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上,犊牛从断奶到第一次产犊,称后备牛。从断奶到配种年龄 (6~18个月) 称育成牛,从配种怀孕到产犊(18~27个月) 称青年牛。
犊牛在哺乳末期就需要意识到向断奶期过渡,断奶前后是犊牛生活上的一大改变,犊牛的日粮由奶和植物性饲料改为全部用植物性饲料,特别是粗饲料在日粮中占绝对优势。此时应尽量做到转群前后生活条件相一致,避免转变得过于剧烈,以致影响犊牛的正常发育。犊牛断奶后进行小群饲养,将年龄及体重相近的牛分为一群,每群10~15头。据研究,4~6月龄是犊牛消化器官发育速度最快的阶段,以后变化就不大了。此阶段应尽量利用优质干草和青绿饲料作为营养主要来源,适当补给精饲料。1周岁内,每天要喂给全价混合精料1.5~2千克,优质混合草2~2.5千克,另外补给食盐和骨粉20~30克。此阶段日增重要求达到760克左右。日粮中蛋白质含量不足,将导致后备牛体格矮小,将来生产性能低下。满周岁以后,育成牛消化器官发育完善,可让育成牛自由采食优质粗饲料,如牧草、干草、青贮饲料等。每天可喂给青贮和块根饲料10~15千克,优质干草8~9千克,混合精料1.5~2.5千克,并注意补给适量的食盐和碳酸钙。要求平均日增重700~800克。14~16周龄体重应达到360~380千克,基本完成体成熟。应特别注意的是,此阶段育成牛生长迅速,抵抗力强,发病率低,容易管理,却往往疏忽这个阶段的喂养,不运动,不刷拭,卫生环境不良,这样就会影响到育成牛正常的生长发育,会出现体躯狭浅,四肢细弱,延迟发情配种。
育成牛配种后一般仍可按配种前日粮进行喂养。当青年牛怀孕至分娩前3个月时,由于胎儿迅速发育及自身的生长,需要按怀孕后期的日粮标准供给全价混合料。如果这一阶段的营养不良,将影响青年牛的体格及胎儿的发育。但营养过于丰厚,将会导致过肥,易引发难产及产后综合征。据有关文献报道,中国荷斯坦母牛主要阶段的理想体重是: 初生重40~45千克; 13~16月龄初配体重360~400千克;22~25月龄产犊前体重590~630千克; 产犊后体重540~560千克;成年体重650~725千克。
在产前20~30天,要求将妊娠青年牛移至清洁、干燥的环境饲养,此阶段可按泌乳牛的饲养标准喂养,每天供给全价精料2.5~3千克,但食盐和矿物质的喂给量应适当减少,可防止乳房过度水肿,尤其是到产前2周,要注意降低日粮的含钙量,玉米青贮也要限量供给。
成年牛指的是能繁殖、能产奶的牛。为了多产奶,产好奶,繁殖更多的后代,就应该了解奶牛在不同泌乳阶段的生理变化,以及对营养物质的需要。还应特别注意影响泌乳和牛奶品质的因素以及与繁殖相关的问题。并针对其生理变化和营养需要实行科学的喂养管理。
1. 不同泌乳期的生理变化
(1) 泌乳前期的生理变化: 从产后第一个泌乳月至第三个泌乳月,称泌乳旺期。此时期奶牛生理变化较大。母牛产后1~5天身体虚弱,消化能力很差,乳房水肿,乳腺及循环系统的功能均未恢复正常。阴道和阴户、骨盆和韧带、消化功能等在产后5~7天可基本恢复。产后10~15天,一般乳房水肿消失,恶露排净。由于孕酮水平下降,催乳激素释放,乳腺活动明显旺盛。消化机能、心率、呼吸、气体交换都相应增高。流经乳腺的血液也大量增加。产后15~20天进入泌乳旺期。
由于营养物质丰厚,消化功能旺盛,体况明显恢复,产后50天左右,会出现产后第一次发情。产后第一次发情很重要,也容易受孕。实践证明,错过产后第一情期,随着产奶增多,奶牛体况会有下降,反而会很长时间不发情,这就要延长后期奶时间。
(2) 泌乳中期的生理变化: 指产后第四个泌乳月至第六个泌乳月。此期由于催乳激素和代谢机能的减弱,产奶量开始下降。泌乳中期母牛多数已经怀孕。此时胎儿发育尚慢,妊娠120天时,胎儿日增重仅为27克,150天时日增重增加到90克。
(3) 泌乳后期的生理变化: 指产后第七个泌乳月至停奶前。这时胎儿生长发育加快,245天时日增重可达363克。同时由于妊娠黄体作用日益增强,催乳激素作用进一步减弱,泌乳量显著下降,进入末乳期。泌乳牛从第三个泌乳月起泌乳量就逐渐下降,到第七个泌乳月后,下降得更快,下降率8%~10%。
(4) 干奶期的生理变化: 干奶期指产奶停止,机体处于恢复时期。成年乳牛经过一个泌乳期,机体受到严重亏损,特别是高产奶牛,因产奶量多营养常处于负平衡状态,如果长期得不到补偿,就会影响其健康。为了保障下个泌乳期的正常泌乳,需要停奶让机体进行休整和恢复。同时这个时期胎儿的生长发育也很快,特别在临产前2个月左右,胎儿日增重达到400~500克,停止挤奶非常重要。
2. 不同泌乳期的喂养要点
(1) 围产期的喂养要点: 围产期是指产前、产后的各15天,即进入产房饲养期间。产前、产后母奶牛生理变化很大,疏于管理就会出现问题。此期不易突然变更饲养,应喂给较高的能量和蛋白质饲料,少喂难消化、体积大的秸秆粗饲料。按照饲养标准,如果奶牛体重500千克,每日应喂给饲料单位6.8千克,蛋白质580克,并注意增补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添加饲料,增补维生素A或胡萝卜素可减少乳腺炎的发生,日补维生素D 30国际单位,可预防母牛产褥热,每日补给6~10克烟酸可防止酮血病。此期应注意适当减少食盐的喂给量,这样就可以降低乳房严重浮肿。产后1~7天内因气血亏损,消化能力很弱,可喂给易消化的优质干草。常用小米煮成稀粥料喂给。乳房因血液循环及乳腺机能尚未正常,第一次挤奶时不要全部挤净,挤出的奶量够喂牛犊即可,否则由于乳房内压显著降低,会引起微血管壁渗出加快,使乳房水肿难于消失,特别是高产牛易引发产后瘫痪。一般母牛产后第1天挤奶量,可为日产奶量的1/3,第2天后逐渐增加,到第4~5天后,随着泌乳和消化机能的恢复可正常挤奶。精料喂给量可按泌乳量高低予以调整。
(2) 泌乳盛期 (产后1~3个月) 的喂养要点: 母牛产后15~20天,机体和乳腺功能进入良好状态,这个时期的喂养对于泌乳能力的发挥最为敏感,如果饲养管理得当,能使产乳高峰期延长。近些年来,许多场家为了保持和延长泌乳高峰期,采用了预支饲料法,取得了明显效果。个别地方只注意增加精料、块根、糟粕等在体内转化较快的饲料,使牛干草采食量减少,结果由于干物质不足,引起消化不良,反而使产奶量下降。所以在配制母牛泌乳盛期日粮时,既要考虑满足营养需要,又要注意日粮中精料和粗料的比例。生产实践证明,泌乳牛产奶高峰期的营养水平,可在奶牛饲养标准规定的基础上,每天额外多给1~2千克精料,以满足产奶量继续提高的需要。只要奶量随饲料增加而上升,就应该继续增加。待重叠增料奶量不再上升后,才将多余的精料降下来。注意降料应比加料慢些,逐渐降至与产奶量相适应为止,如再减料,产奶量就会随之下降。与此同时,应增喂青绿多汁、青贮和干草,精、粗饲料比例,一般精料应以占日粮干物质的40%~50%为宜。为了提高精饲料的消化吸收率,可将喂生料改为熟粥料或汤料。仅此一项可使产奶量提高10%左右。泌乳盛期使用精料较多,每头每天可加喂碳酸氢钠120克作为缓冲剂。
(3) 泌乳中期 (产后4~6个月) 的喂养要点: 这时母牛已经怀孕,但胎儿还处在生长发育缓慢时期。在体内激素的作用下,产奶量逐渐下降。此时又要产奶,又要供给胎儿营养需要,若营养水平不能经常保持平衡,就会加快产奶量下降的速度。此时应根据母牛体质和营养状况适当调整精、粗饲料比例,粗饲料比例可稍大一些,精粗饲料干物质比例以 (30~40) :(70~60) 为宜。
(4) 泌乳后期 (产后7个月至干奶) 的喂养要点: 这个时期应按母牛体况和泌乳量进行饲养,每2周可调整一次精料喂量,凡在泌乳前期消耗过多而过瘦的牛,可比维持和产奶需要的营养量多喂一些,使母牛在干奶前体况就进入恢复,这样对奶牛健康有利。为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稳定产奶量,在母牛日粮中应有充足的蛋白质饲料,精、粗饲料的比例应在30:70为宜。
(5) 干奶期的喂养要点: 泌乳牛停止挤奶至临产前这一段时间称为干奶期。干奶方法、干奶期长短、干奶期的喂养对胎儿的生长发育、母牛的健康以及下个泌乳期的产奶性能均有重要影响。泌乳牛经过长时间的泌乳,体内消耗很大。一个中等泌乳牛,一个泌乳期所产奶的干物质超过自身体重,因此需要一定的干奶时间进行调整恢复。一般情况下母牛干奶期为60天,高产牛、体质瘦弱的牛可延长为70 ~80天。产奶量低、泌乳期短的母牛,可因自然停奶出现干奶期延长。
干乳方法有逐渐干乳法和快速干乳法。可根据干乳前产奶多少来决定。一般高产牛习惯用逐渐干奶法,中产和低产牛可采用快速干奶法。
逐渐干奶法是在12~20天内将奶干完。具体操作是: 在计划干奶前10多天,逐渐减少精饲料和多汁饲料,减少饮水次数,增加活动量,停止乳房按摩,减少挤奶次数。由每天挤3次改为2次、1次、隔日1次。每次挤奶都要挤净,待产奶量降至4~5千克时,即可停止挤奶。
快速干乳法是在4~7天内将奶干完。具体方法是: 在开始干奶前一天,将日粮中全部多汁饲料和全部精料减去,只喂给干草并适当控制饮水,停止按摩乳房,干奶第一天3次挤奶改为2次挤奶,第二天改为1次挤奶,以后隔日挤奶,这样由于母牛生活规律改变,经过4~7天就可把奶停住。
近年来,还有一种不停精料的快速干奶法,当母牛进入干奶期后,认真按摩乳房,把最后一次奶挤净就骤然停止挤奶。为了使乳汁尽快被吸收,避免发生乳房炎,可用金霉素软膏把乳头孔封闭。用5%碘甘油浸泡乳头,每日2次,每次1分钟,连续3天。一般认为此法仅适用中低产奶牛干奶,对泌乳旺盛特别是高产牛不适用。
无论用哪种方法干奶,干奶后母牛乳房因储积乳汁而膨胀,这时不要触摸乳房和挤奶,但要注意乳房的变化。停奶4~5天后,乳房内储积的乳汁被吸收,乳房萎缩变软,说明干奶成功。如果乳房内储积的乳汁不仅吸收不好,反而乳房变硬,出现红、肿、热、疼炎性反应,母牛有不安现象,说明干奶不成功。应将乳房内败奶挤净,重新按上述要求,认真停奶。
干奶成功后,就要逐渐增加精饲料和多汁饲料,经过5~7天要达到母牛怀孕最后3个月的饲养标准。干奶期是母牛恢复体质,为下一个泌乳期蓄积营养的阶段。胎儿生长发育有60%是在干奶期完成的。所以干奶期营养要兼顾母牛恢复体质和胎儿生长发育两方面的需要。一般要按中等产奶量的营养标准饲养,每日给8~10千克青干草,15~20千克多汁饲料,3~4千克混合精料。特别对膘情不好的母牛,除给予优质青干草外,还应多加喂一些精料,使它们在产前能达到上等膘情。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正常分娩和下个泌乳期的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