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述
大肠杆菌病(ACE)是一种以埃希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细菌性传染病,各种日龄的鸡均可感染,包括败血型(肝周炎、心包炎、气囊炎)、脐炎型、眼球炎型、关节滑膜炎型、出血性肠炎型和肉芽肿型、卵黄性腹膜炎型、生殖系统炎症型等多种类型,在临床中感染两种以上的情况占多数。
近年来,肉用仔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病率日益增高,造成仔鸡的成活率下降,蛋鸡产蛋率下降,鸡蛋品质差,软壳蛋、砂壳蛋、薄壳蛋等增多。
目前大肠杆菌病已成为影响养鸡业的传染病之一。 在临床中,大肠杆菌病不是单独发生,常与支原体、新城疫、禽流感、球虫病、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疾病混合感染,导致治疗难度加大,鸡群的死亡率升高。
★ 流行病学
大肠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饲料、饮水、鸡的体表、孵化场、孵化器等各处普遍存在,因此构成了养鸡全过程的威胁。
本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较大差异。集约化养鸡在主要疫病得到基本控制后,大肠杆菌病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已成为危害鸡群的主要细菌性疾病之一。
大肠杆菌为条件性致病菌,因此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其在多雨、闷热、潮湿季节多发,并且各种年龄的鸡均可感染,饲养管理水平不同、环境卫生的好坏、防治措施是否得当及有无继发其他疫病等都是本病的诱发因素。
本病在雏鸡阶段、育成期和成年产蛋鸡均可发生,雏鸡呈急性败血症,火鸡则以亚急性或慢性感染为主;成年产蛋鸡往往在开产阶段发生,死亡率增高,影响产蛋,生产性能不能充分发挥。若在种鸡场发生,会直接影响到种蛋孵化率、出雏率,造成孵化过程中死胚和毛蛋增多,健雏率低。
病鸡眼睑肿胀,眼内充满气泡
★ 临床症状
● 初生雏鸡脐炎型
俗称“大肚脐”。多数与大肠杆菌感染有关。
一种情况是发生在出壳初期,病鸡表现为精神沉郁、虚弱,常堆挤在一起,少食或不食;腹部大,脐孔及其周围皮肤发红,水肿或发蓝黑色,有刺激性臭味,卵黄不吸收或吸收不良。此种病鸡多在1周内死亡或淘汰。
败血型大肠杆菌病引起的肝周炎,肝被膜增厚易剥离,剥离后肝脏肿大呈紫黑色
另一种情况是病鸡主要表现为下痢,除精神、食欲差外,拉泥土样粪便,病鸡1~2天内开始零星死亡,死亡无明显高峰。
● 眼球炎型
病鸡精神委靡、闭眼缩头、采食减少、饮水量增加,眼球炎多为一侧性,少数为两侧性。
病鸡眼睑肿胀,眼结膜内有炎性干酪样物,眼房积水,角膜混浊,流泪怕光,严重时眼球萎缩、凹陷、失明等。
病鸡下痢,排绿白色粪便,鸡体衰竭、抽搐死亡。
● 生殖系统炎症型
生殖系统炎症主要包括输卵管炎、卵巢炎、输卵管囊肿。主要表现为鸡冠萎缩、下痢、食欲下降,产蛋量不高,产蛋高峰上不去或产蛋高峰维持时间短,鸡群死亡率增高。
● 卵黄性腹膜炎型
病鸡体温升高,精神沉郁,缩颈闭眼,全身衰弱无力,鸡冠发紫,羽毛蓬松,不愿走动;食欲减退并很快废绝,喜饮少量清水;腹泻,粪便稀软呈淡黄色或黄白色,混有黏液,常污染肛门周围的羽毛;腹部明显增大下垂,触之敏感并有波动。
● 败血型
败血型主要包括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等。不管是在育雏期间(其中包括肉用仔鸡的大肠杆菌病),还是蛋鸡的整个生长过程,多是由于继发感染和混合感染所致。以夏季多发。
病鸡呼吸困难,精神沉郁,羽毛松乱,下痢,粪便呈白色或黄绿色,食欲减退或废绝,腹部肿胀,很快死亡,病程较短,且易与支原体病、球虫病及病毒病(如新城疫)等混合感染,造成的危害更大,死亡率更高。
败血型大肠杆菌病:病鸡肝脏表面覆盖白色纤维素性物
● 脑炎型
雏鸡和产蛋鸡多发,主要发生于2~6周龄的鸡。病鸡表现为下痢、蹲伏、垂头、闭目、嗜睡及歪头、扭颈、倒地、抽搐等症状。
● 肠炎型
病鸡精神委靡,闭眼缩头,采食量减少,饮水量增加,严重腹泻,肛门下方羽毛潮湿、污秽、粘连。
● 关节炎型和滑膜炎型
病鸡跛行或卧地不起,腱鞘或关节发生肿胀,并伴有腹泻。
● 肉芽肿型
在临床中很少见到,病死率比较高。
★ 病理变化
● 初生雏鸡脐炎型
病死的鸡可见卵黄没有吸收或吸收不良,卵脐孔周围皮肤水肿、皮下淤血、出血、水肿,水肿液呈淡黄色或黄红色,卵黄囊充血、出血且囊内卵黄液黏稠或稀薄,多呈黄绿色。
败血型大肠杆菌病:病鸡肺脏表面覆盖黄色纤维素性渗出物
肝脏肿大,有时见散在的淡黄色坏死灶,肝包膜略有增厚;肠道呈卡他性炎症。
● 眼球炎型
眼球炎型大肠杆菌病病理变化和临床症状相同。
● 生殖系统炎症型
输卵管黏膜充血或输卵管壁变薄,管腔内有不等量的干酪样物,严重时输卵管内积有较大块状物,块状物呈黄白色,切面呈轮层状,较干燥。
较多的成年鸡还见有卵黄性腹膜炎,腹腔中见有蛋黄液广泛地分布于肠道表面。稍慢死亡的鸡腹腔内有多量纤维素性物粘在肠道和肠系膜上,形成腹膜炎。
● 卵黄性腹膜炎型
病鸡输卵管感染发生炎症,大量卵黄落入腹腔内,形成卵黄性腹膜炎。
● 败血型
败血型主要表现为肝周炎、心包炎和气囊炎。
肝包膜增厚、不透明呈黄白色,易剥脱,有的在肝表面形成纤维素性膜呈局部发生,严重的整个肝表面被此膜包裹,形成肝周炎,此膜剥脱后肝呈紫褐色。
败血型大肠杆菌病引起的肝周炎
心包增厚、不透明,心包积有淡黄色液体,最终形成心包炎。
胸、腹等气囊囊壁增厚呈灰黄色或混浊,囊腔内有数量不等的黄色纤维素性渗出物或干酪样物。
● 脑炎型
脑膜充血、出血,脑实质水肿,脑膜易剥离,脑壳软化。
● 肠炎型
腹膜充血、出血,肠浆膜变厚,形成慢性肠炎,有的形成慢性腹膜炎。
● 关节炎型和滑膜炎型
主要见于关节肿大,关节腔内有纤维蛋白渗出或混浊的关节液,滑膜肿胀、增厚。
● 肉芽肿型
心脏、胰脏、肝脏及盲肠、直肠和回肠的浆膜上可见粟粒大土黄色脓肿或肉芽肿结节,肠粘连不能分离;肝脏也可见不规则的黄色坏死灶,有时整个肝脏发生坏死。
★ 诊断
根据流行特点和较典型的病理变化,可以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实验室检查,具体方法如下:
败血型大肠杆菌病引起的气囊炎、肝周炎
● 病料采集
病料采集包括败血型的心、心血、肝,感染的鸡胚,脐炎的卵黄物质,眼型的眼内脓性或干酪样物,关节炎的关节脓液,输卵管炎、腹膜炎的干酪样物等。
● 检验程序
染色镜检:无菌操作将病料直接触片,革兰染色后镜检可见两端钝圆、成对或单个存在的阴性小杆菌。
分离培养:将病料划线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肉汤培养基、远滕培养基、麦康凯培养基或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37 ℃温箱中培养24小时观察可见如下结果:
培养基 | 培养时间(小时) | 结果观察 |
普通肉汤 | 18~24 | 肉汤均匀混浊,管底有黏性沉淀,表面有菌环 |
普通琼脂 | 24 | 边缘整齐,表面光滑、湿润、低而隆凸的无色菌落 |
远滕 | 24 | 深红色、具金属光泽、中等大小、不透明、边缘整齐、表面光滑、湿润、低凹的圆形菌落 |
麦康凯 | 24 | 粉红色菌落 |
伊红美蓝琼脂 | 24 | 深紫色、隆凸、表面湿润、具有蓝绿色金属光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