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二、创伤
    来源:辈宠网

强烈的刺激因素(如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因素)作用于牛体组织所引起的伤害称为牛创伤。一般根据皮肤或黏膜有无破损,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非开放性(闭合性)损伤。开放性损伤又称创伤,特点是皮肤或黏膜开裂、出血、疼痛。非开放性损伤又称挫伤、扭伤,特点是皮肤或黏膜不开裂、引起血肿或淋巴外渗,以及有痛感。不过创伤在临床上比较多见。

(一)病因 创伤多为锐器伤,如跌、打、咬、割等机械性外力损伤软组织,导致皮肤或黏膜哆裂,也可能伤及肌肉,甚至深部组织和器官。

在日常生产活动中,由于意外事故而经常发生创伤,由于对牛群管理不良,可致咬伤、抵撞而造成创伤,外科临床治疗工作和保定工作以及手术操作也是创伤多见的诱发因素。

按照创伤的原因,可分为切创、刺创、挫创等;按照创伤的部位,可分为头部创、腹部创、股部创、胸部创等;按照创伤的过程,可分为新鲜创、化脓创、肉芽创等。在临床上常采用综合法命名,如头部挫创,腹部化脓创等。

创伤局部形态结构:分创口、创缘、创壁(创面)、创底和创腔等部分组成。

(二)症状 新鲜创是指伤后不超过24小时的创伤。出血、创口裂开,疼痛及机能障碍等是新鲜创的共有症状,在不同的新鲜创之间,这些症状只是表现程度不同而已。

1.出血:出血量的多少和速度,取决于受伤血管的类型、大小、多少、凝血能力和裂开程度等。因此,必须立即止血,为愈合创造条件。

2.创口裂开:创口裂开较大可影响创缘和创面接近,也是异物和细菌侵入的门户。因此,应尽快清创、缝合、包扎,以促使愈合。

3.疼痛:特别是神经分布多的部位受伤,疼痛更为明显。常导致神经机能紊乱而引起患牛食欲减退、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增数及出汗等症状,甚至发生疼痛性休克(突然倒地,病情危重)。

4.机能障碍:严重创伤,组织破坏多、疼痛及炎性病变都能导致机能障碍,如四肢创伤,多见跛行。

创伤后其愈后过程都是通过创内病理产物(死亡组织、炎性渗出物等)被净化,肉芽生长以及上皮形成三个阶段而趋向愈合。但创伤愈合的方式有三种,即第一期愈合,第二期愈合和痂皮下愈合。

(1)第一期愈合:是最理想的愈合方式。只要是炎症反应轻微,创缘、创面接触良好的无化脓手术创或经过清创、修整、缝合而顺利愈合的其他新鲜创,可取第一期愈合。其特点是愈合快,形成瘢痕少。通常在创伤后经过7~10天痊愈。

(2)第二期愈合:损伤严重,创缘和创面不整齐,创腔内残存较多的死亡组织或其他异物,又未能及时清创缝合的创伤,或者感染化脓的创伤多取第二期愈合。第二期愈合的特点是愈合慢,病程长,愈合后瘢痕组织多。此期又分三期:即自家净化期、肉芽形成期及上皮形成期。上皮形成期是创伤愈合的最后一个阶段。当肉芽组织与创围皮肤相平之后,创缘的上皮细胞即分裂增殖,外观可见到一薄层而色淡的环形带,逐渐从四周向中央生长。当上皮覆盖创面,创伤即完全愈合。

(3)痂皮下愈合:表面擦伤,由于损伤较浅,创面分泌的淋巴液和血液很快干燥结痂,覆盖整个创面,创围的上皮细胞在痂皮下增殖而形成新的表皮,最后痂皮脱落,创伤完全愈合。

(三)诊断

1.询问病史:向饲养人员了解创伤发生的时间、致伤情况、治疗处理及效果、患牛食欲、反刍、精神、运动等是否有变化以及饲养管理情况等,以便心中有数,便于进一步做好临床检查。

2.临床检查:必须注意检查创伤是否已引起病牛全身严重反应,如体温、脉搏、呼吸、可视黏膜颜色,精神状况等是否有变化。另外,对局部也要仔细检查,观察创伤发生的部位、形状、大小、肿胀程度、出血多少、分泌物的性状及肉芽生长情况,通过触诊了解局部温度、硬度、疼痛表现,用探诊检查创伤深浅创面,有无异物和血凝块等。对出血量多少的了解,可通过对创伤下部被毛的污染情况,有无血痂存在,配合检查可视黏膜是否贫血发白,再依照问诊材料,作出判断。

(四)防治措施 在牛群生活的整个外环境要注意安全、防护,免受跌、打等损伤,发现损伤后应及时治疗,防止病情扩散,保障健康和皮肤、黏膜的完整性。

1.新鲜创的治疗:新鲜创的治疗原则是及时止血,镇静,预防感染和并发症,争取第一期愈合。

(1)及时止血:根据创伤出血情况,可以采取压迫、填塞、钳夹、结扎等止血方法进行止血,也可以应用局部或全身止血药物,如局部撒布止血药(云南白药等),局部注射0.1%肾上腺素,也可肌内注射止血敏、安络血(肾上腺色腙)、维生素K3、凝血质、仙鹤草素等注射液,或静脉注射10%氯化钙注射液,胃肠出血也可口服“三七片”或“云南白药”,手术中损伤脑、肝、肺、心、肾等实质器官导致出血时,采用机械性止血法,缝合结扎法止血是禁忌的,可采用“明胶止血海绵”(市售产品,成长方形薄片)贴敷出血处即可停止出血,但不必除去,约10天时间可自动被组织吸收,也可用二氧化碳激光或电烙刀等方法烧烙,止血。

(2)清洁创面和创腔:用纱布覆盖创面,创围剪毛、清洗,碘酊或酒精消毒创围皮肤,然后去掉纱布,对创伤用刺激性弱的氯化钠注射液,3%过氧化氢液(双氧水),0.1%高锰酸钾液(PP水),0.01%~0.05%新洁而灭溶液等,任选1~2种细心洗涤。清创时利用外科器械,并应用棉花、消毒药液细致地进行止血,清除血凝块,除去无生活力的组织,以及其他异物。

(3)应用药物:清创后可用0.25%~1%普鲁卡因青霉素溶液作创伤周围封闭或灌注创腔,也可以使用一些粉剂,如消炎粉(氨苯磺胺粉),1:9碘仿消炎粉,中成药如拔毒散、生肌散等,起到拔毒、生肌作用。

(4)缝合包扎创口:对清创比较彻底,创缘、创壁整齐的创伤,可以密闭缝合、包扎。有创伤感染的可能性,应行部分缝合,创口下角留排液孔。厌氧性细菌感染危险时,不缝合,应开放治疗。

对密闭缝合的创伤,不必换药,应注意进行临床检查。当创围增湿,疼痛明显,或有脓性渗出物时,可拆线并作开放治疗。

2.化脓创的治疗:对化脓创的治疗原则是:控制感染,保持局部安静,加速炎性产物净化,防止机体吸收中毒。

首先,按照处理新鲜创的方法清洁创围和清创。使用的消毒药液除上述介绍的以外,还有0.05%洗必泰及0.1%度米芬溶液。绿脓杆菌感染创(脓液呈绿色),可用2%~4%的硼酸液或2%的乳酸液洗涤,效果更好。对炎性反应明显,化脓坏死严重的化脓创,以及深创,可使用创腔灌注和引流,可用浓氯化钠注射液(5%~10%的氯化钠高渗液),奥立夫柯夫液或魏氏流膏等,任选一种浸湿纱布条,塞入创腔内。当有全身症状时,应配合抗生素疗法和输液等。

3.肉芽创的治疗:对肉芽创的治疗原则是保护肉芽和上皮组织,防止发生损伤,促进愈合。应使用刺激性小的药液洗涤(如3%硼酸液,生理盐水,1%白矾水等)。再涂布10%磺胺鱼肝油,蜂蜜鱼肝油,5:95磺胺软膏及去腐生肌散(中成药)。当肉芽填满创腔之后,应在创面上涂布促进上皮细胞增殖的药物,如10:90的氧化锌软膏,4:96水杨酸软膏,以及近代常用的蝎毒愈肤油(含蝎毒蛋白及冰片等)等。也可使用生肌散直接撒布或加油调敷用。生肌散配方是:生石膏、赤石脂、轻粉各30克,黄丹、冰片、龙骨、川黄连、乳香、没药各9克,研成极细的粉后装入棕色玻璃瓶内备用。笔者经验方疗效更为满意。配方是:川黄连、血竭、珍珠母、龙骨各15克,牡蛎、海螵蛸各30克,冰片12克,麝香0.3克,研成细末,过箩,严密贮放棕色玻璃瓶内备用。

肉芽组织营养不良,创面肉芽苍白,可抽取自家血液注入灭菌纱布块上,覆盖在肉芽组织表面,并加包扎。

肉芽组织过度增生时,用硫酸铜粉或硝酸银棒或用80%的高锰酸钾等进行化学烧灼腐蚀,使肉芽高度与皮肤平行,便于新生皮肤生长,包埋肉芽而痊愈。手术切除多余的肉芽组织时,由于肉芽组织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故易出血,必须在切除后立即止血。

★专家提示

创伤比较常见,可按上述方法灵活处置。特别强调的是创腔较大,内有异物或泥沙必须清除,否则影响创伤愈合,甚至创口久久不闭合,形成慢性化脓性瘘管,此时应用碘酊引流条或用红升丹、白降丹引流条先将瘘管壁腐蚀并脱落后,造成新创,再按上述方法治疗会取得良效,否则长期不愈。也可采用外科手术方法切除瘘管壁,造成新创,然后促其愈合。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