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6.维生素的营养
    来源:辈宠网

维生素是一类维持动物代谢所必需的需要量很微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每种维生素都有其不可替代的特殊营养生理作用。维生素分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

(1)脂溶性维生素

①维生素A 维生素A对维持上皮细胞的正常生长,保持呼吸道、消化道和生殖系统粘膜的健康,维持正常视力、骨骼的形成,调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的代谢等都是必需的。缺乏维生素A,生长猪表现食欲不振、生长停滞、运动失调,易患肠炎和肺炎;母猪不孕或流产;公猪精液品质下降。鸡则表现为生长缓慢或停止、精神不振、身体瘦弱、羽毛蓬乱、运动失调、夜盲、干眼炎眼瞎、关节僵硬或肿大等症状。维生素A仅存在于动物性饲料中,血粉、鱼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植物性饲料中不含维生素A,但含有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在动物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其它谷物及植物蛋白饲料都缺少胡萝卜素。所以,以玉米、高梁、稻谷、饼粕、糠麸及糟渣类饲料喂猪,如不用青料,必须补维生素A添加剂,预防维生素A的缺乏。

②维生素D 维生素D为类固醇衍生物,两种主要形态是麦角钙化醇(D2)和胆钙化醇(D3)。维生素D可调节钙磷代谢,影响骨骼与牙齿的正常发育,是畜禽不可缺少的,在生长妊娠、泌乳时期需要量更大。猪缺乏时,幼猪易患佝偻病,成猪易患骨软化症。鸡缺乏时则表现为生长缓慢,喙、爪及龙骨变软,胸骨弯曲,长羽不良。成年鸡缺乏维生素D时,会瘫痪,产蛋率低,产薄壳蛋、软壳蛋或无壳蛋,孵化率降低,笼养鸡更应注意。维生素D含量较为丰富的是动物性饲料鱼粉、初乳、全乳、蛋黄、肝脏等。谷物籽实、酒糟、马铃薯等维生素D的含量极少。可于饲料中添加维生素D3,根据动物的品种和生产性能,每千克全价饲料中维生素D3的需要量为1000~1500国际单位。维生素D用量过高会引起中毒。

③维生素E 又名生育酚,维生素E在动物体内起催化作用、抗氧化作用、与硒协同维持细胞膜的正常结构。维生素E是维持骨骼肌、心肌、平滑肌及外周血管系统构造和功能所必需的,有促进性腺发育,促成受孕、防止流产、调节性激素代谢等作用。维生素E缺乏以幼龄动物发生较多。动物缺乏维生素E时,首先是发生肌肉营养不良,急性者心肌变性,亚急性者骨骼肌变性。维生素E缺乏会严重影响种畜的繁殖机能造成不孕不育,使受胎率下降;即使受胎,很可能使胚胎中途死亡,或产弱仔或胎儿被吸收。鸡缺乏维生素E,会发生脑软化症,渗出性素质。谷物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特别是种子的胚芽中。青绿饲料(以干物质计)维生素E含量一般较禾谷类籽实高出10倍之多。小麦、胚油、豆油、花生油和棉仔油含维生素E也都很丰富;浸提油饼类缺乏维生素E,动物性饲料含量也很少。在饲料的加工和贮存中,维生素E损失较大,贮存半年可损失30%~50%。畜禽对维生素E的需要一般在5~10毫克/千克之间。对配种期前的公畜,妊娠前母畜以及喂贮存半年以上饲料的家畜,应注意供给。维生素E的营养作用需要充足硒的存在才能很好发挥。

④维生素K 现已发现多种化合物具有维生素K的活性,其中最重要的是维生素K1、K2、K3三种,K1、K2是天然产物,K3是人工合成物。就目前所知,维生素K主要作用为催化肝脏中凝血酶原以及凝血活素的合成。维生素K缺乏时,小伤口不易愈合造成贫血。绿色饲料是维生素K的丰富来源,其他植物性饲料含量也较多。肝、蛋和鱼粉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K2。除家禽外,一般不需补充维生素K。畜禽对维生素K的需要一般为每千克日粮0.5~1毫克,双香豆素和磺胺喹沙啉是维生素K的拮抗物。

(2)水溶性维生素

水溶性维生素包括整个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B族维生素主要作为辅酶,催化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代谢中的各种反应。食欲下降和生长受阻是共同的缺乏症状。除维生素B12外,水溶性维生素几乎不在体内贮存。猪肠道微生物能合成B族维生素,但难于吸收,家禽肠道短,微生物合成有限,吸收利用的可能性更小,常需日粮供给;工厂化饲养,食粪(粪中含有B族维生素)机会少,猪、鸡等对日粮提供的B族维生素需要适量增加。

①维生素B1(硫胺素) 硫胺素的主要功能是作为辅酶参与能量代谢。硫胺素对维持神经组织及心肌的正常功能、维持正常的肠蠕动及消化道内的脂肪吸收均起一定作用。维生素B1缺乏,影响动物生长,食欲减退、下痢、羽毛蓬乱、运动不灵活、患神经系统疾病(多发性神经炎)。猪缺乏表现为食欲、体重下降,痉挛及共济失调消化紊乱,呕吐、腹泻、脉缓、心肌水肿和心脏扩大。母猪缺乏时,则新生仔猪软弱、畸形仔猪增多。鸡则表现为食欲不振、憔悴、消化不良、瘦弱、鸡头后仰或强直,频繁的痉挛和多发性神经炎。补充硫胺素能迅速恢复。硫胺素缺乏也可引起两性繁殖力的丧失或降低。植物性饲料中几乎都含有B1,特别是糠麸饲料含有较多维生素B1,根茎类饲料含量少,干酵母含量最丰富。猪一般不需要补充硫胺素,鸡需要补充。猪、鸡对硫胺素的需要一般为每千克饲料1~2毫克。

②维生素B2(核黄素) 动物体内许多氧化还原酶类的辅基中含有核黄素,具有促进生物氧化的作用,对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动物自身缺乏贮备核黄素的能力。鸡核黄素缺乏的症状为:足爪向内弯曲、用跗关节行走、腿麻痹、腹泻、产蛋量和孵化率下降等。猪缺乏的症状为腿弯曲、僵硬、皮厚、皮疹、皮肤有渗出物、晶状体浑浊和白内障。猪、鸡饲料中维生素B2含量有限,谷实及其副产品饲料中均满足不了动物的需要,但乳品加工副产品中含量丰富,在笼养鸡的配合饲料中应补充维生素B2。猪、鸡对核黄素的需要量一般为每千克饲料1~4毫克。

③维生素B3(泛酸) 泛酸是辅酶A的成分,是体内能量代谢不可缺少的,参与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对脂肪的合成与代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猪、鸡对泛酸不足较为敏感。猪缺乏时,生长缓慢、厌食、腹泻、皮肤干燥,被毛粗糙,脱毛,免疫反应降低和后肢运步异常,即所谓鹅步;鸡缺乏泛酸时,生长受阻、羽毛生长不良,进一步表现为皮炎、眼睑出现颗粒状的细小结痂并粘连在一起,嘴周围也出现痂状损伤,胫骨短粗,严重时可引起死亡。常用日粮一般不会发生泛酸的缺乏,补充泛酸的饲料添加剂常使用泛酸钙,畜禽对泛酸的需要一般为每千克饲料2~20毫克。

④维生素B4(胆碱) 胆碱是磷脂类和神经组织的结构成分,与其他维生素不同,胆碱不参与酶系统活动,需要量远超过其他维生素。胆碱另一功能是提供甲基,作用于脂肪代谢过程。猪缺乏时,生长慢,运动不协调,易发生肝脏的脂肪渗入,这是脂肪代谢障碍的结果。仔猪缺乏时后腿叉开站立,行动不协调,发生坐姿症状。鸡缺乏时的典型症状是骨粗短病,关节变形(滑腱症)、贫血、生长缓慢、死亡率增高。正常饲料中胆碱含量充足,尤以动物性饲料为多,玉米中含量较少。畜禽胆碱的需要一般为每千克饲料500~1500毫克。鸡的耐受量为需要量的2倍,猪的耐受力比较强。胆碱中毒表现为流涎、颤抖、痉挛、发绀、惊厥和呼吸麻痹。

⑤维生素B5(烟酸、尼克酸) 尼克酸作为辅酶(NAD,NADP)的组成成分,参与碳水化合物、脂类和蛋白质的代谢,尤其在体内供能代谢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尼克酸缺乏上述代谢过程发生障碍。猪日粮主要由玉米(色氨酸含量较少)组成时,易发生癞皮病。维生素B5缺乏症多见于幼猪,表现为食欲减低、被毛脱落、脱落性皮炎、下痢、生长缓慢;鸡则生长缓慢、口腔发炎,羽毛不丰满,偶尔可见鳞状皮炎。蛋鸡产蛋率和孵化率降低、脱毛。维生素B5在糠麸、干草、蛋白质饲料中都含量丰富,禾本科籽实及乳品加工副产品中含量较少,而且是结合状态、利用率低。以玉米作为日粮主要成分(色氨酸含量较少)应考虑补充。畜禽尼克酸的需要一般为每千克饲料10~50毫克。摄取过量能引起中毒。

⑥维生素B6(吡哆醇) 维生素B6主要与蛋白质代谢的酶系统相联系,也参与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代谢。维生素B6缺乏,猪表现为食欲差、生长缓慢、贫血、抽搐和痉挛,黑黄色色素沉着,肝发生脂肪浸润以及腹泻和被毛粗糙。鸡缺乏时,食欲减低、体重减轻、受精率和孵化率低,雏鸡生长慢,羽毛蓬乱,维生素B6来源广泛,生产中不易产生明显的缺乏症。但应注意,生长期畜禽,饲料中能量和蛋白质水平高时,维生素B6的需要量随之增加。玉米—豆饼型饲粮所含维生素B66毫克/千克,能够满足动物的需要。

⑦维生素B7(生物素) 在畜禽体内生物素以辅酶的形式广泛参与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猪很少发生缺乏症。实验猪缺乏症表现为脱毛,后肢痉挛、蹄裂和皮炎,先出现在颈、耳、肩和尾上,继而遍及全身,维生素B7普遍存在于青绿饲料、谷物、肝、乳中,鸡的消化道里可以合成维生素B7,所以通常不会缺乏。一旦缺乏,则表现为爪上发生皮炎,头部、眼睑和嘴角表皮角化,羽毛干燥、变脆,胫骨粗短症,蛋鸡发生脂肪肝和肾综合症。畜禽对维生素B7的需要一般在每千克干料50~300毫克之间。

⑧维生素B11(叶酸) 叶酸以四氢叶酸形式参与物质分解过程中一碳基团的中间代谢,对正常血细胞的形成有促进作用。鸡叶酸缺乏症表现是:生长抑制、羽毛生长不良,羽毛中缺少色素、贫血、胚胎死亡率增加。猪则表现为皮炎、脱毛以及消化、呼吸、泌尿器官的粘膜损害。畜禽对叶酸的需要依靠饲料和微生物的合成,数量基本能满足。但长期饲喂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或长期患消化道慢性疾病后,有出现叶酸缺乏症的可能。在完全封闭而没有绿色饲料和饲喂长期贮存、热加工的商品饲料情况下,对妊娠母猪和生长快的仔猪可考虑适当补充叶酸。猪、鸡对叶酸的需要一般为每千克饲料0.5~1毫克。叶酸被认为是一种无毒性的维生素。

⑨维生素B12(氰钴素) 维生素B12在机体内参与许多物质代谢过程,其中最重要的是与叶酸协同参与核酸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维持正常造血机能等。猪缺乏维生素B12,主要表现为:生长缓慢、食欲不佳、皮炎、皮毛状态不良、贫血、运动失调、肝肾损害。蛋鸡缺乏时,产蛋率、种蛋孵化率下降,出现死胎。一切植物性饲料中均无维生素B12,动物性饲料中鱼粉、肉粉、肝脏含量最多,且容易被猪、鸡吸收利用。故日粮中只要有一定量的动物性饲料,就不会有缺乏的问题。厚垫料养鸡,鸡可从垫料(包括鸡粪)中摄取相当数量的维生素B12。只有笼养鸡必须从饲料中摄取,对全植物性饲料为日粮时,一定要补充维生素B12。猪、鸡对维生素B12的需要为每千克饲料3~9毫克。

⑩维生素C(抗坏血酸) 维生素C最主要的功能是参与胶原蛋白的合成,此外还具有刺激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促进肠道内铁的吸收,使叶酸还原为具有活性的四氢叶酸、解毒作用,减轻因维生素A、E、B1、B2、B12及泛酸不足产生的症状。还具有抗氧化作用。一般不易产生维生素C缺乏症,畜禽依靠本身合成即可满足需要。若缺乏维生素C,动物发生坏血病,生长停滞,体重降低,关节变软、贫血。畜禽在应激状态下以及日粮能量、蛋白、维生素E、硒和铁等不足时,动物对维生素C的需要可大大增加,在日粮中添加维生素C,有缓解应激效应的作用。

正地系列饲料按科学的配方,保证了饲料中各种维生素的含量,对猪、鸡各生长阶段所需不同的饲料都有不同的含量。饲喂正地饲料有利于提高养殖效益。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