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饲养标准的概念和分类 饲养标准是根据大量饲养实验结果和动物生产实践的经验总结,对各种特定动物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的定额作出的规定,这种系统的营养定额及有关资料统称为饲养标准。简言之,特定动物系统成套的营养定额就是饲养标准,简称“标准”。
饲养标准的制定是经过大量多种科学实验,如物质平衡、能量平衡、屠宰试验、消化及代谢试验、饲养试验等,测定动物在不同生理状态下,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最后经过生产实践与验证而确定下来的。应用饲养标准不仅能保持动物的健康,还能提高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合理利用饲料,降低生产成本。此外,饲养标准也是衡量和检查动物饲喂技术水平是否合理的尺度。因此饲料配方设计和定额饲养,均要以饲养标准为依据。
饲养标准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国家规定和颁布的饲养标准,称为国家标准,如美国NRC标准和英国的ARC标准。我国在1986年也颁布了鸡的饲养标准,并于2004年进行了修订。二是区域性饲养标准,是由各地区根据本地区的特定状况而制定的适于本地品种生长或生产需要的标准,如台湾省畜牧学会建议的土鸡营养需要量等。三是大型育种公司根据自己培育的优良品种或品系的特点,制定的符合该品种或品系营养需要的饲养标准,称为专用标准,如罗曼蛋鸡和海兰蛋鸡均有各自的饲养标准。
(二)使用饲养标准时应注意的问题
饲养标准是在各国或各地区一定生产技术与科学水平的基础上制定的,是在营养需要方面已取得研究成果,随着营养研究的深入,它们又是可变的,也就是说标准是有区域性、条件性的,因此,不应把标准看成千古不变的教条,把相对正确的东西绝对化。在各地区、各饲养场的具体条件下运用标准时,必须作具体分析,结合当地生产实践,不断补充和修正,灵活运用,才能达到提高生产力的目的。随着国民经济的需要、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水平的提高,应不断地对饲养标准进行修订、充实和完善。使用饲养标准还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第一,在不采用计算机配料时,至少应满足以下的指标:代谢能、粗蛋白质、蛋白能量比、钙、磷、食盐、蛋氨酸(或蛋氨酸+胱氨酸)、赖氨酸、色氨酸等。
第二,使用标准中的维生素、微量元素的数值要注意根据鸡群生态、环境、饲养条件及疾病情况增加安全系数。一般可把标准所列数值作为添加量,把饲料原料中的含量作为安全量。对于微量元素还要特别注意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和饲料来源。
第三,添加合成氨基酸来平衡饲料的必需氨基酸时,粗蛋白水平可适当降低,蛋能比也可以适当降低,以节省蛋白质饲料的用量。
第四,食盐的含量要特别注意。在使用动物性蛋白饲料原料时一定要注意其盐分含量,其含盐量和添加的食盐量应一并考虑,避免食盐中毒。
(三)常用的饲养标准
目前我国蛋鸡常用的饲养标准,主要有美国1994年颁布的第九版的NRC标准(表4-8、表4-9),以及我国2004年颁布的鸡饲养标准(表4-10、表4-11)。
表4-8 未成熟来航鸡的营养需要(%,千克)
续表
续表
续表
表4-9 来航型产蛋母鸡的营养需要
续表
续表
注:(1)“?”表示数据缺乏。
(2)褐壳蛋鸡的部分数据是根据白壳蛋鸡加10%得出,因为其体重大,每天的产蛋量也可能较多。
(3)满足最大蛋壳强度时的钙需要量可能更高。高温时对磷的需要量可能增加。
表4-10 生长鸡的营养需要
营养指标 | 单位 | 0周龄~8周龄 | 9周龄~18周龄 | 19周龄至开产 |
代谢能 | 兆焦/千克 (兆卡/千克) | 11.91(2.85) | 11.70(2.80) | 11.50(2.75) |
粗蛋白质 | % | 19.0 | 15.5 | 17.0 |
蛋白能量比 | 克/兆焦 (克/兆卡) | 15.95(66.67) | 13.25(55.30) | 14.78(61.82) |
赖氨酸能量比 | 克/兆焦 (克/兆卡) | 0.84(3.51) | 0.58(2.43) | 0.61(2.55) |
赖氨酸 | % | 1.00 | 0.68 | 0.70 |
蛋氨酸 | % | 0.37 | 0.27 | 0.34 |
蛋氨酸+胱氨酸 | % | 0.74 | 0.55 | 0.64 |
苏氨酸 | % | 0.66 | 0.55 | 0.62 |
色氨酸 | % | 0.20 | 0.18 | 0.19 |
精氨酸 | % | 1.18 | 0.98 | 1.02 |
亮氨酸 | % | 1.27 | 1.01 | 1.07 |
异亮氨酸 | % | 0.71 | 0.59 | 0.60 |
苯丙氨酸 | % | 0.64 | 0.53 | 0.54 |
苯丙氨酸+酪氨酸 | % | 1.18 | 0.98 | 1.00 |
组氨酸 | % | 0.31 | 0.26 | 0.27 |
脯氨酸 | % | 0.50 | 0.34 | 044 |
缬氨酸 | % | 0.73 | 0.60 | 0.62 |
甘氨酸+丝氨酸 | % | 0.82 | 0.68 | 0.71 |
钙 | % | 0.90 | 0.80 | 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