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机械挤奶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乳牛饲养方式和机械挤奶的组成形式,可分为下列几种。
(1)提桶挤奶(图6.6)。真空装置固定在牛舍内,挤奶器和可携带的奶桶组合在一起,依次将奶桶移往牛床处进行挤奶。挤出的牛奶直接流入奶桶,再把桶中奶倒入集奶容器。主要用于拴系牛舍和小型养殖户。每头牛的挤奶时间为6~8分钟,每人最多可管理两套挤奶器,每小时可挤15~20头奶牛。
图6.6 提桶式挤奶
(2)管道式挤奶。真空装置和牛奶输送管道固定在牛舍内,挤奶器无挤奶桶,但增设了固定的牛奶输送管道,挤下的奶可直接通过牛奶计量器和牛奶管道进入自动制冷罐,不与外界空气接触,挤奶器可携往各乳牛处进行挤奶。可配置自动化的洗涤装置,每次挤完奶后整个挤奶系统自动进行清洗消毒。此类挤奶装置可省去挤奶时提桶倒奶工作,进一步提高了机械挤奶的生产率,并能提高牛奶卫生质量。主要适宜中型奶牛场的拴养牛舍(图6.7)。
图6.7 管道式挤奶系统
(3)挤奶厅(台)或挤奶间式挤奶。挤奶厅(台)也属于管道式挤奶中的一种。其特点是真空装置和挤奶器都固定在专用的挤奶厅内,奶牛通过专用的通道进入挤奶厅内挤奶,挤奶厅内设备条件好,便于清洗,能有效地对奶杯内套、奶管壁及奶缸壁等与奶接触的设备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而且牛奶挤出后通过管道直接流入奶罐冷却储存,无中间污染环节,有利于提高牛奶质量。此外,在挤奶厅内挤奶员大多可站立工作,不用弯腰,比较舒适,减轻劳动强度,目前挤奶厅的附属设备都已自动化或半自动化,更有利于提高劳动效率和设备的利用率。据国外资料报道,如用提桶式挤奶,每小时能挤15头牛;如用管道式挤奶装置挤奶,每小时可挤15~35头牛;在挤奶厅内挤奶,每小时可挤50~70头牛(图6.8)。
图6.8 台式挤奶设备
挤奶厅的挤奶装置有挤奶台、固定位置的挤奶器、牛奶计量器、牛奶真空输送管道、清洗系统、乳房自动清洗设备、自动脱落装置、奶牛出入启闭装置等。根据奶牛在挤奶台上的排列形式,挤奶台可分为并列式、鱼骨式、串联式(参见第二章)。
(4)移动式挤奶装置。包括推车式和车装管道式,前者真空装置和挤奶器都安装在小车上可以移动,带1~2个奶桶,挤出的奶由较大的集奶桶或集奶罐收集,适宜于小奶牛场。后者是装在车上的管道式机械挤奶形式,全部操作随车而动。适于放牧牛群或小型奶牛场(图6.9)。此形式结构简单,投资小,操作方便,如能配以直冷式乳罐则更为理想。
图6.9 移动式挤奶机
以上几种类型挤奶机各有其适用条件和优点,在选购时要根据牛群的规模和当地实际情况而定。如果养10~30头泌乳牛,可选移动式挤奶机,或提桶小推车式挤奶器;养30~200头泌乳牛,可采用管道式挤奶;养200~500头泌乳牛,可采用2×24坑道式挤奶厅;养500头以上的,可采用两套2×24坑道式的挤奶厅,或平行2×24床位坑道式的挤奶厅。
机械挤奶一次性投资较大,投资者须慎重对待。在选用品牌时,务必注意维修条件和易损部件供应渠道。如果当地缺少维修条件,易损部件难买或价格昂贵,挤奶器一旦出故障,就会影响正常生产。
由于农村奶牛的养殖模式是分散饲养,集中挤奶,所以,需要对每头牛的牛奶产量进行准确的计量。这就要求选择有计量装置的挤奶设备,如电子计量式挤奶器、玻璃容量瓶式挤奶器或提桶式挤奶器,以便于对每户或每头牛进行计量核算(图6.10)。
图6.10 适合农村奶站的计量式挤奶器
2.机械挤奶的程序
第一,做好挤奶前的卫生。包括牛只、牛床及挤奶员的卫生,其准备工作与手工挤奶相似。
第二,打开挤奶机电源开关,并检查真空度、脉动频率是否符合要求。
第三,清洁乳房。乳房的清洁方法同上。在擦干乳头的同时应对乳头做水平方向的按摩,按摩时间为20秒(4只乳头×5秒),以建立排入反射。
第四,对各乳头进行药浴,乳头与消毒液接触的时间为20秒,用纸巾擦干乳头上的药液残留,以减少乳腺炎的发病率。
第五,挤掉前3把奶,具体做法同手工挤奶。
第六,在45秒钟内将奶杯套在乳头上,开始挤奶。其方法为:手持挤奶器,慢慢靠近乳房底部,接通真空,用拇指和中指拿着乳杯,用食指接触乳头,将第一个奶杯迅速套入最远的乳头上,这时奶管应保持S形的弯度,以减少空气进入乳头杯,并快速套上其余3个奶杯(图6.11)。
图6.11 将奶杯逐个快速套在乳头上
第七,挤奶过程要注意检查奶杯,并注意调整奶杯的位置。正确的奶杯状态是:各奶杯均匀布局,略向前向下倾斜。这里主要检查奶杯和乳头是否配套以及奶杯是否安装适当。如果奶杯内衬比乳头大,乳头和内衬之间就有间隙,这样在挤奶过程中就会有空气进入奶杯,就会听到“吧嗒、吧嗒”声;如果乳头上水分没有擦干或乳房上的水分流到乳头,就会看到奶杯在乳头上不断地下滑和上升;如果奶杯安装不当常会造成滑脱和奶流受阻(奶流向乳头基部爬升,乳腺池和乳头间的内部嫩肉被吸下,使乳头管的通道堵塞),这些因素均可引发乳房炎。在挤奶过程中还要检查每个乳头奶的流速。
第八,大多数奶牛在8~11分钟内完成排乳(前两个区较后两个区更早结束)。当排乳慢的乳区乳汁挤完后,关闭集乳器真空2~3秒钟后(让空气进入乳头和挤奶杯内套之间),卸下奶杯。如果奶杯吸附乳头较紧,则可用手指轻轻压开1个内套杯的口,放入少量空气,便可卸下(图6.12)。注意避免在真空状态下卸奶杯,否则,会使乳头损伤,并导致乳房炎。同时,在关闭真空之前要注意检查乳房中的乳汁是否挤净,乳房中过多的余奶不仅影响产奶量,而且也容易发生乳腺炎。
图6.12 挤完奶后先断开真空,再脱掉挤奶杯组
第九,挤完奶后即刻用消毒液药浴乳头。挤完奶后乳头孔张开,药液浸一下乳头有助于乳头皮肤松弛,并在乳头上形成一层保护膜,可大大降低乳房炎的发病率。在农村奶站挤奶,几十家共用1个挤奶厅,药浴杯不可共用或互相借用。各家的药浴杯写上姓名,每次用完后要进行清洗,由奶站统一保管(图6.13)。
图6.13 消毒杯由奶站进行统一管理
3.挤奶次数 牛奶由乳腺细胞生成后在乳房内积累,奶生成的速度与乳房中积累的奶量成反比。产奶量与挤奶的频率有一定关系,每天3次挤奶比2次挤奶可使奶牛提高产奶量15%~20%。均等的挤奶间隔对奶牛获得最高产奶量非常重要,如果每天挤2次奶,每次间隔为12小时;若每天3次挤奶,则每次间隔为8小时。
在生产中,挤奶次数主要依据泌乳量而定。当日均产奶量低于20千克时,每天可挤2次奶;日均产奶在25千克以上时,每天可挤3次奶。挤奶次数一旦确定下来,就要固定,有规律,不要随意更改。每日挤奶时间的改变也会影响奶牛的生物钟而对奶牛产生不利影响。
专家提示
机械挤奶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良好的挤奶程序和过硬的挤奶技术可增加奶牛产奶量,提高原料奶卫生指标,降低奶牛乳房炎感染率。
(1)挤奶前的准备。如果牛体不干净,可先用软水管直接清洗乳房(用温水),然后按照“一牛一巾”的原则或使用一次性纸巾擦干乳房。
(2)避免“空榨”。乳房没有排乳反应就套上奶杯叫空榨,不仅损伤乳头表面,降低产奶量,甚至使奶牛永远停止产奶。避免方法是在擦洗乳房的时候就采取适当的按摩手法,按摩的时间为60~90秒,按摩的手法必须轻柔,当发现乳房开始放奶时,用手挤两把奶后,马上开始套奶杯开始挤奶。因为奶牛释放激素的时间只有8分钟左右,拖延了时间上杯,排乳不净,会影响产奶量。
(3)避免“超压”挤奶。挤奶作业的真空度超过了使用说明书中标定数值就叫超压挤奶。一般挤奶机的厂家根据犊牛吮吸母奶的吸力,依据国家有关标准,大多把挤奶时的真空度标定在-0.042~-0.05兆帕。如果挤奶机在作业中真空度调得过高,不仅会使乳头表皮充血发硬,还会损伤乳腺管。
(4)避免“过榨”。奶牛乳房放奶已经结束,但是奶杯还没及时取下,仍然继续吮吸乳头,这就叫过榨。过榨与空榨的过程基本一样,两者后果也基本一致,都会伤害乳头表面的乳腺组织。所以,在套上挤奶杯后,应注意采用正常负压,防止空吸。
(5)挤奶设备的卫生管理。挤奶设备在维持高水平的乳房健康和牛奶质量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必须按照设备检查制度严格检查。
首先,确保挤奶设施的正常运转,真空度是否达到要求,管道是否清洗干净,是否有残留奶。否则,会加重污染奶源和损伤牛乳房,加快乳房炎传染,从而造成原料奶的污染。
其次,要检查挤奶设备的橡胶部分,老化或损坏的要及时更换,防止奶结石和其他沉淀物。
再次,使用食品级的消毒剂(注意其残留是否影响牛奶的质量)对挤奶设备和管线进行循环消毒3~5分钟,配比浓度参照消毒剂厂家规定要求,消毒后,用无菌水冲洗。
(6)设备清洗。使用机械挤奶时,微生物波动范围最大,可高达每毫升100万个细菌。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设备清洗不良和牛奶残留物所致。管道内残留每毫升细菌总数可达1 300万个。为保证原料奶质量和清洗效果,挤奶结束后应立即按照奶业生产中常用的CIP清洗程序进行清洗。所谓CIP清洗程序是英文Clean in Place的简写,即就地清洗,它是用来对牛奶管线和灌装设备进行自动清洗的专用设备,可提供酸洗、碱洗以及热洗三个程序,设置一定的酸液、碱液浓度及热水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