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鸽的营养需求主要有水、能量、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等。鸽子的饲料以植物性饲料为主,不像其他禽类那样迫切需要动物性蛋白,但肉鸽对各种营养需要并不亚于其他禽类。
1.能量、蛋白质、糖类和脂肪
鸽子机体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日粮中碳水化合物及脂肪是能量的主要来源,蛋白质多余时也分解产生热能。碳水化合物包括淀粉、糖类和纤维。淀粉作为鸽的能量来源,从价格上考虑最为合算,因为淀粉饲料主要是禾本科子实,如稻谷、玉米等。但日粮中纤维含量不宜过高,因为鸽子对纤维的消化能力低,一般日粮中以2.5%~5%为宜。若纤维含量过低时,肠蠕动不充分,易发生食羽、啄肛等不良现象。蛋白质也可以用来产生热能,但不合算,因而要合理配制日粮,避免能量不足而分解蛋白质。
鸽子在自由采食时以调节采食量来满足能量需要。一只成年鸽每天摄取大约669千焦的代谢能,因而能量水平与其他营养物质的比例应合适,这样既可避免因采食过多低能高蛋白日粮而浪费蛋白质,又可避免因采食高能低蛋白日粮而蛋白质供给不足。
蛋白质是生命的重要物质基础,在鸽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繁殖过程中都需要大量蛋白质。蛋白质的作用不能由其他营养物质来代替。
蛋白质是构成鸽体组织器官和鸽蛋的主要成分。羽毛、皮肤、肌肉、神经、内脏器官以及各种酶类、激素、抗体均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蛋白质在鸽子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生产繁殖过程中,起到组织细胞的更新和修补作用,是其他营养物质如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所不能代替的。
饲料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主要取决于氨基酸的组成。鸽子必须从饲料蛋白质中获得的必需氨基酸有13种: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组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缬氨酸、精氨酸、胱氨酸、酪氨酸和甘氨酸。其中赖氨酸、蛋氨酸、胱氨酸和色氨酸尤为重要,为限制性氨基酸,即是机体利用其他各种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限制因子。比如,在肉鸽饲料中尽管其他氨基酸都很充足,但是赖氨酸的供应量只为营养需要的70%,那么饲料中蛋白质的其他氨基酸的利用就受到限制,其利用率最多也只能达到70%,其余的30%则在肝脏中脱氨后随尿液排出体外。这就说明在满足鸽子蛋白质需要时,必须量和质同时并重。体重500克的鸽子每天对以下7种氨基酸的需要量分别是:蛋氨酸0.09克,赖氨酸0.18克,缬氨酸0.06克,亮氨酸0.09克,异亮氨酸0.055克,苯丙氨酸0.09克,色氨酸0.02克。
日粮中蛋白质和氨基酸不足时,乳鸽生长缓慢,食欲减退,羽毛生长不良;成年鸽性成熟晚,产蛋量下降,蛋重减轻。蛋白质和氨基酸严重缺乏时,鸽子采食停止,体重下降,卵巢萎缩。因此,饲料中必须有足够的蛋白质和氨基酸,以满足鸽子生命和生产活动的需要。饲料中各种氨基酸的含量因饲料种类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几种饲料配合使用,氨基酸含量可以互相补充,提高饲料营养价值。因此,在为鸽子配合日粮时要选用多种饲料,以保证日粮内氨基酸含量的平衡,提高蛋白质的利用效率。但是,日粮中蛋白质含量过高时,不但不会有良好的饲养效果,反而造成排泄时的尿盐增多,肾机能受损,严重时在肾脏、输尿管或身体其他部位有大量尿酸盐沉积,内脏痛风而死。
在鸽子的日粮中,蛋白质水平不低于17%,但用原粒饲料配成的日粮一般不易达到较高的蛋白质水平,含粗蛋白仅在13%~16%之间。目前,肉鸽全价颗粒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可达到17%~18%,较适合肉鸽的需要。
糖类,又称碳水化合物。例如谷物中的淀粉,动物体内的糖元,都是多糖类物质。糖类在鸽子体内含量不到1%,分布于肝脏、肌肉和血液中。糖类的主要功能是产生热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和体温。例如活动、飞翔、呼吸、神经兴奋、产蛋等各种生命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中的70%~80%是依赖碳水化合物来提供。在多余的情况下,糖类可以转化为脂肪,作为能量贮存。各种禾本科子实都含有大量的糖类物质,最常使用的是玉米。糖类作为能量物质占鸽子饲料的60%~70%。鸽子每千克饲料中的代谢能一般为11.9~12.1兆焦。
脂肪是构成鸽体各种组织的成分之一,如皮下脂肪等结构。主要功能是产热和沉积脂肪。脂肪产生的热量为糖类的2.25倍,对吸收、利用脂溶性维生素有重要作用。但是,鸽子体内能量来源的70%~90%是靠糖类而不是靠脂肪,体内沉积的脂肪也是由糖类物质转化而来的。因此,不必给鸽子喂含脂率高的饲料,以免引起腹泻。脂肪在鸽子饲料中的含量一般以2%~5%为宜。
2.矿物质
矿物质又称无机盐,占鸽子体重的3%~4%,是鸽子体组织、细胞、骨骼等重要的成分,是维持鸽子正常生长发育和生理生殖需要的重要物质。锰、锌、铜、铁、碘、钴是辅酶、激素及某些维生素的组成部分。鸽子需要的矿物质,包括常量矿物质钙、镁、钾、钠、磷、硫、氯和微量元素铁、铜、钴、锰、锌、碘、硒等。
鸽子与其他畜禽比较,矿物质需要量多。尽管谷、豆、子实中含钙、磷、钠、镁、铁、硫、氯、硅等各种矿物质元素,但还需给鸽子提供保健砂。否则,时间稍长,鸽子就会表现出活动迟钝,精神不振,食欲减退,骨骼疏松、变形,脚软弱无力,繁殖力下降,生长迟缓,贫血,异嗜以及蛋壳不正常等某一项或几项病症,在病因确定之前,只要是未曾补充矿物质的,应首先供给保健砂,同时再仔细找出真正的原因。
钙是骨骼和蛋壳的主要组成成分。动物机体总钙量的99%以上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蛋壳中含94%的碳酸钙。钙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能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以及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参与肌肉收缩活动和血液凝固过程;与钾、钠一起维持心脏的正常功能;是胚胎发育所需钙质的来源。缺钙时,鸽群食欲下降,出现软骨症,强直性痉挛,幼鸽发育不良,患佝偻病,成鸽产软壳蛋等。
磷是骨骼组成成分,参与体内许多代谢过程,其所生成的磷脂,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参与糖和脂肪代谢和酶的合成。维持体液酸碱度平衡。磷缺乏时,食欲下降,消瘦,幼鸽患佝偻病,笼养种鸽发生脚麻痹。
钠和氯常以氯化钠即食盐提供。食盐能增加食欲,促进生长,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调节体液酸碱度,维持神经及肌肉正常兴奋性。氯离子参与胃酸形成。食盐缺乏会导致鸽子食欲不振;幼鸽生长不良,死亡率升高;引起产蛋量下降和啄癖。
钾离子是维持体内渗透压和酸碱度平衡的主要阳离子,并参与糖及蛋白质的代谢,增强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钾是鸽子必需的元素之一,但一般日粮中含量已能满足鸽子的需要,不需另外添加。
铜是动物必不可少的元素,通常以与蛋白质结合的形式,主要贮存于肝脏。铜在红细胞的血红蛋白的合成中有重要作用。机体利用铁合成血红蛋白时需要有铜元素存在。体内许多酶的成分中含有铜,它可以防止营养性贫血。铜的缺乏会引起贫血症、羽毛褪色、生长受阻、消化机能失调和繁殖障碍等病症。
铁是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及其他呼吸酶的必要组成成分。机体中的铁有60%~70%以血红蛋白的形式存在于红细胞中。铁的主要功能是参与血液中氧的运输和在细胞氧化过程中转移电子。铁的缺乏,可使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减少而导致贫血。
钴至今尚无资料证实是动物所必需的元素。但在红细胞生成所必需的维生素B12的分子结构中,含有钴原子的嘌啉环,维生素B12又是某些酶的辅酶。钴通常以添加维生素B12来给予补充。钴的缺乏会引起食欲不振、贫血和生长不良。
碘在动物体内70%~80%集中在甲状腺内,其余则多在肌肉中。碘主要以甲状腺素的形式发挥其生理作用。甲状腺素在调节机体代谢速度、产生体热和提高孵化率等方面起重要作用。缺碘时,甲状腺肿大,孵化率低下,孵化期延长,卵黄吸收迟滞。
锰在鸽子的正常生长发育、蛋壳的沉积和强度、种蛋的孵化率、防止滑腱症和运动失调等多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锰的缺乏会使鸽子生长受阻、骨骼畸形、腿骨变短,导致滑腱症和运动失调,产蛋量、蛋壳品质和孵化率都会降低。
锌是几种酶的组成部分之一,在蛋白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锌还是胰岛素的组成成分之一。对维生素A的代谢有重要作用。适量的锌能促进羽毛正常生长,提高产蛋量和孵化率。锌缺乏使长骨变短变粗,羽毛生长不良,食欲减退,生长受阻,使雄鸽精子生成减少、活力下降。
硫是胱氨酸、半胱氨酸和蛋氨酸的组成成分之一。硫对某些酶和激素很重要,鸽子饲料中硫的含量基本满足需要,不必另外添加。
镁约70%在骨骼中。镁缺乏时,鸽子产蛋量下降、生长受阻、昏睡、痉挛、抽搐,严重时死亡,影响钙的利用。但镁过多则使鸽粪变稀。
硒是高等动物一种必需的营养元素,硒的功能与维生素E有某些相似之处。它具有抗氧化剂的功能,在保护维生素E及其代谢吸收中起重要作用。硒缺乏可导致渗出性素质和脑软化症,产蛋量和孵化率下降,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容易受到过氧化氢的破坏。
鸽体每昼夜需要的微量矿物盐为:硫酸镁0.6毫克,硫酸铜0.06毫克,硫酸锰1.8毫克,硫酸锌0.07毫克,碳酸钴0.05毫克,碘化钾0.02毫克。
3.粗纤维、维生素
粗纤维的作用是用以填充消化道,使鸽子有饱的感觉;对肠黏膜有刺激作用,从而促进肠道的蠕动和粪便的排出。但应当指出,鸽子对粗纤维的消化能力不强,另外,粗纤维的营养价值不高,因此,一般在饲料中的含量应在5%以下。
维生素是一组化学结构不同、营养作用和生理作用各异的化合物。对于体重500克的鸽来说,每天维生素的需要量是:维生素A 200国际单位,维生素D3 45国际单位,维生素E 1.0毫克,维生素C 0.7毫克,维生素B1 0.1毫克,维生素B2 1.2毫克,维生素B6 0.12毫克,尼克酰胺1.2毫克,维生素B12 0.24微克,生物素0.002毫克,泛酸0.36毫克,叶酸0.014毫克。
鸽子的饲料中一般含有多种维生素,但大都种类不全和数量不足,不能满足鸽子生长发育的需要。舍饲或笼养的鸽子,阳光不足,青饲料(维生素A、E等的重要来源)不易充分满足,故必须补充下列各种维生素制剂。
维生素A:它不存在于植物饲料中,但植物饲料中的胡萝卜素在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维生素A与鸽子的生长、繁殖有密切联系,对保持鸽子的视力和黏膜的健全有重要作用。维生素A能加强上皮组织的形成,维持上皮细胞和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保护视觉正常,增强机体抵抗力和促进生长。黄玉米、胡萝卜等青绿饲料中含胡萝卜素较多,鱼肝油、蛋黄、肝粉中维生素A也很丰富。
维生素D:它可促进钙、磷的吸收与骨骼的钙化,若维生素D不足,可导致机体矿物质代谢紊乱,影响骨骼发育,发生佝偻病,引起产软蛋和软骨病等。维生素D主要有D2和D3两种。维生素D2存在于植物饲料中,维生素D3的前体是7-脱氢胆固醇,经阳光照射可转化为维生素D3,存在于青绿饲料中的麦角固醇可转化为维生素D2。舍饲的笼养成年鸽长期缺乏阳光的照射,应补充足够的维生素D。
维生素E:为抗氧化剂、代谢调节剂,可维持正常的生殖机能,防止肌肉萎缩,保护肝脏合成凝血酶原及凝血因子,对消化道和鸽体组织中的维生素A有保护作用。缺乏时雄鸽睾丸退化变性,生殖机能减退;雌鸽产的蛋孵化率低,胚胎常在4~7日龄死亡;幼鸽缺乏维生素E,常发生小脑软化症,步态紊乱、脑机能障碍和运动失调。维生素E和硒同时缺乏时,童鸽患渗透性素质病,表现为皮下组织水肿,严重时腹部皮下液体积聚,用注射器可抽出一种蓝绿色的黏液。麦芽、谷物胚和青绿饲料富含维生素E。鸽的饲料或保健砂中应添加维生素E粉,以补饲料中的不足部分。
B族维生素:属水溶性维生素,共包括十多种生化性质不同的维生素,与鸽子关系较紧密的有维生素B1、B2、B12等。
维生素B1是构成某些消化酶的主要成分,能防治神经失调和多发性神经炎。缺乏维生素B1,鸽子表现为“星星仰望"状,也可引起多发性皮炎,并容易感染副伤寒和鸽痘。豌豆、小扁豆等豆类子实比各类籽实更富含维生素B1。干酵母最富含维生素B1。一般情况下,饲料中含维生素B1较丰富,不易缺乏。
维生素B2又称核黄素,对鸽子体内氧化还原、调节细胞呼吸起重要作用,能提高饲料的利用率。核黄素是较易缺乏的一种维生素,缺乏时幼鸽生长缓慢,出现卷爪麻痹症,皮肤干糙,种蛋孵化率低,胚胎死亡。核黄素在青饲料、草粉、糠麸、小麦中含量较多。
维生素B12参与核酸合成、甲基合成、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及维持血液中谷胱甘肽,有助于提高造血机能,提高日粮中蛋白质的利用率。幼鸽缺乏时生长缓慢,贫血,饲料利用率低,食欲不振,严重时会导致死亡。维生素B12在肉骨粉、鱼粉、血粉、羽毛粉等动物饲料中含量丰富,其易被氧化剂和还原剂所破坏。
4.水
水是鸽子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也是无法替代的物质,是构成鸽体和鸽蛋的主要成分。乳鸽和蛋的含水量约70%,成年鸽含水量约50%。主要分布在细胞内,占体内总水量的67%~70%,其次分布于血浆和组织中,约占体内总水量的25%。鸽子生命活动中的消化、吸收、呼吸、循环、排泄、神经调节、繁殖以及哺喂等过程,以及体内的各种生化反应等都是在水的参与下才得以进行。水是润滑剂,使鸽子容易吞咽食物和反吐哺喂乳鸽,以及代谢产物的输送和排泄,并使组织器官和关节在运动时减少摩擦,起保护作用。在不供水的情况下,亲鸽无法哺喂乳鸽。水是一种很好的溶剂,发酵软化饲料,溶解多种无机盐和有机物,直接参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输送和代谢。水有较大的表面张力,能使体液在血管、淋巴管和组织间隙迅速移动。水参与维持体内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使细胞的形态保持正常。水的隔热性能好,使体内能量不易散失;水的比热大,可以吸收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另外,通过血液循环而将体内多余的热量带到肺部和体表,通过呼气和皮肤的蒸发排出体外,以调节体温。
对鸽子来说,失水比饥饿后果更严重。轻者引起吸收不良、血液浓稠、体温上升、生长发育受影响,重则引起死亡。当机体失去50%的蛋白质与全部的脂肪和糖类时,鸽子仍能生存。但如果全身失去10%的水分,生命活动会严重失调,失水20%,鸽子会死亡。
鸽体内水分来源:一是饮水,二是饲料中所含的水分,三是代谢水。饮水是肉鸽所需水分的最主要和最重要的来源。所以,必须及时充分供给优良的饮水。鸽子的饮水量一般每只每日为30~70毫升,饮水量随环境气候条件及机体状况而变化。夏季及哺乳期饮水量相应增加,笼养鸽的饮水量比平养鸽多。环境因素中温度对饮水量影响最大,0℃以下饮水量减少,0~20℃饮水量变化不大,22℃以上饮水量增加,35℃是22℃时饮水量的1.5倍。鸽子在患热性病时饮水量增加1~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