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研究与生产实践证明,对饲料进行加工调制,可明显地改善适口性,利于咀嚼,提高消化率和吸收率,提高生产性能;便于贮藏和运输。传统养兔多以单一饲料或几种饲料随意混合喂兔,不能满足兔的营养需要,影响兔的生产性能,易造成饲料浪费。
(一) 青绿饲料的加工调制
1.清洗晾干 一般青绿饲料从地里采集回来后可直接喂兔,但要注意洗净除去有毒植物。如一时喂不了可将其摊开,不要堆积在一起,以免发热腐烂。含水分多的蔬菜、饲料,应晾至半干和其他干饲料掺和喂,以免家兔拉稀。
2.制作青干草 青绿饲料含水分高,不宜贮藏和运输,必须制成青干草或干草粉,才能长期保存。干草的营养价值取决于制作原料的种类、生长阶段和调制技术。一般豆科干草含较多的粗蛋白,有效能值在豆科、禾本科和禾谷类作物干草间无显著差别。在调制过程中,时间越短养分损失越小。在干燥条件下晒制的干草,养分损失通常不超过20%,在阴雨季节制作的干草,养分损失可达15%以上,大部分可溶性养分和维生素损失。在人工条件下调制的干草,养分损失仅5%~10%,所含胡萝卜素增多,为晒制的3 ~5倍。
调制干草的方法一般有两种,地面晒干法和人工干燥法。
(1) 地面晒干法: 青草刈割以后,在原地或在地势较高的地方摊平晒草,每隔数小时翻晒1次,加速水分蒸发,使植物细胞尽快趋于死亡,停止呼吸,从而减少因呼吸作用而使植物养分损失。因此,为防止被雨水淋湿而造成干草内容物的损失,下雨天应将草堆用塑料布盖好。晒制干草时,厚度不超过80厘米,堆中留有过道,以利空气流通。
(2) 人工干燥法: 又有高温和低温两种方法。低温法是在45 ~50℃下室内停放数小时,使青草干燥; 高温法是在50~100℃的热空气中脱水干燥6~10秒钟,即可干燥完毕,一般植株温度不超过100℃,几乎能保存青草的全部营养物质。
3.青贮 将新鲜的植物性饲草 (野生或人工栽培牧草) 或饲料作物 (玉米、高粱等) 调制成含水量65%~70%的青贮饲料和含水量45%~55%的半干青贮饲料。青贮饲料能有效保存青绿植物的营养成分,是既经济又安全的饲草贮藏方法。一般而言,青绿植物在成熟和晒干之后,营养价值降低30%~50%,而青贮后可保存青绿饲料中90%左右的营养物质,并可长期保持饲料良好品质。同时,青贮对提高牧草的消化率亦有良好的作用。可以看出,青贮饲料的可消化蛋白含量、可消化总养分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根据原料组成和营养特性,可将青贮分为单一青贮、混合青贮和配合青贮。单一青贮是指单独青贮一种禾本科或其他含糖量高的植物原料。混合青贮是指将多种植物原料或农副产品原料混合贮存,比单一青贮营养全面、适口性好。配合青贮是将各种青贮原料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而后混合青贮。
禾本科牧草中温带型牧草富含可溶性糖,易于青贮; 而热带型牧草由于含可溶性糖相对较少,单独青贮质量欠佳,常需添加一些物质如糖蜜、麦麸、玉米粉等,才能提高青贮饲料品质。豆科牧草如紫花苜蓿、沙打旺、红三叶、白三叶等,由于含糖较少而蛋白质较多,不适合单独制作青贮,但采用半干青贮、与禾本科牧草混贮和使用添加剂技术,可制作出高品质的青贮饲料。
饲料作物玉米、高粱、甘薯等含糖量不会低于1%,青贮容易成功。甜菜、南瓜、甘薯、马铃薯、胡萝卜、佛手瓜等多汁料含水量和含糖量均较高,发酵剧烈,与其他原料混合青贮较好。青贮的一般过程为: 清理青贮设施→适时收获青贮原料→切碎→装填→压实→密封覆盖。其中适时收割青贮原料、切碎、装填快、密封严,是青贮成功的关键。适时收割是为了保证青贮原料含有最适宜的水分 (68%~75%),利于乳酸菌的繁殖。将原料切碎成2厘米左右,便于装填时压实,且方便家兔的采食。压实和密封是创造厌氧环境,抑制腐败菌等有害微生物的繁殖。
(二) 粗饲料的加工调制
粗饲料质地坚硬,含纤维素多,其中木质素比例大,适口性差,利用率低,通过加工调制可使这些性状得到改善。
1.物理处理 就是利用机械、水、热力等物理作用,改变粗饲料的物理性状,提高利用率。具体方法有:
(1) 切短: 使之有利于家兔咀嚼,且容易与其他饲料配合使用。
(2) 浸泡: 即在100千克温水中加入5千克食盐,将切短的秸秆分批在桶中浸泡,24小时后取出,因而软化秸秆,提高秸秆的适口性,便于采食。
(3) 蒸煮: 将切短的秸秆于锅内蒸煮1小时,闷2~3小时即可。这样可软化纤维素,增加适口性。
(4) 热喷: 将秸秆、荚壳等粗饲料置于饲料热喷机内,用高温、高压蒸汽处理1~5分钟后,立即放在常压下使之膨化。热喷后的粗饲料结构疏松,适口性好。家兔的采食量和消化率均能提高。
2.化学处理 就是用酸、碱等化学试剂处理秸秆等粗饲料,分解其中难以消化的部分,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
(1) 氢氧化钠处理: 氢氧化钠可使秸秆结构疏松,并可溶解部分难消化物质,而提高秸秆中有机物质的消化率。最简单的方法是将2%的氢氧化钠溶液均匀喷洒在秸秆上,经24小时即可。
(2) 石灰液钙化处理: 石灰液具有同氢氧化钠类似的作用,而且可以补充钙质,更主要的是该方法简便,成本低。其方法是每100千克秸秆用1千克石灰,1~1.5千克食盐,加水200~250千克搅匀配好,把切碎的秸秆浸泡5~10分钟,然后捞出放在浸泡池的垫板上,熟化24~36小时后即可饲喂。
(3) 碱酸处理: 把切碎的秸秆放入1%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好后,捞出压实,过12~24小时再放入3%的盐酸中浸泡,捞出后控净溶液即可喂用。
3.氨化处理 用氨或氨类化合物处理秸秆等粗饲料,可软化植物纤维,提高粗纤维的消化率,增加粗饲料中的含氮量,改善粗饲料的营养价值。
4.微生物处理 就是利用微生物产生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提高粗饲料的消化率。比较成功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EM处理法: EM是“有效微生物” 的英文缩写,是由光合细菌、放线菌、酵母菌、乳酸菌等10个属80多种微生物复合培养而成。此法的处理要点如下:
①秸秆粉碎。可先将秸秆用铡草机铡短,然后在粉碎机内粉碎成粗粉。
②配制菌液。取EM原液2000毫升,加糖蜜或红糖2千克,净水320千克,在常温下充分混合均匀。
③菌液拌料。将配置好的菌液喷洒在1吨粉碎好的粗饲料上,充分搅拌均匀。
④厌氧发酵。将混拌好的饲料一层层地装入发酵窖 (池)内,随装随踩实。当料装至高出窖口30~40厘米时,上面覆盖塑料薄膜,再盖20~30厘米厚的细土,拍打严实,防止透气。少量发酵,也可用塑料袋,其关键是压实,创造厌氧环境。
⑤开窖喂用。封窖后夏季5~10天,冬季20~30天即可开窖喂用。开窖时要从一端开始,由上至下,一层层喂用。窖口要封盖,防止阳光直射、泥土污物混入和杂菌污染。优质的发酵料具有苹果香味,酸甜兼具,经过适当驯食后,家兔即可正常采食。
(2) 秸秆微贮法: 新疆海星牌发酵活杆菌是由木质纤维分解菌和有机酸发酵菌通过生物工程技术置备的高效复合杆菌剂,用来处理作物秸秆等粗饲料,效果较好。制作方法如下:
①秸秆粉碎。将麦秸、稻草、玉米秸等粗饲料以铡草机切碎或粉碎机粉碎。
②菌种复活。秸秆发酵活杆菌菌种每袋3克,可调制干秸秆1吨,或青秸秆2吨。在处理前,先将菌种倒入200毫升温水中充分溶解,然后在常温下放置1~2小时后使用,当日用完。
③菌液配制。以每吨麦秸或稻草,需要活菌制剂3克,食盐9~12千克 (用玉米秸可将食盐降至6~8千克),水1200~1 400千克的比例配制菌液,充分混合。
④秸秆入窖。分层铺放粉碎的秸秆,每层20~30厘米厚,并喷洒菌液,使物料含水率60%~70%,喷洒后踏实,然后再铺第二层,一直高出窖口40厘米时再封口。
⑤封口。将最上面的秸秆压实,均匀撒上食盐,用量为每平方米250克,防止上面的物料霉烂,最后盖塑料薄膜,往膜上铺20~30厘米的麦秸或稻草,最后覆土15~20厘米,密封,进行厌氧发酵。
⑥开窖和使用。封窖21~30天后即可喂用。发酵好的秸秆应具有醇香和果香酸甜味,手感松散,质地柔软湿润。取用时应先将上层泥土轻轻取下,从一端开窖,一层层取用,取后将窖口封严,防止雨水浸入和掉进泥土。开始饲喂时,家兔可能不习惯,有7~10天的适应期。
(三) 能量饲料的加工调制
能量饲料的营养价值及消化率一般都较高,但是常常因为子实类饲料的种皮、荚壳、内部淀粉粒的结构及某些精料中含有不良物质而影响了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和利用。所以这类饲料喂前也应经过一定的加工调制,以便充分发挥其营养物质的作用。
1.粉碎 这是最简单、最常用的一种加工方法。经粉碎后的子实便于咀嚼,增加饲料与消化液的接触面,使消化作用进行比较完全,从而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和利用率。
2.浸泡 将饲料置于池子或缸中,按1∶(1~1.5)的比例加入水。谷类、豆类、油饼类的饲料经过浸泡,吸收水分,膨胀柔软,容易咀嚼,便于消化,而且浸泡后某些饲料的毒性和异味减轻,从而提高适口性。但是浸泡的时间应掌握好,浸泡时间过长,养分被水溶解造成损失,适口性也降低,甚至变质。
3.蒸煮 马铃薯、豆类等饲料因含有不良物质不能生喂,必须通过蒸煮解除毒性,同时还可以提高适口性和消化率。蒸煮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20分钟。否则可引起蛋白质变性和某些维生素被破坏。
4.发芽 谷实子粒发芽后,可使一部分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同时糖分、胡萝卜素、维生素E、维生素C及B族维生素的含量也大大增加。此法主要是在冬春季缺乏青饲料的情况下使用。方法是将准备发芽的子实用30~40℃的温水浸泡一昼夜,可换水1~2次后,把水倒掉,将子实放在容器内,上面盖上一块湿布,温度保持在15℃以上,每天早晚用15℃的清水冲洗1次,3天后即可发芽。在开始发芽但尚未盘根以前,最好翻转1~2次,一般经6~7天,芽长至3~6厘米时即可饲喂。
5.制粒 就是将配合饲料制成颗粒饲料。家兔具有啃咬坚硬食物的特性,这种特性可刺激消化液分泌,增强消化道蠕动,从而提高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将配合饲料制成颗粒,可使淀粉熟化; 大豆和豆饼及谷物中的抗营养因子发生变化,减少对家兔的危害; 保持饲料的均质性,因而,可显著提高配合饲料的适口性和消化率,提高生产性能,减少饲料浪费; 便于贮存和运输,同时还有助于减少疾病传播。颗粒饲料虽有诸多优点,但在加工时应注意以下几种因素影响饲喂效果:
(1) 原料粉粒的大小: 制造兔用颗粒饲料所用的原料粉粒过大会影响家兔的消化吸收,过小易引起肠炎。一般粉粒直径以1 ~2毫米为宜。其中添加剂的粒度以0.18~0.60毫米为宜,这样才有助于搅拌均匀和消化吸收。
(2) 粗纤维含量: 颗粒料所含的粗纤维以12%~14%为宜。为防止颗粒饲料发霉,应控制水分,北方低于14%,南方低于12.5%。由于食盐具有吸水作用,在颗粒料中,其用量以不超过0.5%为宜。另外,在颗粒料中还加入1%的防霉剂丙酸钙,0.01%~0.05%的抗氧化剂丁基化羟甲苯 (BHT) 或丁基化羟基氧基苯 (BHA)。颗粒的大小制成的颗粒直径应为4~5毫米,长应为8~10毫米,用此规格的颗粒饲料喂兔收效最好。制粒过程中的变化: 在制粒过程中,由于压制作用使饲料温度提高,或在压制前用蒸汽加温,使饲料处于高温下的时间过长。高温对饲料中的粗纤维、淀粉有些好的影响,但对维生素、抗菌素、合成氨基酸等不耐热的养分则有不利的影响,因此,在颗粒饲料的配方中应适当增加那些不耐高温养分的比例,以便弥补遭受损失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