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发酵床鸡舍建造原则
我国不同地域的气候相差较大,鸡舍的建造没有统一的模式。但目的都是要给鸡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因此,鸡舍必须具备冷天保温、热天散热、适度通风和采光等功能。
发酵床养鸡与垫料养鸡、网上养鸡和笼养鸡等其他养鸡模式相比,圈舍设计的主要不同点在于保温与通风的矛盾协调中更加强调通风的重要性。
南方适宜建造开放式鸡舍。中部和北方地区鸡舍要相对密闭,强调在保温的前提下保留适度的通风。
鸡舍一般采取东西走向,但当地风向以及周围地势特殊时,可灵活确定其他圈舍走向。
北方利用塑料薄膜对太阳光透过率高,地面和禽体对长波辐射透过率较低的特点,充分利用太阳能和畜禽体温,提高棚舍的温度。利用塑料薄膜透气性差的特点,控制和减缓寒冷气流对鸡的不良影响。
(二) 发酵床圈舍选址
发酵床圈舍一定要建在地势高燥的地方,周围排水要顺畅,圈舍周围一定不能出现积水的情况。对于排水不畅的地方,鸡舍周围要专门开挖排水沟。地下水不能太浅,不能洇湿发酵床底部。
(三) 鸡舍跨度与面积
鸡舍跨度由鸡舍的平面布局和建筑结构决定,一般在10~12米为宜。如果建筑结构和建造成本许可,跨度15米左右也可。鸡舍长度以30~50米最好。
北方圈舍保温最重要,面积可以大些,以500平方米左右为宜,也可更大,跨度可达到15~20米。南方圈舍首先要保证通风,应相对小些,跨度不宜过大。
(四) 墙体与屋顶
墙体和屋顶要尽可能保温隔热。屋顶可用复合泡沫板材,草苫也可以作为简易屋顶保温材料使用。尽量做到冬暖夏凉。
屋顶要起脊,不宜采用平顶。起脊的屋顶不要再搭建顶棚,以保证从屋顶处的天窗向外排放废气。
屋檐高度 (指发酵床垫料表面到屋檐的垂直距离) 参考指标: 北方1.5米,中原省份及云贵高原地区2.0米,南方湿热地区2.5 ~3.5米。屋脊一般要比屋檐高1.0米左右。鸡舍过于低矮会降低舍内空气质量,影响鸡的健康。
圈舍屋顶和墙体可在专用骨架支撑的情况下,全部采用复合泡沫板材,这样做的优点是造价低廉 (每平方米约100元)、保温效果好、建造施工快捷,养猪养鸡都可以用。缺点是圈舍结构强度较差、使用寿命较短。
参见彩图11、彩图16、彩图17、彩图18、彩图19。
(五) 发酵池建造
1. 发酵池的深度: 容纳发酵床垫料的空间叫发酵池。发酵池深度等于垫料的厚度,干撒式发酵床发酵池深40厘米。
2. 发酵池的高度: 根据发酵池底与地面的相对高度不同,发酵床有地上式、地下式和半地下式。
根据地下水是否会在夏秋季渗到发酵床垫料中,发酵池应选用合适的地面高度。如夏秋季地下水会洇湿发酵床垫料,则采用地上式。采用地上式发酵床时,要考虑鸡舍的高度适当提升。
如不考虑地下水的影响,地下式的发酵效果略优于半地下式和地上式。地下式对冬季垫料保温效果好,而且对圈舍高度没有影响。但地下式存在垫料被地下水和雨水浸湿的风险。一旦垫料浸湿,轻者降低发酵效果和使用寿命,重者甚至会淹死发酵床,给鸡场带来麻烦。
淮河以南地区原则上不使用地下式发酵床,而完全采用地上式。如果南方鸡舍所处位置的地下水位特别浅,要考虑在原来地面基础上适当抬升鸡舍地面高度。北方干旱地区或特别高燥的地方,可以使用地下式发酵床。其他情况下原则上采用地上式。早期应用发酵床技术的猪场,特别是北方地区用发酵床的猪场,轻视了夏季较浅的地下水和暴雨时圈舍周围排水不畅对发酵床垫料的浸透危害,结果造成发酵床被淹死的情况,应引以为戒。
3. 发酵池四壁处理: 发酵池的四壁要做成较陡的斜坡或垂直,并用水泥砌好,每个角最好砌成弧形,不用直角。
4. 发酵池底处理: 发酵池底保留土地面,略加平整,尽可能晾干。
保留土地面的好处: 第一,土层的透气性能好,利于发酵的气体交换; 第二,土地面不会因凝结水汽而使下层垫料潮湿发霉; 第三,土地面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当然,保留土地面还比建水泥地面节省费用。
如果当地的地下水位较浅,发酵床鸡舍地面在夏秋季存在洇水的可能,最好用熟石灰或石灰渣与表面10厘米左右深度的土层掺和后夯实,形成防水层。石灰与土的比例大致在1∶3。
5. 发酵床的大小: 原则上在一个鸡舍内用一整体贯通的发酵池,这样不但发酵效率高,而且建设成本低。
(六) 门窗
除南方的开放式鸡舍外,我国中北部地域的发酵床鸡舍除了安装必要的窗户用于水平通风外,最好安装天窗和地窗。
发酵床分解鸡粪过程产生大量废气,同时发酵热量把鸡粪中的水分蒸腾到空气中,这样增加了湿热气体,需要及时排出。因此,要加强鸡舍的通风。由于热气能够自动上升,所以,要在鸡舍屋顶最高处加开天窗,让废气自行排出。
天窗可自行设计制作,只要结实不漏雨就行,但最好到养殖设备市场上购买旋转扇叶式无动力天窗。
无动力天窗依靠室内自动上升的热气流驱动旋转,不需要电力带动。无动力天窗一般呈圆形,直径为50~60厘米。
天窗要安装在屋顶最高处,最好在圈舍纵向中线上方。每1 ~2间,或者每100平方米左右鸡舍面积,开一个天窗即可满足需要。
参见彩图55、彩图56、彩图57。
为了补充新鲜空气,与天窗形成舍内外的循环气流,最好在高于发酵床地面15厘米左右的墙根处加开通风孔,也就是地窗。一般每间开一个地窗,每个大小为10厘米×15厘米。也可在总面积大致不变的情况下,每间建多个小些的地窗。寒冷地区的地窗要尽量细小,数量相应要多。地窗下沿高度在发酵床垫料表面上方15厘米左右,过高影响地面湿热气体的上升,过低可能会造成雨水进入舍内。为防止雨水进入圈舍,可在地窗上安装翻盖式挡板,并且为防止老鼠进入鸡舍造成危害,必须在地窗上钉上铁丝网。
对于使用塑料大棚式的发酵床鸡舍,可在棚的两边塑料布与地面相接处放置陶瓷管或塑料管做地窗用。管径以10余厘米为宜。每隔2~3米放置一个。具体管径标准和间隔距离应取决于外界环境温度,环境温度越低,管径越细,管间距离越远,温度高时则相反。相对于塑料管,陶瓷管比较稳固,使用方便。
南方开放式鸡舍最好安装卷帘,以保证在方便通风的前提下及时密封保温和遮挡风雨。卷帘可自行设计制造,但最好购买专用卷帘。目前已有厂家生产出与发酵床相配套使用的卷帘商品。这种卷帘具有材质强度高、开闭轻便、有绳索撑护,在强风和暴雨等恶劣天气时仍能有效使用。
参见彩图19、彩图20、彩图21、彩图22、彩图23、彩图24、彩图25、彩图26。
(七) 发酵床鸡舍的温度调控设施
1. 加温设施: 由于鸡舍内全部铺成发酵床地面,地面下无法建造火炕等加温设施,加温一般用暖风炉。
暖风炉主要由燃烧室 (炉膛)、排烟管和热风管组成。热风管用钢管弯曲焊接而成,包括进气孔、加热管和出风孔三部分。进气孔开口在鸡舍墙壁外,由小鼓风机向内吹风; 加热管在炉膛内弯曲经过,将管内空气加热; 出风孔在鸡舍内开口,送出热风,给鸡舍供暖。排烟管在鸡舍内经过,将大部分热量散发在舍内,烟气由鸡舍外的开口排出。
2. 降温设施:
(1) 鸡舍温度略高时的降温设施: 依靠通风降温为主,包括水平方向自然通风、天窗和地窗立体对流通风和机械通风。
(2) 炎热天气的降温设施: 我国中北部地域最好安装使用冷风机,南方最好安装地面冷水管。
(八) 鸡场的排水设施
不论是干撒式发酵床还是湿式发酵床,外界水分都不应进入垫料。鸡场内积水会直接或通过发酵池底土层洇到发酵床垫料中,破坏发酵床的运行。因此,发酵床鸡舍周围的排水设施要完备,保证下雨时顺畅排水。圈舍周围1米宽的地面要硬化 (俗称“散水”),并同时建排水沟,以防积水洇湿发酵池底面。
鸡场的排水设施参见彩图19。
(九) 水泥地坪圈舍改造发酵床的要点
水泥地坪圈舍改造发酵床的要点: 一是设置天窗和地窗; 二是拆除水泥地坪,铺设发酵床垫料。
拆除水泥地坪最好使用切割的方法。即用切割机将水泥地面切割成50厘米×50厘米左右大小的水泥砖块。拆掉的水泥砖块可以做发酵池四周护坡,也可做其他用途。这种拆除方法也比较省力。
如果水泥地面不加改造,直接在其上面铺设发酵床,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发酵床的使用效果和寿命。
水泥地面做发酵床的缺点,除了底层通风透气不畅以外,还会由于垫料中的水汽透过垫料层凝结到水泥地上,使与水泥地面接触的垫料层过湿造成发霉和腐烂。如果在水泥地面上打孔,使垫料与土壤接触,会明显提高使用效果。
干撒式发酵床鸡舍建造要诀:
圈舍建在高燥处,坐北朝南大窗户。
屋顶墙体要隔热,周边排水不马虎。
屋顶高处安天窗,地窗开在墙根上。
全舍发酵池一体,底留土面不硬化。
冷天加温要通风,热天要开冷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