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乳房炎
是泌乳期母羊的一种常见病,主要由外伤引起,或微生物和化学的原因造成。
(1)症状:母羊的乳房发热、红肿、疼痛,影响泌乳机能和泌乳量减少。
(2)预防:搞好羊舍卫生对预防本病非常重要,羊舍要作到清洁、干燥、通风,温度保持在15~25℃之间。羊的乳房经常用温水清洗,保持卫生。
(3)治疗:患病初期冷敷,病后期热敷,可涂鱼石脂软膏,严重时将青霉素40万~80万单位,用0.5%普鲁卡因5毫升溶解后,用乳房导管注入乳孔内,然后轻揉乳房腺体部,使药液分布于乳房腺中。化脓性乳房炎除采用注射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外,应增加挤奶次数。
2.子宫内膜炎
主要病因是由于母羊难产时手术助产、截胎术、子宫内翻或脱出、胎膜滞留、子宫复原不全等导致的子宫内膜损伤及感染而发生。它一般分为急性子宫内膜炎和慢性子宫内膜炎。
(1)症状:病羊食欲减少,精神欠佳,体温升高;阴门不定期流出污秽红色液体;母羊多次发情,但屡配不孕。
(2)预防:加强怀孕后期母羊饲养管理,适当运动,提高机体抵抗力,减少难产率,搞好产舍卫生及消毒。
(3)治疗:用0.1%高锰酸钾溶液对子宫进行冲洗,然后投喂土霉素胶囊0.5克。另外,为了增强母羊子宫的收缩功能,可以适当注射脑垂体注射液或乙烯雌酚。
3.瘤胃积食
它是由于羊吃了超过正常喂量的精料,致使胃体积增大、扩张,食糜滞留瘤胃引起严重消化不良的疾病。
(1)症状:严重消化不良,瘤胃蠕动减弱,瘤胃中的食糜坚实,羊病初不断嗳气,随后嗳气停止,反刍消失。腹痛摇尾,或拱背、咩叫,病后期精神沉郁。左侧腹下轻度膨大,肷窝略平或稍凸出。
(2)预防:合理搭配饲料,对羊只定时定量饲喂,防止羊过食饲料,更换饲料时要逐渐进行。精饲料一定要存放好,以防羊偷食。
(3)治疗:用石蜡油100~200毫升,人工盐50克,加水500毫升,一次灌服。心脏衰弱可用10%樟脑磺酸钠4毫升,静脉或肌肉注射。假如有腹疼症状时,可注射安痛定。
4.瘤胃臌气
主要发生于初春以及夏季放牧时,由于过量采食易于发酵的饲料和食物在瘤胃细菌的参与下过度发酵,产生大量气体,致使羊只瘤胃的容积急剧增大,胃壁发生急性扩张,呈现反刍和嗳气障碍。其病因主要是误食大量的豆饼、豌豆、雨后的青草和经霜、露、冰冻过的牧草,腐败的或含有霉菌的干草等引起的。
(1)症状:左腹部急剧膨胀,发病羊只表现极度不安,不断回头顾腹,拱背伸腰,叩诊左腹部呈现鼓音,按压时感觉腹壁紧张。病羊精神不佳,反刍、瘤胃蠕动停止,无食欲,黏膜发绀,心律加快,呼吸困难,站立不稳,如不及时治疗,迅速发生窒息或心脏麻痹而死亡。
(2)预防:加强饲养管理,饲喂多汁和易发酵饲料时,应注意定时、定量,并注意喂后不应马上自由饮水。
(3)治疗:用食醋100克加上适量温水灌服,严重时应立即采用瘤胃穿刺放气。对泡沫性臌气,当放气后,可向瘤胃内注入青霉素200万单位,豆油或棉籽油30毫升。
5.腐蹄病
由于饲料、饲草中的钙、磷不平衡致使蹄部角质疏松,另外石子、铁屑、玻璃碴等都可刺伤蹄部引起发病。在炎热雨季,圈舍潮湿泥泞时,最易患腐蹄病。
(1)症状:病羊主要表现跛行,行走困难,蹄间常有溃疡病,喜卧怕立,严重时食欲减退,蹄壳腐烂变形。
(2)预防:首先要喂给适量的矿物质饲料,圈舍中要清扫干净,防止铁屑、玻璃留在舍内。及时修整蹄部。
(3)治疗:蹄叉腐烂时,可用5%碘酊涂洗,当蹄底软组织腐烂时,要清洗患处,再在蹄底孔或创洞内用5%硫酸铜粉填塞包扎。
6.中暑症
由于太阳直射或者环境温度过高引起羊的体温升高,体热不能及时排除,从而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机能障碍,发生疾病。
(1)症状:呼吸急促,节律失调,有的体温升高,精神沉郁,共济失调,有的突然全身麻痹,发生剧烈的痉挛或抽搐,很快死亡。
(2)预防:加强饲养管理,畜舍内防止拥挤,保持通风,凉爽。
(3)治疗:饮服1%~2%凉盐水;为了促进体温放散,肌肉注射2.5%盐酸氯丙嗪溶液2~5毫升;静脉适量放血100~200毫升;静脉注射糖盐水200~400毫升,为了强心,同时可应用部分适量强心针。
7.口炎
口炎是口腔黏膜的炎症,临床上以卡他性、水泡性和溃疡性口炎常见,最常发生的最卡他性口炎、以流涎、拒食或厌食为特征。
(1)症状:病羊采食减少或停止,口腔黏膜潮红、肿胀、疼痛、流涎,甚至糜烂、出血和溃疡、口臭、全身变化不大。
(2)预防:消除对黏膜的机械的、冷的、热的及其他刺激,不喂霉败饲料,给予易于消化的饲料及清洁的饮水,不突然更换饲料。
(3)治疗:用1%高锰酸钾或2%硼酸溶液冲洗口腔。然后涂碘甘油(碘酊与甘油的比例为1∶9)或龙胆紫溶液。
8.前胃弛缓
前胃弛缓是前胃神经兴奋性降低,收缩力减弱,食物在前胃不能正常消化和向后移动,因而腐败分解,产生有毒物质,引起消化机能障碍和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
(1)症状:该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①急性前胃弛缓: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无力或次数减少,甚至反刍停止,瘤胃蠕动力量减弱或废绝,触诊瘤胃松软,常呈间歇性臌气,粪便初期干硬,后期排恶臭稀粪。
②慢性前胃弛缓:病羊逐渐消瘦,全身无力,被毛蓬乱,皮肤干燥,失去弹性,瘤胃臌气,便秘和腹泻交替发生,严重者呈现贫血与衰竭,甚至死亡。
(2)预防:不喂单一饲料和低质饲料,不能长期饲喂粗纤维含量高且不易消化的草料。羊要保持一定的运动量,加强瘤胃的蠕动功能。合理调配饲料,不喂霉败、冰冻等品质不良的饲料,不突然更换饲料,保持圈舍清洁卫生。
(3)治疗:用人工盐20~30克,石蜡油100~200毫升,大黄酊10毫升,陈皮酊5毫升加水400毫升一次灌服。防止酸中毒可灌服碳酸氢钠10~15克。
9.胃肠炎
该病是胃肠黏膜及其深层组织的炎症过程,病羊多以肠炎为主。
(1)症状:病羊主要表现食欲减退或废绝,口腔干燥发臭、腹痛,不断排稀粪,气味腥臭或恶臭,粪中混有血液及坏死的组织片。由于下泻,可引起腹水。当虚脱时,病羊不能站立,或卧地不起,呈衰竭状态。严重时抽搐而死。
(2)预防:加强饲养管理,不喂发霉冰冻饲料,饲喂要定时、定量,饮水要清洁,保持畜舍卫生、干燥、通风,要定期驱虫。
(3)治疗:人工盐15克,石蜡油30毫升,成羊一次内服;磺胺脒0.25克×8片,一次内服;青、链霉素各80万单位肌肉注射,每天一次;当病羊脱水时,用糖盐水200毫升,10%安钠咖2毫升静脉注射。
10.感冒
是由于气候骤变,机体受寒冷的袭击而引起的鼻流清涕、流泪、呼吸加快、体表温度不均为特征的急性发热性疾病。幼羊多发,且多发生在早春、秋末气温骤变的季节。
(1)症状:多见精神不振,羞明流泪,初期体温不均,耳尖鼻端发凉,继而体温升高,呼吸加快,鼻流清涕以后变为黏液性、脓性鼻液。背毛不整,反刍减少,鼻镜干燥,及时治疗可很快痊愈,否则容易继发支气管炎。
(2)预防:加强管理人员的责任心,防止羊突然受寒,避免羊群受雨淋,圈舍要有防寒措施。
(3)治疗:肌肉注射复方氨基比林5~10毫升或30%安乃近、安痛定均可。为防止继发感染,用青、链霉素各50万~100万单位加蒸馏水10毫升肌肉注射,每天2次。内服感冒通片,每次2片,每天3次。
11.伤水(水中毒)
长途运输或饲喂干草料,使羊久渴失饮,一旦见水,便拼命暴饮,导致发生水中毒,大量水分吸收入血液中,破坏了血液正常的渗透压,而使血液中的红血球大量崩解,造成该病的发生。
(1)症状:病羊食欲减少,反刍停止,精神沉郁,耳鼻末端发凉,眼结膜、口腔黏膜苍白、流涎、鼻镜稍干燥,突然排出红色或深暗红色的尿液,排尿次数增多,但尿量减少。水中毒严重时,羊只时起时卧,嗜睡,肌肉震颤,头颈伸直,有时表现咳嗽症状。
(2)预防:当羊只极度口渴时,要分次饮水,同时应在水中加入0.5%的食盐,切忌一次饮足,以防中毒。
(3)治疗:在轻度水中毒时,停止饮水,即可自愈,严重时,皮下注射10%柠檬酸钠10~20毫升,或静脉注射10%氯化钠液体,按羊每千克体重1毫升使用。
12.妊娠毒血症
该病是母羊怀孕期所发生的一种消耗性酮病,多发生在母羊怀孕最后1个月。在妊娠后期养分消耗过多,营养供应不足,机体不得不通过消耗体内脂肪来维持营养需要,因脂肪的中间代谢产物酮体增多而导致发病。另外,由于长期舍饲,缺乏适当的运动,气候环境突变也可导致该病的发生。
(1)症状:病羊表现瘤胃弛缓,食欲减退甚至废绝,反刍停止。粪便减少,粪球变得小而硬,粪球带有黏液,甚至常常有血液,尿频。病初黏膜苍白,后期黄染。呼吸浅表,呼出的气体带有一种特异的醋酮味。病羊精神沉郁,对障碍物不能躲避,重者失明。后期唇部肌肉抽搐,磨牙及流涎。站立时,头部频频高举,呈现呆立姿势,有时颈下垂。
(2)预防:从产前两个月起加强营养,饲养必须要有规律,避免饲料突变,控制产羔季节,增加运动。
(3)治疗:25%葡萄糖100毫升,5%碳酸氢钠100毫升,维生素C10毫升静脉注射,每天2次,连用5天;内服甘油20~30毫升、氯化钙12~15克,连用3~5天。
上述药物疗效不明显时,可肌肉注射磷酸地塞米松10毫克引产。
13.胎衣不下
母羊在产出胎儿后超过5小时,胎衣仍排不下来即为胎衣不下。
(1)症状:常表现母羊拱腰努责,食欲减少或废绝,精神沉郁,喜卧地,呼吸及脉搏增快,胎衣久久滞留不下,可发生腐败,特别是高温天气,从阴户中流出红色腐败恶臭的恶露。
(2)预防:母羊怀孕后要饲喂含钙及维生素丰富的全价饲料。妊娠后期要适当增加运动,患有其他继发病的要早发现、早治疗。
(3)治疗:发生该病时,分娩后24小时之内,可应用垂体后叶素注射、催产素或麦角碱注射液1毫升,肌肉注射。为预防子宫感染,待胎衣自行排出后,可向子宫内投放土霉素或氯霉素胶囊0.5克,隔日一次,效果较好。
14.产后瘫痪
是生产母羊产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代谢疾病。主要特征是低血钙,全身肌肉无力,知觉丧失及四肢瘫痪。该病多发生在产后的1~3天内。
(1)症状:病羊表现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停止,瘤胃蠕动减慢,精神萎顿,站立不稳,排粪、排尿停止,肌肉发抖,卧地姿式呈胸部。后期昏睡,瞳孔散大,体温降至36~37℃,心跳加快,呼吸深而慢。
(2)预防:对怀孕母羊要合理搭配日粮,尽量使日粮中的钙、磷比例合理。发现羊患本病时即对其进行补钙治疗。
(3)治疗:用10%葡萄糖酸钙100~200毫升,缓慢静脉注射,也可静脉注射5%氯化钙60~80毫升,注射速度不要过快,以防心脏病的发生。连续用药3~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