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猪的疾病中,大部分是微生物所致的传染病,它们可引起猪的死亡。在与传染病的斗争中,抗微生物药是一种重要武器,它们在传染病的防治上具有巨大作用。
理想的抗微生物药对病原微生物有高度选择作用,抗微生物作用强,而对宿主毫无毒性。有条件的猪场,可依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高敏抗菌药物,并采取适当的给药途径。要注意轮换用药,发挥协同作用的联合用药,但要注意配伍禁忌、所用药物的副作用、残留及休药期等。
(一)应用抗微生物药的一般原则
抗微生物药是一类能够抑制或杀死微生物的药物,其主要来源有三种: ①由微生物生长过程产生的具有杀灭或抑制其他微生物的化学物质,称为抗生素。②以微生物合成的抗生素为基础,对其结构进行改造后所产生的半合成的抗生素。③完全由人工合成的抗微生物药物。抗微生物药一般属于低分子化合物,在较低的浓度下,对人、家畜、家禽没有毒性,对特定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霉形体、衣原体、螺旋体等有抑制或杀灭作用,有些抗微生物药还具有杀灭动物的癌细胞和抗寄生虫作用。近年来,研制了对病毒具有一定抑制作用的抗病毒药物。
在养猪业中使用抗微生物药的目的主要有三个: ①治疗猪传染病和某些寄生虫病。②预防猪传染病和某些寄生虫病。③促进猪生长(抗微生物促生长添加剂)。为此三个目的使用的抗微生物药物种类很多,根据每种药物的抗菌范围 (抗菌谱) 分为以下四类:
一类是主要作用于革兰阳性菌的抗微生物药物,包括青霉素G、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万古霉素及杆菌肽等。
二类是主要作用于革兰阴性菌的抗微生物药物,包括氨基苷类及多肽类。
三类是广谱抗微生物药物,包括广谱青霉素类 (氨苄与羧苄青霉素)、头孢菌素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磺胺类、喹啉类等。
四类是抗真菌药物,如制霉菌素、克霉唑等。
虽然这一分类方法较复杂,却便于记忆和掌握每种抗微生物药物的抗菌谱,有利于实际应用。另一种常用的分类方法是根据抗微生物药物的来源和化学结构进行分类的,将在本章以后各节叙述。
抗微生物药在预防和治疗猪传染病及某些寄生虫病中,起着其他药物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如果使用不当,仍会产生许多不良反应,如诱发敏感菌的耐药性、二重感染,使药效降低,引起猪流产或生长缓慢等,也会增加生产成本。所以,必须正确合理地使用抗微生物药物。
1.对病用药: 用药时,首先应弄清疾病的种类,弄清致病微生物的种类及其对药物的敏感性,条件许可时,尽可能根据药敏实验结果、病猪症状的轻重缓急选择病原微生物最敏感、疗效确定、不良反应少、经济、本地容易购得到的抗微生物药。表3可供选择用药时参考。
表3 病原及用药
病原名称 | 临床疾病 | 首选药物 | 次选药物 |
葡萄球菌(不 耐药株) | 葡萄球菌病 | 青霉素G | 头孢菌素、林可 霉素、万古霉素 |
葡萄球菌(耐 药株) | 葡萄球菌病 | 红霉素、氨苄青霉 素 | 头孢菌素、林可 霉素、万古霉素 |
链球菌 | 链球菌病 | 青霉素G、阿莫西 林或加用氨基苷类 | 红霉素、头孢菌 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