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牛为生产资料,通过选种和改进饲养条件, 提高畜产品质量和数量的畜牧业部门之一。牛的生产以提供奶、肉、皮张和其他原料及使役为目的。在发达国家按科学的营养标准,人类每日营养需要中至少有20%的能源和30%的蛋白质来源于养牛业。1990年全世界养牛127 925. 6万头,水牛14 275. 9万头; 生产牛奶51 318.7万吨, 提供90%乳制品的原料;牛肉5 224.8万吨,占各类畜禽总产肉量17 518. 1万吨的29%。
中国养牛业 中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产业在中国这个农业国内长期以来是以副业形式存在的, 除牧区以外, 一直是随着种植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在中原地区牛主要是耕畜;在边疆牧区,牛既是生活资料,又是生产资料。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养牛业才逐步摆脱副业地位。其中,奶牛业在70年代初首先迅速发展起来;肉牛业于80年代末开始萌芽,随后在局部地区出现规模型的经营方式。到90年代,中国各省的养牛业都出现规模型专业化生产。
牛种的地理环境分布 中国水牛分布的范围一般是在东经100°以东, 北纬35°以南, 有 “水牛北不逾淮”的说法;牦牛的自然分布区是海拔3 000米以上的地区;黄牛则分散在海拔不到3 000米的地方。农作物的种类及某种作物栽培的面积都对牛种的分布发生影响。中国农业区划把内蒙古自治区、甘肃西部及其以西区域划为游牧区,这些地区以南是农业区。在农业区里又以秦岭、淮河为分水岭,秦岭以南是主要的稻作区,役畜以水牛为最重要,黄牛次之,骡、马又次之;秦岭以北是麦作区,几乎全无水牛,而以黄牛为主,骡、马为次。历来粮食主产区、水稻产区华南、华东、华中都盛产水牛,其中以四川、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和浙江为最多;小麦产区华北、东北都产大型黄牛,如河南、山东、陕西、东北等省区。牦牛和犏牛分布地域广,头数少,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的大部,四川、甘肃、内蒙古的部分地区,因多在高原附近, 被称为 “高原之舟”。
概况 据张仲葛考证,在中国历史上牧区牛多,农区牛也多。1947年中国牛的头数占世界各国的第四位,以黄牛最多,约计2 652.3万头,水牛963. 6万头,牦牛84. 3万头,犏牛7.7万头。年屠宰量黄牛309.61万头,水牛48.18万头,牦牛和犏牛18. 14万头。生产水牛肉96 360吨, 黄牛肉460 365吨, 牦、犏牛肉25 020吨。总计: 581 745吨,约人均每年1. 45千克。年产牛油脂约18 661. 5吨。
养牛业从1949年起到1973年进入缓慢发展时期。当时实行保护役畜的措施,于1955年实行了凭淘汰证收购的政策,黄牛于13岁以上,水牛于18岁以上为淘汰标准;到1973年以后政府主管部门重视牛种改良,在大城市用荷兰黑白花牛对本地牛进行改良。此后从美国、加拿大、德国、丹麦、新西兰等国多批引入种牛,建立了城市郊区和黑龙江农区的奶牛基地。1973~1974年两年内政府引进的肉用种牛有10个品种, 共234头。分布在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青海、云南、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广东、江苏、江西、山东等19个省、市、自治区,并由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在黑龙江、吉林、湖南邵阳地区、河北承德地区建立肉牛生产基地,对广大农村的黄牛用肉用牛种进行改良。1979年农村开始经济改革,1979年2月国务院作出 《关于保护耕牛和调整屠宰的通知》的规定;1983年和1984年国务院先后将农本上都实行了议购议销;养牛头数于1984年开始迅速增加。到1989年五年内增加1 862.4万头,平均每年增加372.48万头;而1949年到1984年的35年内共增加3 829.2万头,平均每年增加109.12万头。这五年的每年平均增长数相当于35年平均增长数的3.4倍(表1)。
表1 1949年后牛的存栏数变化(单位:万头)
年 度 | 总牛数 | 水牛 | 黄牛 | 牦牛 | 改良牛 |
1949 1954 1958 1959 1964 1970 1974 | 4 393.6 6 362.3 5 906.9 6 109.4 6 315.8 7 358.3 7 455.4 | 1 018.4 — — — — — — | 3 241.4 — — — — — — | 515.0 539.9 486.0 479.0 576.0 876.9 1 038.0 | — — — — — — — |
1979 1984 1989 * 1990 * 1991 * 1992 | 7 134.6 8 212.8 10 075.2 10 288.4 10 459.2 10 784.2 | 1 837.7 1 950.6 2 139.5 2 142.6 2 200.5 2 941.0 | 4 152.2 4 836.6 6 393.1 6 543.3 6 654.0 6 930.1 | 1 089.0 1 292.0 1 290.0 1 307.0 1 310.0 1 320.0 | 55.7 133.6 252.6 269.1 294.6 31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