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生
您的位置: 宠物医生 > 动物医学 >
(一)种公猪的标准化管理
    来源:辈宠网

公猪在猪的繁殖中占有重要地位,如采用自然交配,1头公猪全年可以负担20~30头母猪的配种任务,直接生产后代400~600头;如采用人工授精,1头公猪全年可配150~200头母猪,直接后代可达3 000~4 000头,由此可见公猪在整个猪群增殖中起着核心作用。1头遗传品质优良的公猪对猪群的影响非常大,反之,如果公猪遗传品质不良或精液品质低,将直接影响母猪的产仔性能或情期受胎率。因此,做好种公猪的遗传管理和饲养管理意义重大。养好种公猪的目标就是:经常保持其种用体况、健康体质、旺盛性欲和优良的精液品质。

1.种公猪的生理特点

(1)种公猪的初情期与性成熟期:种公猪的初情期是指公猪第一次射出成熟精子的年龄(有学者认为精液中精子活率应在10%以上,有效精子总数在5 000万时的年龄)。猪的初情期一般为3~6月龄。初情期公猪的生殖器官及其机能还未发育完全,一般不宜在此时参加配种,否则将降低母猪的受胎率及产仔数,并影响公猪生殖器官的正常生长发育。种公猪的性成熟期是指生殖器官及其功能已发育完全,具备正常繁殖能力的年龄。一般为5~8月龄。适宜的配种年龄一般稍晚于性成熟的年龄,以提高繁殖力。

(2)种公猪的射精量及精液组成:在正常饲养管理条件下,1头成年公猪1次采精量平均为250毫升,高的可达500毫升以上,远远高于其他家畜。精液中水分约占97%,粗蛋白质占1.2%~2%,粗脂肪约占0.2%,灰分约占0.9%,各种有机浸出物约占1%。其中粗蛋白质占干物质的60%以上。

(3)交配时间:在各种家畜中,公猪的射精量最多,射精持续时间最长,一般为5~10分钟,最长的可达20~25分钟。射精一般是连续进行的。

2.种公猪的标准化饲喂

养公猪的目的是为了配种,实行科学合理的饲养,才能使种公猪经常保持种用体况,如精力充沛、性欲旺盛、精液品质好、配种成绩优以及健壮的体质和较长的利用年限。

(1)营养需要:营养水平过高,会使公猪体内脂肪沉积过多,变得过于肥胖;营养水平过低,会使公猪体内的脂肪和蛋白质损耗,变得过于消瘦。公猪配种期饲粮每千克消化能不能低于12.97兆焦,粗蛋白质以14%~15%为宜。体重200千克左右的公猪,在配种期日供给饲料2.4千克,含消化能30.03兆焦,可消化粗蛋白265克。日粮蛋白质水平对精液的数量与品质、精子活力与精子寿命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公猪日粮中必须提供氨基酸平衡的优质蛋白质饲料,尤其是在配种旺季更不可忽视。蛋白质饲料组成的种类和来源尽可能多样化,相互间互补,以提高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

能量饲料主要是玉米等谷物及副产品。蛋白质饲料以豆粕为主,不要用棉粕、菜粕等杂粕。特别是棉粕含有影响繁殖性能的游离棉酚,不宜用作配制公猪日粮。在公猪日粮中若能加入一定比例的优质鱼粉,则对提高公猪的繁殖力有益。公猪的饲料严禁有发霉变质和有毒饲料混入。

矿物质是猪生命活动过程中所必需的物质,也是组成猪体的重要成分。公猪日粮中钙、磷不足或缺乏,会使精液品质明显降低,出现大量死精或畸形精子。因此应注意钙和食盐的补充,公猪的日粮中钙、磷比例以1.25∶1为宜。缺硒地区,公猪日粮中应注意对硒的补充。另外,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对精液品质也有很大影响。维生素A、维生素E缺乏时,公猪的性反射降低,精液品质下降。如长期严重缺乏,会使睾丸发生肿胀或萎缩,丧失繁殖能力。维生素D缺乏时,会影响机体对钙、磷的吸收,间接影响精液品质。

(2)饲养方式:根据公猪一年内的配种任务,公猪的饲养方式分为两种。一是一贯加强的饲养方式,适用于母猪全年分娩,公猪就需负担常年的配种任务,为此,一年内都要均衡地保持公猪配种所要求的营养水平;二是配种季节加强的饲养方式,此方式适用于母猪季节性分娩;在配种季节开始的前一个月,对公猪应逐渐提高营养水平,配种季节保持较高的营养水平,配种季节过后,逐渐降低营养水平。

(3)饲喂技术:饲喂公猪应定时定量,每次不要喂得过饱,饲料应以精料为主,以避免造成垂腹大肚而影响配种。宜采用生干料或湿料,加喂适量的青绿多汁饲料,供给充足清洁的饮水。

3.种公猪的标准化管理

对种公猪进行合理的管理十分重要。种公猪与其他猪一样,应生活在清洁干燥、阳光充足、空气新鲜的环境中,此外,饲养人员还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妥善安排公猪的饲喂、饮水、运动、采精、刷拭、日光浴和休息,利用条件反射养成规律性的生活制度,使公猪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性,以增强体质,提高配种能力。

(2)单圈饲养:单圈饲养可以减少外界干扰,杜绝爬跨和自淫恶习,使公猪安宁,食欲正常,节省饲料。小群饲养必须从小合群,一般两头一圈,最多不能超过3头。小群饲养便于管理,适宜规模养猪,有利于提高圈舍利用率和饲养效益,但当公猪参加配种后,必须分开单圈饲养以防争斗。

(3)适当运动:运动可促进公猪的食欲和消化,增强体质,锻炼蹄肢,提高配种能力。运动不足,会使公猪贪睡、肥胖、性欲低下,四肢软弱且多肢蹄病,影响配种效果。因此,公猪配种期应适度运动。一般要求采取单个驱赶运动的方式,上、下午各运动一次,每次约1小时,行程2千米。运动时结合天气情况灵活掌握。

(4)刷拭和修蹄:每天可定时用刷子刷猪体1~2次。刷拭可减少公猪的皮肤病和外寄生虫病,并能增强血液循环,使公猪性欲增强。这也是调教公猪的最好时机,使公猪温顺,易于管理,便于采精或辅助配种。不良的蹄形会影响活动和配种,对公猪的肢蹄应注意保护,对圈舍质地坚硬的地面,应铺垫草或木屑,以减少四肢疾患的发生。

(5)防寒保暖、防暑降温:种公猪最适宜的温度为18~22 ℃。冬季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夏季做好防暑降温工作。高温对种公猪的影响非常大,轻者食欲下降,重者会明显降低精液品质,甚至发生严重死精以及中暑死亡。一般认为,造精功能产生障碍的极限温度为35 ℃,相对湿度为85%。在一般情况下,猪的睾丸温度比体温低4~5 ℃,这是最有利于精子生成的温度。但是,一旦高温引起睾丸温度升高,就成为繁殖力下降的主要原因。高温也会影响公猪的性行为,降低性欲,必须因地制宜采取防暑降温措施,如采用通风、洒水、洗澡、遮阳等方法,防止热应激的负面效应。

(6)定期检查精液品质和称量体重:经常检查精液品质,根据精液品质的优劣,调整日粮、运动量或配种次数。实行人工授精的公猪,每次采精都要检查精液品质。如采用本交,每月也要检查1~2次,严防精液品质不良的种公猪配种。对于精液品质差的种公猪,及时查找原因,调整饲养管理条件,使其尽快好转。公猪应定期称重,根据体重变化检查饲养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日粮。公猪不能过肥,成年公猪的体重应无太大变化,经常保持种用体况。

4.种公猪的标准化利用

配种利用是饲养公猪的唯一目的,它不仅与饲养管理有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初配年龄和利用强度。

(1)后备公猪的配种适龄:有的品种公猪在5月龄时已有成熟的精子,但性成熟并不能立即参加配种。后备公猪使用过早,会明显降低母猪的受胎率和产仔数。最早不早于8月龄,一般为10~12月龄,体重150千克时。公猪初配前应进行调教,这对引入的国外品种尤为重要。配种调教应在早、晚进行,地面要平坦,尽可能在固定的、环境安静的地点进行;调教初期应使用体格稍小、发情明显的母猪,如果一开始就用发情不明显、体格大的母猪,公猪因恐惧或遭到母猪的反击而不敢接近。公猪精液品质的优劣和利用年限的长短,除受营养和饲养管理条件的影响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利用强度。公猪利用过度,精液品质下降,会降低配种能力并缩短公猪的利用年限。反之,如长期不用,也会造成性欲减退,繁殖力降低。采精频率对采精量的影响较小,而对一次采得的精子总数和活精子总数影响较大。

(2)种公猪的利用强度:一般青年公猪(1~2岁)1周配种1~2次,2~4岁的壮龄公猪可每日配1次,必要时也可1天 2次,但不能天天如此,如公猪每天连续配种,每周应休息1天。在本交情况下,1头公猪可负担20~30头母猪的配种任务。在商品场种公猪一般饲养到4~5岁,利用年限为3~4年。

热门动物医学/ Experience in hot