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抑制或破坏不利畜禽、鱼类健康的微生物或寄生虫生命活动的可饲有机物质。曾名抗菌素。从化学结构看可分为多肽类、大环内酯类、磷酸化多糖类、四环素类、低聚糖类和聚醚类等;从用途看可分为抑菌性的与驱虫性的两大类。对用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一直存在着争议,一种意见认为抗生素可抑制与宿主争夺营养物质的微生物的繁衍,从而减少损耗,达到改进健康状态、提高饲料转化效率的目的。另一种意见则认为抗生素在畜体内和畜产品中有残留,会产生抗生素耐药菌株,从而对人畜的某些疾病防治带来不便,有些抗生素如四环素的降解产物还具较强的溶血作用或肝毒作用,因此持否定态度。许多国家将人用与兽用抗生素严格区分开来,对批准使用的抗生素品种,也多根据本国的生产实际,定期或不定期地发布相应的法规,及时废止或批准使用有关新老产品。为此使用每种抗生素之前都应充分了解其作用、机理和安全使用规程,切忌盲目乱用。尤其对所有抗生素药渣都不得作为蛋白质饲料或药物添加剂使用。
具有抑菌作用的抗生素
杆菌肽锌 又称枯草菌素锌盐,是从地衣型芽孢杆菌中分离出的多肽类抗生素。它是不稳定的多肽,含有A、A1、B、C、D、E、F1、F2、F3、G等多种组分,以A为主。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在pH值5~7的水溶液中约稳定4周,但在碱性溶液中不稳定。制成亚甲基二水杨酸杆菌肽(bacitracin methylene disalicylate)较稳定,但仅美国FDA批准使用。可促进猪和鸡的增重,提高饲料效率。杆菌肽可与多数金属离子生成络合物,生成的倾向是铜>镍>钴>锌>锰。这些金属络合物在干燥态较稳定。杆菌肽锰曾被用作饲料添加剂,但已被淘汰。1960年美国首先将杆菌肽锌作饲料添加剂使用。自此以后发展很快,是应用最广的抗生素类饲料添加剂。杆菌肽对革兰氏阳性菌十分有效。对部分革兰氏阴性菌、螺旋体、放线菌也有效。杆菌肽锌几乎不产生耐药性,与其他药物也不易产生交叉性耐药性。但是大量使用后,杆菌肽对肾功能有损害。使用对象:猪、鸡、牛、羊均可。在鸡粪中的杆菌肽锌在室温下可稳定3~4天,猪粪中的可稳定5~6天。但是在堆肥中迅速分解。农作物不会吸收杆菌肽锌,因而不会污染环境,具有高效、低毒和吸收残留少的优点。杆菌肽锌和预混剂在室温下可保存3年,效价不变。在饲料中的杆菌肽锌室温保存8周后,含量仍可保存87%~92%。
硫酸粘杆菌素 又名硫酸抗敌素、硫酸粘菌素、硫酸多粘菌素E。从多粘芽孢杆菌中分离出的多肽类抗生素。通常制成硫酸盐使用。它是由A、B、C三个组分组成。硫酸粘杆菌素在鸡粪中不稳定,室温下6天后100%分解。硫酸粘杆菌素在抗菌活性上的高度选择性是其优点,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活性比阳性菌高10~1000倍,它可治疗志贺氏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沙门氏菌、嗜面杆菌、巴氏杆菌和布氏杆菌引起的感染。在动物体内不会产生耐药菌株,与其他抗生素不产生交叉耐药菌株。但和本类抗生素之间会产生交叉耐药菌株。它也有局限性,有易产生肾中毒的缺点,为此应降低用量。它与杆菌肽锌有较好的协同作用,和杆菌肽锌以1:5比例添加,抗菌谱宽,活性高且降低了毒性。
恩拉霉素 又名安来霉素、恩霉素、持久霉素。是由不饱和脂肪酸和十几种氨基酸结合而成的多肽类抗生素。但一般使用的是粗品,为灰色至灰褐色的粉末。它对革兰氏阳性菌活性较强,长期使用也不易产生耐药性。它可改变肠道内的细菌群落,所以对饲料中营养成分的利用效果好,可以促进猪、鸡增重和提高饲料转化率。恩拉霉素经鸡、猪粪便排出后,对农作物、鱼类和环境无毒害作用。因而它是安全有效的动物专用抗生素。
维吉尼霉素 又名维吉尼亚霉素、维及霉素、威里霉素、抗金葡霉素、肥大霉素。有M和S两种结构。维吉尼霉素是这两种抗生素的复合体, 它们之间有较好的协同作用,且M:S=7:3时抗菌活性最高,几乎没有耐药性。它不仅可以有效防治细菌性下痢, 如猪赤痢、鸡坏死性肠炎等,还可促进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维吉尼霉素稳定性好,室温保存三年效价不变。制作颗粒饲料时经过粉碎、混合、加温(70~90℃)蒸气处理、加压制粒等工艺仍可保持稳定的效价。
阿伏霉素 是糖肽类抗生素,有α、β两种结构体。它是白色无定形粉末,在pH4~8的水溶液中很稳定。毒性小,它不易被吸收,因而无残留。对鸡、猪、牛均有促生长作用。
硫肽菌素 多肽类抗生素,是含硫的肽族化合物。它是A型(A1、A2、A3、A4)和B型的混合物,而以B型为主, 为淡黄色结晶。对革兰氏阳性菌抑菌力较强, 对支原体也有效, 有抗病促生长作用。
泰乐菌素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又名泰霉素、太乐菌素。它的结构与红霉素相似,呈弱碱性,微溶于水。它可以形成盐酸、硫酸、磷酸和酒石酸的盐。实际生产中用磷酸泰乐菌素作饲料添加剂。泰乐菌素的适应症为:猪痢疾、猪肺炎、猪萎缩性鼻炎、鸡慢性呼吸道病(CRD) 以及小牛因支原体引起的肺炎。
北里霉素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又名柱晶白霉素。它有A1、A1~6、U、V多种组分,而A1的活性高,理化性能稳定。北里霉素在投药后迅速被吸收,进入各器官组织中, 尤其在血液和肺组织中可持续地保持高浓度。北里霉素对于鸡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CRD)、猪的肺炎、猪胸膜肺炎菌感染症(SEP)、猪细菌性痢疾一弧菌性血痢均有抑制作用。可促进生长、改善饲料转化率。对鸡、猪停药期2~3天,在各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中,北里霉素在蛋的蛋黄中的残留量最低,时间最短。
螺旋霉素 螺旋霉素有Ⅰ、Ⅱ、Ⅲ三种构体。毒性小,稳定性高。它属于红霉素—碳霉素族,其抗菌谱相似,对革兰氏阳性菌、链球菌、葡萄球菌、梭状芽孢杆菌有效,甚至略优于其他大环内酯类,对某些革兰氏阴性菌(大肠弧菌、密螺旋体)和支原体也有效。可用来治疗肺炎、肠炎和支原体引起的呼吸系统传染病。
金霉素 四环素类抗生素,又名氯四环素。属广谱抗生素。
土霉素 四环素类抗生素, 又名地霉素、地灵霉素、氧四环素。广谱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效力高,但细菌易产生耐药性。毒性较小。土霉素可与钙离子生成稳定络合物,不仅提高土霉素的稳定性,还可减少动物的吸收。
红霉素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有琥珀酸酯、葡萄糖酸酯、乳糖酸酯、硬脂酸酯和硫氰酸等形式。一般它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效。它是抑菌剂, 除非大量给药, 否则不会有杀菌作用。细菌易对红霉素产生耐药性, 且与竹桃霉素有交叉耐药性。
卑霉素 低聚糖抗生素分子。卑霉素有A、C两种构体。它是低聚糖抗生素Orthosomycin类的总称,约有A、A’、C、D、D2、E、F、G、I、J、K等十多个组分。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效,而对革兰氏阴性菌效果较弱。其中以卑霉素A的活性最高,特别是对梭菌、链球菌和杆菌有效。
诺西肽 聚噻唑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特别是葡萄球菌有较高的活性,不易产生耐药性,与其他抗生素也无交叉耐药性。它还有抗寄生虫的活性,在肠道中很少被吸收,因而在畜产品中的残留少。添加在饲料中不影响适口性。可促进增重,提高饲料转化率,特别是在猪断奶后4周内效果显著。
黄磷酯醇 又名斑伯霉素、班贝霉素、默诺霉素A、黄霉素、富来霉素。是磷酸多糖类抗生素。它至少有4个组分, 即A、B1、B2和C, 而以默诺霉素A为主, 超过50%。由于它的分子量大,经口投药几乎不被吸收,因而残留很少。黄磷酯醇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效,但对革兰氏阴性菌作用极微。它对牛、猪、鸡、兔都有促生长作用。主要是改变了肠道中的菌落,更利于养分的利用,使仔鸡肠中有机酸减少,使牛胃中含氨量减少。
具有驱虫效果的抗生素
莫能霉素钠 又名孟宁素、瘤胃素、莫能酸。是聚醚类抗生素。莫能霉素除作鸡的抗球虫剂外,在牛的瘤胃中可抑制某些微生物,增加瘤胃中丙酸的量,改进能量利用效率,提高对粗纤维的消化能力(约4.5%),促进生长, 提高饲料转化率。
盐霉素钠 聚醚类抗生素,又名萨里诺霉素钠、盐霉素,制剂称优素精。外观白色或淡黄色结晶,粉末状,主要用作鸡的抗球虫剂。对马属动物有危险,且不能与竹桃霉素和泰乐菌素同时使用,否则有中毒现象。日、美、欧共体对此药的使用规定不同。
拉沙洛西钠 聚醚类抗生素, 主要用作鸡的抗球虫剂。也可作牛的促生长剂。
>马杜霉素铵盐 又名Prinicin ammonium。马杜霉素对许多革兰氏阳性菌有效。与其他抗生素之间不会产生交叉耐药性。马杜霉素是单糖甙聚醚类离子载带型抗生素。它影响阳离子通过生物膜的运输作用,钠钾等一价离子优先与它结合, 造成球虫细胞内离子不平衡,导致寄生虫代谢过程瓦解,最后死亡。但这不影响宿主细胞。它是球虫杀虫剂,杀死宿主体内的寄生虫。它对堆型艾氏、布氏艾氏、巨型艾氏、和缓艾氏、变位艾氏、柔嫩艾氏以及毒害艾氏球虫均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