,切面呈大理石样变  涂片镜检,分离鉴定,接种小鼠  链霉素等药物治疗有效;疫苗预防
猪副伤寒 沙门氏菌  2—4月龄多发,地方流行,多经消化道传播;与饲养条件、环卫、气候等有关(内源性感染),流行期长,发病率高  急性体温41 ℃以上,腹泻,耳、胸、腹下发绀;慢性者下痢,排灰白或黄绿色恶臭稀粪,皮肤有痘样湿疹,易继发其他疾病,最终死亡或呈僵猪  急性多为败血症、脾肿大、淋巴结链锁状肿;慢性为坏死性肠炎,大肠黏膜呈糠麸样坏死  涂片镜检,分离鉴定  广谱抗生素有效,疫苗预防
链球菌病 链球菌  各种年龄的猪均可发生,每年5—11月多发,初次流行来势凶猛,地方流行性。发病急,感染和发病率高,病型多,流行期长  急性体温41~42 ℃,高热不退,皮肤有出血点,结膜潮红、共济失调、多发性关节炎,后期出现呼吸困难。仔猪可见神经症状;慢性淋巴结脓肿  皮下广泛出血,淋巴结肿大出血、化脓,纤维素性肺炎,胸腹腔、关节腔积液、纤维素沉着,脾、肾肿大,脑膜充血、出血,淋巴结化脓  涂片镜检,分离鉴定  青、链霉素等有效,疫苗预防
弓形体病 弓形虫  无年龄和季节区分,但以3—6月龄多发。该病为人畜共患病  高热不退,便秘,咳嗽、气喘、呼吸困难,有神经症状,后期体表充血、出血,孕猪发生流产、死胎或弱仔  皮肤出血斑点,肺肿大,出血性肺炎,肝及全身淋巴结肿大,淋巴结显著充血出血、肿胀、坏死,脾肿胀  涂片镜检,测定抗体  磺胺类药物有效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